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健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傳統的教學方法已經不適合當下的教學環境.有些教師未能根據實際的教學任務和學生的學習心理改變課堂教學模式,導致學生在學習中遇到越來越多的學習困難.本文分析初中物理學習困難的原因及對策.
關鍵詞:初中物理 學習困難 原因 對策
對于學生來說,初中物理的學習是個承上啟下的過程.在這個階段里,學生對于一些較為理性的知識內容,充滿了好奇心和探索欲望.物理知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滿足學生的學習心理.由于學生在之前未對物理內容進行系統的接觸,也就為其學習增加了一定的難度.為了改變這種學習困窘,保護學生的學習欲望,教學中教師要深化學生的理解思維,利用有趣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積極地參與學習活動.
一、初中物理學習困難的原因
1.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調查發現,部分學生對于物理學習缺乏較為系統的認知,他們認為物理就是一門對理論概念進行死記硬背的課程,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在教學中,教師未能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心理做出指導.學生未能明確學習目的,并且由于學生之前并未接觸過相關的物理知識,所以在課堂上的表現也不積極,無法與老師形成良好的教學互動.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教師不能仍將教學思想停留在傳統觀念之中,要對學生進行有效的課堂引導,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
2.教師輕視物理實驗.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有時為了對一些概念、定理進行詳細的講解,教師需要借助物理實驗向學生展示,使學生對物理概念有直觀認識,激發學生對物理內容的探究意識.調查發現,由于教學資源的限制,有些教師未能幫助學生展開完善的實驗教學,對于一些需要在課堂上演示的小實驗,則是直接采用口語講解,影響了學生的直觀實驗感受,還容易讓學生養成“眼高手低”的實驗習慣,不利于學生以后的發展.
3.課堂教學方法比較單一.受傳統教育的影響,有些教師在課堂上的教學方法趨于單一,不利于開拓學生的學習思路,束縛了學生探究意識的萌發,導致學生對物理內容的認識缺乏系統性.針對某個知識點,如果教師只是單純地從考試的角度進行講解,那么學生的學習感受必定無趣,影響學生的聽課效率,不利于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
二、初中物理學習困難的對策
1.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不妨將知識內容和生活實際聯系起來,幫助學生在生活經驗的內容上進行知識的探究與深化,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講“汽化和液化”時,教師可以幫助學生了解新疆地區的“坎兒井”,讓學生對這種水井的不同之處進行研究.在學生發表看法的時候,教師可以將“坎兒井”的組成結構板書在黑板上,讓學生對“坎兒井”的工作原理進行探究,并了解“坎兒井”是如何減少水的蒸發的.根據前期的探究,學生可以分析出井的深度因地勢和地下水位高低而深淺有別,并且越靠近源頭的地方,豎井就越深,使井內的水在夏季比外界低5~10℃,溫度低,空氣的流動就相對較慢,從而有效減少水的蒸發.有些學生可以結合不同地區的地理條件進行拓展,活躍課堂學習氣氛.
2.重視相關的物理實驗.對于物理實驗,教師必須要引起重視.有條件的學校,物理教師應該讓實驗課堂成為教學的一部分,幫助學生在動手操作中領悟相關的物理定理,深化學習印象.而教學條件相對落后的地區,教師可以利用一些簡單的生活物件在課堂上為學生提供實驗感受.例如,在講“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時,教師可以利用一個漏斗和乒乓球進行概念演示,將漏斗倒立起來,并在其下面放上乒乓球,朝漏斗口中吹氣,發現乒乓球能夠吸附在漏斗口,使學生發現球上方氣體流速快,氣壓小,而球下方氣體流速慢,氣壓大,所以可以將乒乓球倒扣在漏斗上,進而對相關的概念定理進行深入了解,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3.豐富課堂教學方法.信息技術的發展,為教師的教學方法提供了更多的選擇.例如,在講“光學”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的技術,從網絡上搜集“月食”現象.在視頻演示之后,在學生了解的基礎上,教師將“月食”的原理圖展示在學生面前,幫助學生了解到月食是由于地球和月亮處在同一直線上,地球把太陽光遮住而產生的.同時,教師不妨鼓勵學生,利用多媒體中的“繪畫”工具,根據“月食”的原理圖,繪制“日食”的原理圖,從而拓寬學生的學習思路.
總之,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要重視相關的物理實驗,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施小葉.初中物理學習困境的原因及對策初探[J].內蒙古教育(職教版),2016(12).
王迪.初中物理學習困難的原因及對策[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