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海霞
摘 要:在教學中,學困生的問題一直都是大家關注的問題,也是一項長期艱巨的任務,在學困生的轉化過程中,教師要專心和關注每一位學困生,尋找他們的閃光點,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同時,也要改變自己的教學方式,嘗試用多種教學方法吸引學生注意力,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另外,改變評價體系,對學生的小小進步隨時都要做出評價和肯定,讓他們也感受到自己價值的存在,進而喜歡英語。
關鍵詞:學困生;英語;轉化;興趣;教師;改變
一、轉化理念,變換教學方式
1.檢查自己,改變教學方法
當問題出現的時候,我們要沉住氣,先檢查自己,先問問自己到底什么地方做得不好,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我們應該怎么去解決,怎么去克服等等。而不能去責怪學生,更不能去謾罵學生,給他們增加無形的壓力和恐懼感。當我們發現學生學不好的時候,我們應該首先從自身方面找原因。比如,我們的備課工作是不是做好了,我們講課是不是很生動,我們的情境創設是不是形象直觀,我們的教學方式學生能不能接受,我們有沒有關心到每一位學生等等,那么我們要做的就是:
(1)認真備課、面向全體學生授課;在教學中,我感覺到備課是最關鍵的一個環節,只要你認真備課,認真閱讀各種教科參考書,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和學生的學習情況,認真編寫好教學設計,制定好教學計劃,并不斷的加以修改,我覺得我們上課則是很輕松的。而在備課的過程中,你要考慮如何導入,如何創設情境,怎么樣的情境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教單詞的過程中要采取什么方法,才能讓學生輕松的記住單詞,而且不會給他們帶來負擔,也不會因為記不住單詞而苦惱。
(2)巧用游戲,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讓課堂活躍起來。三年級的學生對游戲是非常感興趣的,只要你在課堂中靈活運用游戲,整個課堂會顯得輕松而愉悅。在英語教學中,我們可以用這些游戲,I say you do ,I do you say.說單詞,做動作,猜詞語。尋寶游戲,老師發號令,學生從自己的卡片中尋找。另外,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自己去探究,相互去交流,這樣他們獲得的知識才會永久些,才能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3)杜絕死板的教學方式,讓英語生活化。我們要創設與生活相關的對話情景,讓他們親身去體驗生活中的英語,英語中的生活。情境的創設非常重要,學生會將自己置于情境中,尋找自己的角色,理解知識,運用知識,避免了知識的死板硬套,更容易記住單詞,句子。
(4)對學生多鼓勵。好孩子是夸出來,我們要用我們的眼神、語言、動作對學生的表現作出及時的肯定與鼓勵,尤其是學困生,給他們拋一些他們能力范圍內的問題,讓他們感受成功的喜悅。
2.積極地開展“教學交流活動”,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
每個教師教學風格不同,很多地方都值得大家相互學習,大家的教學實踐經驗也都不一樣,對于教學內容的理解也各有不同,對課堂的應變,學生的管理也各有奇招。因此,我們要積極地開展“教學交流活動”,老師之間可以相互交流,相互學習,這樣就能更好的解決問題,提高自己。
二、加大對學生的情感投資,激發英語“學困生”學習熱情
1.對癥下藥,開發非智力因素
教育心理學告訴我們,英語“學困生”同樣具有進取心、自尊心,他們也是渴望進步的,也想得到老師和同學的肯定。因此,我們對學困生要進行具體分析,找出原因,對癥下藥,有的學生是屬于先天性的智障,這類學生我們應該減小對他們的管理,讓他們自己想學多少就學多少吧。有的學困生是學習態度不端正,對英語學習缺乏自覺性。對這樣的學生必須在加強思想教育的同時,多督促多鼓勵。多數“學困生”則并非不用功,二是基礎差,接受能力差或者學習方法不對頭等。
2.要多給“學困生”指點方法,減少他的學習困難,讓他們大膽的說出英語
想要讓學生英語學得好,說得好,我們就要讓他們突破自己,挑戰自己,將英語單詞、句子大聲的說出來。我們中國的教育比較含蓄,內斂。學生也都比較靦腆,不敢說,生怕自己會說錯,引來同學的嘲笑。所以,我們必須讓學生覺得說錯沒關系,老師就喜歡說錯的孩子,沒有錯,哪來的對。久而久之,學生會大膽的說,大膽的練習,他們的自信心也將建起來了。英語一定要說出來,盡管說出來,這樣才能學得更好,老師和學生更容易形成好朋友,這樣有了心與心之間的橋梁,那么老師和學生就更親近了,學生也會更愛學英語了。總之,英語學習有兩個特點,一是實踐,一是方法。只有方法正確,多多實踐,就能學好英語。所以,教師要多給學生指點一些學習方法,教會他們自己走路。這樣他們學起來就容易些,輕松些。同時教師本身也要不斷研究和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藝術,促進“學困生”主動自覺的學習。
3.不要吝嗇微笑,鼓勵學生,使之有成就感
在同一個班級里面,學生之間存在差異,有的學得好,有的會比較欠缺一點。學習好的自然會對學習更有信心,但是學習不好的學生,會感到有壓力,學生只是暫時學不好,不是真的就不會學習了。所以,老師要多鼓勵學習后進的孩子,不要吝嗇自己的微笑。哪怕只是小小的進步,也應該去鼓勵他們,讓他們覺得老師很關心他們,他們一樣很棒。結果,他們會努力做得更好。
三、利用集體的力量來感染“學困生”
我們平時在教學中,要考慮“學困生”各方面的能力。不管從簡單的單詞、詞組,還是從復雜的句子、語法,我們都要做到從簡到難循序漸進。我們要為他們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所以,班級上學英語的氣氛濃,學生英語成績普遍較優秀,這對“學困生”來說也是一種很強大的感染力量,激勵他們不能松懈,要努力拼搏,勇往直前。在強烈的學英語氣氛感染下,他不得不好好學英語。另外,對于他們,我們要降低要求,提出一些適合他們水準的問題,制定一些適合他們的學習目標,是他們獲得學習英語的成就感。“學困生”之所以學習差,是因為他們沒有明確的奮斗目標,我們在對他們做了全面的了解后,給他們制定學習目標,每一階段進步多少,調動“學困生”的積極性。
四、制定一個長期評價體系
學生喜歡和他們身邊的人進行對比,我制定了一個長期的評價體系,記載著他們每一天的表現和小小的進步,用這種評價體系來約束和鼓勵他們,提高他們的積極性。我將他們分成八個小組,每個小組內有6個人,做一個有形狀的圖案來記載他們的進步,上面寫著小組內每個人的名字。只要你一天作業做得好,上課表現好,今天你比之前進步了,老師表揚了你,你都會得到一筆“正”字,到最后誰的正字多,在對誰進行獎勵。我發現,學生都很重視這方面獎勵,他們每天都在表現自己,想得到老師的表揚和肯定,為了老師的表揚和肯定,他們都很認真的做,課余時間,他們會數誰的正字多,誰最厲害。
參考文獻:
[1]何芳.轉化學困生的理論和方法.知識出版社.
[2]錢在森.學習困難學生教育的理論與實踐.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