李宏前
摘 要:新技術的推進和普及,使得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教學發(fā)生了根本性的改變。對于從事初中思想品德教學的教師來說,必然要適應這種轉變。在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教學過程中,怎樣積極運用先進的教學技術,尋求適應新時代、適應學生的現代化教學方法,是做好新背景下初中思想品德教學的關鍵。本文就如何使用新技術,做好思想品德教學工作,談談筆者的一些看法。
關鍵詞:新技術;初中思想品德教學;運用;注意問題
隨著素質教育的積極推進和計算機的迅速普及,使得新課程標準下編寫的初中思想品德教科書,也發(fā)生了很大的改變。這就要求我們廣大從事初中思想品德教學的教師要適應新課程的發(fā)展需要,在教學的過程中,要積極運用先進的教學技術,尋求適應新時代的教學方法。本文就計算機普及的大環(huán)境下,如何運用多媒體技術,FLASH動畫制作和PowerPoint幻燈片制作等新技術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進行一些有益的探討,希望能對初中思想品德教師的教學有所幫助。
一、在思想品德課教學中運用新技術的優(yōu)勢與運用
首先,新技術教學手段有其自身特有的優(yōu)勢。它的直觀性,交互性,智能性和動感性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在創(chuàng)設情境,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等方面表現出優(yōu)越性,具有較強的生命力;
其次,運用新技術教學手段可以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增大信息量,渲染課堂氣氛,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再次,運用網絡資源能讓我們跳出了閉門造車的圈子,經過精心挑選的資源信息與教學過程的有機結合,可以讓我們整合重組教材的能力得到了極大的提高,這無疑對思想品德的教學和學習有巨大的幫助。
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對新技術的運用,目的是讓學生在有限的學習時間內對課程內容的直觀感知和抽象理解,從而形成基本技能,提高處理問題技巧和能力,為學生的進一步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在思想品德課的教學中,一是要引起學生的興趣,二是活躍課堂氣氛,三是強調重點,四是引起學生的注意,引導學生思考。下面針對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的不同階段和內容運用新技術技術的具體的做法進行探討:
二、新技術運用的基礎
作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合作者,教師對新技術的運用必須具備一定的基礎和能力,不然,無法運用,也無法達到運用新技術來更好地提高思想品德課的教學實效。
所以,教師首先要掌握一定的多媒體運用技術,包括播放,投影、放大、縮小、前進和倒退等。其次,要掌握FLASH動畫制作技術,達到熟練運用,能根據教學內容,設計自己需要的動畫效果,使我們所要教的內容通過畫面生動地表現出來。第三是要能熟練地制作PowerPoint幻燈片,并且把FLASH動畫和PowerPoint幻燈片結合在一起,這有一定的難度,因而需要廣大政治課教師加強對新技術的學習,只有把這些新技術學會,學好,熟練運用,才能掌握適應新時代、適應學生的現代化教學方法,才能在思想品德課教學中發(fā)揮出它的作用。
三、思想品德課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的方法
1.直接運用現有的多媒體教學資料在教學中播放
近幾年來,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開展和普及,許多專業(yè)廠商、出版社專門出版了許多適宜普通消費群眾或特定市場的多媒體CD-ROM節(jié)目。我們可以把其中適宜教學內容的素材直接在教學中播放,如在停止“西部開發(fā)”教學時,可應用計算機光驅播放引見西部地域的VCD。
2.運用計算機輔佐教學(CAI)課件在教學中播放
優(yōu)秀的CAI課件集文字、聲響、動畫于一體。教學進程各個環(huán)節(jié)都有設計,依據教學需求,教員可以靈敏運用于課堂。這些CAI產品裝置復雜,操作易行,教員可依據自己的需求直接播放或下載剪輯。
3.依據教學內容制造多媒體教具,停止多媒體教學課件的制造
教員可以自己入手制造適宜本學科教學需求的課件,應選擇適宜于多媒體演示的、能充沛發(fā)揚多媒體特征的教學內容,并對教學目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特點仔細剖析,精心停止教學設計,編寫好腳本,預備好課件中運用的文字、圖像、動畫、音樂、言語等素材。
四、思想品德課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的效果
1.運用信息技術激發(fā)學生情感,強化德育功能
思想品德課不單純是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還關系到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品德的形成,具有極強的德育效果。信息技術課件可以將報紙、雜志、電視、錄音帶、VCD上的文字圖像等不同類型的信息整合在一起,給學生提供更多更新的知識信息,從而實現思想品德教學智育和德育的統(tǒng)一,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例如:在學習《實施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這一課時,可向學生展示1998年長江特大洪災的場面及造成嚴重損失的錄像或“土地沙漠化”和“溫室氣體污染”的錄像片斷,使學生能夠對產生災難的原因進行了解,進而使學生對環(huán)境保護有更深的理解,使德育得到滲透。
2.運用信息技術豐富教學內容,增強時代氣息和可信度
在思想品德課的教學中可選用一些新聞報道、紀錄片、圖片、數據、視頻片斷等當今有代表性的社會事例,與思想品德教學內容有機結合起來,這不僅能增加信息總量,反映時代脈搏,豐富教學內容,而且用事實說話,實現超時空的信息再現,從而大大提高思想品德教育的可信度。例如:在學習《消費者的權益》一課時,我利用信息技術向學生呈現熱水瓶爆炸傷人、化妝品損傷皮膚、假酒致人中毒、假藥致人喪命等案例,鮮明生動、聲情并茂的畫面,把學生的思維凝聚在小小的屏幕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從而為上好整節(jié)課打好了基礎。
五、總結
在思想品德課教學過程中,新技術的使用令課堂更加生動,解決了教學枯燥乏味的問題,對新技術的使用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在教學過程中精心構思,不斷推進教學手段的創(chuàng)新,創(chuàng)建最佳的整合教學模式,以促進教學內容呈現方式、學生學習方式、教師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從而使信息技術手段輔助思想品德課教學的作用得到真正發(fā)揮,切實提高思想品德課的教學實效。
參考文獻:
1、何克抗.《關于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理論思考》.《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02年第1、2合刊。
2、李克東.《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目標和方法》.《中小學電教》,2001年第11期。
3、朱競、李建耀.《必然抉擇:信息技術與學科的整合》.《中國電化教育》,2001.(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