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景敏
摘 要:良好的傾聽習慣是有效學習的重要保障,是實現高效課堂的有效保證,也是新課程標準對教育提出的要求。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注重培養低年級學生的傾聽習慣,而低年級學生只有做到認真傾聽教師的講課、傾聽同學的發言,才能真正有效地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才能推動高效課堂的構建。
關鍵詞:傾聽習慣 高效課堂 低年級學生
在聽、說、讀、寫四種語言活動中,聽是最基本的語言活動,良好的傾聽習慣和能力是人們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之一,傾聽是學好各門學科知識的基本功。 有時候,一個問題提出來,一、二年級的小學生爭著搶著舉手回答,但是都喜歡讓別人聽自己說,而不喜歡聽別人說。有的學生在課堂上坐的很端正,可是讓他站起來回答問題,卻楞在那里,不知道老師提的問題是什么……種種此類現象,制約了課堂的有效性,我覺得讓學生學會傾聽顯得極其重要。那么,如何培養低年級學生傾聽習慣呢?
一、教給學生傾聽方法
由于低年級學生年齡特征的限制,學生的表現欲望比較強,總喜歡自己說或者是和別人搶著說。我們要引導學生做一名善聽者,也是善于思考的好學生,并且要教給學生一些傾聽的方法。如:耐心細致地聽完同學的發言,不隨意打斷或嘲笑,補充同學的意見要舉手。 引導學生傾聽的姿勢。如:眼睛看什么地方、手怎么放、贊同別人的觀點應有什么樣的表情,不贊同的該如何做等等。
二、激發傾聽興趣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但傾聽對于好動活潑的兒童來說,無疑是無趣的。作為一名優秀的教師,就是要想方設法幫學生從無趣中尋找創造樂趣。在給二年一班上語文課時,我“一不小心”說錯了一個詞。坐在第一排的小紅又輕又急地說“老師錯了!”我一聽機會來了,立刻給她在黑板上畫上了一個大大的笑臉作為獎勵,全班同學都表現出無比的驚訝和羨慕。于是,我告訴同學們:“傾聽是最好的學習方式之一,小紅的專心傾聽贏得老師滿意的笑容。”我在笑臉上用紅筆寫了個“聽”字,我要讓同學們把傾聽牢記在心。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十分注重對學生傾聽的獎勵。同學回答問題時,我總要叫一名坐著傾聽的同學來評價,進行傾聽習慣小組評比,一節課下來比比哪個小組得的傾聽笑臉多。得5個笑臉在小組評比欄中畫一顆星。同學們都表現出無比的興奮,誰也不甘落后。獎勵時注意及時性、公正性和頻繁性,因為只有這樣,才能促成學生傾聽習慣的養成,才能保證學生傾聽能力的可持續發展。
三、朗讀評價在傾聽中欣賞
要想把一篇課文讀好。并不是一件那么容易的事。因此,不要過高要求一、二年級的孩子。在引導學生進行朗讀評價時,應當偏重于欣賞。你覺得他哪里比你讀得好?你還想他再讀哪句給你聽聽?當然也應該適當提一點建議:讀得夠不夠流利?有沒有多字漏字丟字?等等。及時地、正確地、適當的評價學生的傾聽表現,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重要因素,也是培養學生傾聽能力的重要手段。 采取激勵措施。如:開展爭星活動等,讓學生在鼓勵中產生學習傾聽的積極能動性。
四、口語交際培養傾聽習慣
在教學口語交際《續編故事》時,我從關鍵詞“急急忙忙”入手,讓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
在學生口語交際的同時,我除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有話可說,有話敢說,還注意那些傾聽的孩子的傾聽狀態,在課上重視培養學生良好的口語交際環境,讓孩子們向講故事的人提要求,向聽故事的人提要求,向補充故事的人提要求如:“想一想我們如何給大家講故事?”“怎樣能讓大家聽清楚聽明白?”“當別人站在臺前為我們講故事時我們作為聽眾應該怎么做?”“怎么做就是認真傾聽?”“我們用什么方式給別人提要求或者補充?”正是這些要求學生們在交際時有規有矩,避免了口語交際課上容易出現的課堂混亂不堪的現象。
五、時刻關注學生的反饋
有效的傾聽是高效課堂的先決條件,在課堂教學進行中,學生是否在進行有效的傾聽,老師要時刻關注。可以通過多種方法了解學生的狀態。比如觀察學生的面部表情和眼神,判斷學生是否在進行有效傾聽。學生年齡小,積極參與和應付做事的眼神,是很容易區分的。可以通過提問或復述的方式,了解學生的傾聽狀態和對學習的參與程度等等。如果我們在課堂上堅持關注學生的傾聽狀態,那么對學生的感覺也會變得很敏銳,隨時能夠洞悉學生心理,適時作出調整。當學生出現傾聽困難的時候,我們需要及時反思。教師的思路是否清晰,老師的語言是否具有感染力,設計的問題是否能調動學生的興趣,課堂氛圍是否融洽等都可以影響到傾聽的主動性和效果。
六、續篇課文在傾聽中創新
低年級學生的想象力是非常豐富的。寫的課文也都給學生留下了想象的空間。例如《大象的耳朵》這一課,就可以讓學生續編課文:( ),他對大象說:“大象啊,( )”大家( )說:“( )”……值得注意的是:一定要讓學生把續編的課文讀給同學聽,因為其他同學往往會在傾聽的過程中得到啟發,從而達到創新。
七、優化教師講課
語文課堂與“聽”密切相關,教師的講課是否精彩,將直接影響學生的傾聽興趣。因此,教師的教學語言應該具備趣味性。學生聽的注意力的集中,取決于個人的愿望和興趣。教師要以有趣的內容,新穎的形式去吸引學生。教師的語言應該具備條理性。教師要精講精練,突出字、詞、句等重點內容,注意傳達信息要適度,讓學生聽出主題,減少無用信息的干擾。要善于發揮自己的聲音優勢,對于不同的教學環節,我們可以根據語速、聲高的不同來加以區別。教師的語言應該具備現實性。低年級的學生只有通過想象,才能對傾聽的內容有生動的理解、深刻的感染和創造的樂趣。而這種想象必須有他們親身經歷的某種生活做直接依據。因而教師在語文課上創設情境、鋪墊設問等等都要盡可能接近學生熟悉的或向往的現實生活。
八、結語
學生傾聽能力的培養方法是多種多樣的,但是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讓學生學會傾聽。在實施新課程的今天,每一個教師都應該為這個目的去思考、去實踐、去探索。樹立學生學習語文的信心,激發傾聽的興趣,打造高效課堂。
參考文獻:
[1] 王艷娟.培養傾聽習慣 打造高效課堂[J],新課堂(教學版),2011(03):39。
[2] 史英紅.培養學生傾聽習慣 打造語文高效課堂[J],學周刊,2017(3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