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建英
摘要: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應用游戲教學,不僅可以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也可以寓教于樂,增強師生感情。游戲具有雙重性質——教育和游戲。本文在討論游戲在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基礎上,分析并提出應用建議。
關鍵詞:游戲教學;小學數學;課堂教學
游戲是人生不可缺少的內容,無論是什么年齡段的人,游戲對他們永遠充滿吸引力。尤其是對于小學生而言,游戲更是主導著他們的生活思想。在小學生數學教學中,要積極利用游戲教學法,激發學生對學習活動、學習內容的關注度,提高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要能夠通過游戲教學法,有效解決學生數學課堂容易走神的問題,改變傳統數學教學效率低下狀況,促使學生有效學習數學知識,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和能力,利用游戲法促進教學效果的提升,促進學生全面素養的提升。
一、通過游戲,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與熱情
小學生注意的穩定性較差,表現在集中于某一事物或活動上的時間較短。一般來說,7-10歲兒童可連續集中注意力約20分鐘,10-12歲兒童約25分鐘,12歲以上約30分鐘。他們對于數學中的一些抽象的公式、定義以及單調刻板的計算題,注意很容易分散。而對一些具體的、活動的事物以及操作性的教學游戲,注意容易集中和穩定。另外,小學自制力還比較差,容易離開教師所講的內容,轉移到偶然看或聽到的事物上去,特別是容易轉移到感興趣的事物上去。我們在數學教學中,組織學生通過靈活多變的游戲來學習數學知識,他們就會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把注意力長時間穩定在學習對象上,收到良好效果。
如學習了“倍”的概念后,為了集中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習興趣,鞏固所學知識,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和自己一起玩拍手游戲,可以請一名同學隨便拍幾下手,然后請其他同學根據他拍手的次數,自己拍出他的2倍或3倍。教師還可以請一名同學自己設計一套兩個回合的拍手游戲,要求每個回合中拍手的次數不同,第一回合與第二回合中拍手次數成倍數關系。集體活動后,讓學生小組互動,同桌互動,重復這兩種游戲形式。這樣的教學過程,學生始終精力集中,情緒高漲,這樣簡單易行的游戲,也深受學生的喜愛。這種游戲式教學,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讓他們對數學學習產生了濃厚興趣,有助于提高數學課堂的教學效果。
二、利用游戲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
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教師要認識到,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的競爭意識很強,都喜歡比賽,渴望得到師生肯定。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的這種心態,設置競賽式游戲,有效創設問題情形,以激發學生的探究性趣和求知欲望,實現課堂教學效果的有效提升。
如在教學“100以內數的加減法”的內容時,教師可以為學生設置找樹葉的游戲。一棵大樹有四個枝,每個樹枝上都寫著不同的得數,比如,35、80、99、73等等,每片樹葉上都寫上算式,比如,100-65=,22+51=,80+19=,98-18=,等等,讓學生把不同的樹枝上裝上不同的樹葉,比賽那個學生先裝完。這樣,每個學生都會在競爭環境中,激發起求知的欲望,學生參與競爭的積極性很高,都想努力思考解決問題,獲得勝利。這樣,通過游戲方式,可以有效的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學生在短時間內,就可以有效解決相關內容,這種游戲教學法,對于實現有效教學具有積極的作用。因此,作為數學教師要善于根據小學生活動特點,組織教學活動,根據學生的心理,教學模式,利用競賽式游戲方式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
三、利用游戲,改變課堂教學模式
以往的教學以教師為中心,教師是課堂教學的全部,整個教學是教師一個人自導自演的獨角戲,完全將學生排除在教學之外。即使教師提出一些問題讓學生回答,學生也沒有更多思考的時間與探究的空間,學生也不能提出個性化的見解,也只能是按照教師的套路回答出所謂的標準答案。這樣的教學將學生視為被加工與改造的對象,學生只是課堂的聽眾與看客。新課改更加關注學生學習的主體性,提出要實現從以教師為中心到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模式的改變。將游戲引入教學,學生是游戲的主要參與者,學生在參與游戲的過程中進行知識的探究,不斷地來解決問題,在積極的探究中理解與掌握知識,這更符合新課改理念,更能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更利于學生能力的全面提高。如在學習三角形內角和這一內容時,我讓學生各自準備一些三角形紙片,課上引導學生進行游戲操作,看哪個小組的學生可以用最多的方法來得出三角形的內角和。學生都積極參與,學習熱情高漲,課堂教學氛圍異常活躍。學生通過用量角器測量、將三個角拼成平角等方法總結出三角形內角和是180度。這樣的游戲實現了學生由被動接受到主動構建,改變了學生被動接受的狀態,使學生積極而主動地參與到探究性學習活動中來,通過操作在不斷的猜想、驗證的基礎上所掌握的知識更容易理解與運用。
總之,新課標要求我們的教育要以人為本,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游戲和數學教學相互融合的教育游戲,就是這個要求的具體實施的體現,它是一種新的嘗試;在這個過程中,也許會遭遇到失敗或者經受挫折,這就要求我們在實踐中要不斷探索、不斷學習和總結經驗;那么,教育游戲在小學數學中的應用中就會大放光彩,實現新課標的教學目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