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天
摘 要:“微課程”是一種先進的授課方式,其具有時間短、突出重點、內容精簡、資源容量小等特點。當前是互聯網信息時代,網絡信息技術已經融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在這種形勢下的影響下,“微課程”在目前的教學工作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在進行中學地理教學中也可以應用這種教學手段,將地理課程中的重點內容通過“微課程”讓學生們進行了解和掌握,讓學生們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對所學的知識進行熟練應用,所以,“微課程”與傳統教學方式結合也是中學地理教學的必然發展趨勢。
關鍵詞:“微課程” 中學地理教學 運用
一、“微課程”的地理教學設計要素
1、地理微課概念
地理微課是指以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圍繞重點難點等開展的教與學活動的過程。時間一般為 5-10 分鐘;內容一般只安排一個知識點。
教學設計是微課制作中的重要環節,優秀的教學設計可以明確教學目標,將微課中的重點內容體現出來,有助于提升教學效果。所以,將“微課程”應用到地理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結合地理課程的內容,進行科學的設計,這樣才能保證“微課程”的教學質量。
2、“微課程”的地理教學設計的幾個要素
地理微課是一種線上教學方式,將地理知識在視頻文件中體現出來,其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需求來提供針對性的教學資源。視頻文件內容有限,會對課本中的重點內容進行講解。其針對性比較強,可以幫助學生進行重點知識的學習。
(1)設計地理主題
中學地理微課在進行教學設計時,主要是對地理課本中的某一知識點來進行教學的,在微課中可以對知識點進行針對性的講解,讓學生在觀看的時候可以對這一知識點有一個深入的了解。在進行“微課程”的設計時,首先要確定好設計的主題,然后進行內容的延伸。
(2)設計課程時間
課程時間短是“微課程”的主要特征,所以在進行地理微課的設計時,時間一般控制在10分鐘以內,讓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集中注意力,加強對知識的了解,提高學習質量和效率。
(3)設計課程結構
雖然“微課程”的時間比較短,但是也一定要保證課程結構的完整性,主要包括三個基礎環節:地理教學問題的提出、課程活動的合理安排、學生的探究和解決問題環節。在進行“微課程”的結構設計時,需要注意以下兩個方面的內容:
第一,重點內容要快速體現,吸引學生的注意。因為地理微課的時間比較短,想要學生快速的融入到知識的學習中,就需要在合適的時間點將重點內容體現出來,讓學生可以積極的參與進來。
第二,地理微課的結構內容要具有完整性。“微課程”通常都是基于某一知識點展開的,那么進行設計時,一定要將主體內容體現出來,突出重難點,讓學生們了解到地理教學中的重要內容,在學習之后可以讓學生對所學的知識有一個清晰的認知。
二、“微課程”的地理教學實際運用
1、提供自主學習資源,促進學生自我成長
“微課程”自身的形勢特點比較突出,具有模塊化和個性化等特點,其是以視頻為載體,進行課本內容的教學工作。中學生在學習地理知識的過程中,整體的分析能力、知識整合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都有待提升。而使用“微課程”的教學方法,學生可以根據自己對知識的掌握情況進行針對性的選擇學習課程。有助于學生地理知識的全面學習。讓學生可以自主學習,促進學生的成長
如:學生在掌握世界氣候的分布時會有一定困難,這個時候,就可以反復觀看氣候分布的視頻,以理解分布規律。學生邊看,邊思考,世界氣候分布的影響因素有哪些,分布規律是怎樣的,自己已掌握了哪些知識。
2、再現地理過程細節,突破教學重難點
“微課程”教學方法的應用,實現了教學方式的個性化發展,而且也可以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這種教學法方法可以對課堂所學的內容進行鞏固,還可以對課堂內容進行完善。在進行地理知識的講解時,利用“微課程”可以將課堂中的重要知識點更加直觀的體現出來,讓學生們有一個直觀立體的感受,形成良好的空間概念,這對中學生空間想象力的培養也有著促進作用。
如:地球的自轉和公轉運動,使用地球儀演示地球自轉,說明地球自轉的過程和特征,同時理解自轉的地理意義。使用公轉運動視頻,說明地球公轉過程及地軸傾斜的重要特征,同時理解公轉的地理意義。
3、優化差異化教學
“微課程”以碎片化的形式體現出來,其不光是對課堂教學內容的補充,也可以實現知識的傳播,同時還可以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以全體學生的學習情況來考慮,而“微課程”的應用可以將課本內容進行分層劃分,這樣可以為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針對性的幫助。
三、“微課程”的地理教學補充作用
1、豐富授課形式
在中學地理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將原來的基礎知識與新知識相融合,作為課前預習的教學可見;也可以根據課堂中的知識點,提出個性化的問題,讓學生們進行探究,這對實際的課程講解有著促進作用;還可以將課堂中的重點內容進行針對性的講解,利用教學案例來引導學生解決問題。多種“微課程”的教學方式,可以讓學生對所學的知識有一個充分的掌握,最大程度的提高了教學效果。
2、方便學生的自主學習
目前,網絡通訊的發展和微機的普及使學生自主學習已成為可能,地理微課短小精悍,一個議題,一個重點,都是針對學生學習中的疑難問題設計,非常適合學生自學。同時,微課學習的時間和地點選擇方便,不同的學生,可以根據的自己的基礎和接受程度控制視頻的快慢,也可以根據需要反復播放視頻,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后進生的轉化。
3、提升地理教師教學經驗
地理微課的核心是地理教師,地理教師在教研組、備課組的通力合作下不斷鉆研,進行微研究過程,把實際教學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制成微課,簡單實用,這個過程不僅是一個教學反思的過程,也能有效促進初中地理教師的業務成長。
結 語
地理微課程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運用,能起到激發學生興趣,滲透課堂知識等效果,是初中地理課堂教學的有效補充,它的發展潛力無限,代表了現代教育技術發展的時代新潮流。通過地理微課等信息技術的應用,讓地理課堂教學從學生單向接受信息轉型為師生互動交流,從輔助于“教”的信息化走向“學”的信息化,最終形成全天候學習場。
參考文獻:
[1] 成介林.“微課程”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運用[J].華夏教師,2016(10):32-33.
[2] 黃壘.淺談“微課程”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運用[J].亞太教育,2016(21):6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