鄔宗鵬+馬有昂
【摘要】本文針對數控車的教學現狀,探索采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可行性,結合數控車的培養特點,闡述了應用翻轉課堂的具體教學過程設計,并以數控車的加工教學為例,開展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實施。
【關鍵詞】翻轉課堂 數控車 教學改革 應用
【中圖分類號】G40-05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38-0230-01
一、翻轉課堂教學模式
翻轉課堂是在信息化環境中,以教學微視頻為主要學習資源,學生在課前利用課余時間完成對教學視頻等學習資源的觀看和學習。課堂上老師與學生一起針對學習的內容進行反復交流和討論,形成了以學生為中心,老師為學習的促進者和指導者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1]。
二、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特點
(一)以加強師生之間互動為目的
在翻轉課堂中,學生在課前可以通過觀看教學視頻及課件等多種形式完成知識的學習過程,因此在課堂上,教師就可有更多的時間參與學生的討論。
(二)以先進教學信息技術作支撐
翻轉課堂是以互聯網的普及和計算機技術在教育領域的廣泛應用為基礎的,它消減了客觀條件對學習者學習效果的影響,打破了傳統教學方式對學習時間和空間的限制[2]。
(三)以學生自有安排學習為中心
翻轉課堂營造了學生主動學習的學習環境,利用教學資源將學習內容永久保存后,學生可根據自身實際情況自由安排學習時間和地點,并隨時調節學習節奏。
三、數控車教學的現狀分析
數控車教學面向全校機械類專業、近機類專業和非機類專業學生,訓練周期各不相同,教學內容安排較單一,沒有針對學生的專業特點,細化課程標準,因材施教,對培養學生創新能力重視不夠。
由于學校不斷擴招,參加工程訓練的學生人數日益增多,而現有的數控車教學硬件資源的數量跟不上學校發展,存在新工藝和舊工藝的矛盾,存在數控車老舊機床與較先進數控裝備的矛盾,導致教學設備資源與學生訓練人數的矛盾逐漸突出。
由于學校人才政策的調整,使得具有豐富實踐經驗而學歷相對低些的人才很難進來,從而導致實訓人數與數控車指導人員教學水平參差不齊的矛盾也日益突顯。
四、數控車教學案例
(一)任務準備
根據教學任務要求,老師使用手機QQ群下發具體零件的車削加工任務單,以及機床加工相關視頻教學資源。學生自由分組、討論,各學習小組需要根據需加工件的切削要素可以利用計算機網絡、微信等信息資源進行課題選擇,學生看到自己設計選定的課題后都會產生強烈的動手操作欲望。學生將收集到的資料,選定的課題形成初步工作方案,上傳手機QQ群。
(二)任務實施
播放數控高速車削短片,會給學生產生強烈的視覺沖擊,感受到當前數控技術的高速發展及應用理念。從而激發學生興趣,由此導入新課。各組簡要闡述選題的目的與意義,教師組織集中討論、并點評,引導各組確定最終工作方案,并組織學生具體實施,通過分組討論,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競爭意識、探究能力。
課題的制作流程:CAXA電子圖版進行二維制圖、CAXA制造工程師完成加工零件的三維實體設計、宇龍仿真教學軟件仿真、根據加工工藝進行實體加工。
(三)任務提升
各小組將加工的產品進行學生自檢、小組互檢,教師抽檢對零件成品進行檢測評比,形成實訓報告上傳網絡課程平臺,或上交老師。培養學生操作規范和職業素養。教師對學生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也予以點評,師生互動方式掌握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充分體現教師的主導地位。
(四)教學反思
通過翻轉課堂及任務引領,應用了各項信息技術和資源的教學設計,將學生被動學習轉換成主動學習,激發了學習興趣,提高了自主學習能力。特別是網絡資源和軟件的應用,將知識動態化,降低了學習難度。融合了信息化資源的教學過程,使學生快速從理論認知,到完成實物加工,圓滿達成了創設一個任務,訓練多項技能的教學目標。
五、結語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十分適合具有實踐性特點的數控車實訓課,學生將實訓前的理論學習通過與教師充分的課堂交流討論后,應用到具體的零件加工制作環節中,這將有助于他們對理論知識的深度理解、基本技能操作的提高以及自身工程素養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張金磊,王穎,張寶輝.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遠程教育雜志,2012,(4):46-51.
[2]楊兆華.淺談信息技術教學中的項目式教學法[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 2012,(23):95.
作者簡介:
鄔宗鵬(1980-,男,安徽六安人,安徽工業大學工程創新教育學院 實驗師,工程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工程實踐教學、信息技術、數控加工及快速成型技術。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