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偉
一、體育教師應充分認識基礎體育課程改革的背景及趨勢
通過對國內外各國體育課程改革進行的比較研究發現,世界各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共同點是:每個國家都把基礎教育改革,特別是基礎體育課程改革作為增強國民素質和綜合國力的有效戰略,把培養什么樣的國民,國民素質能否適應未來全方位的挑戰與國家和民族的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從這個意義上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已經不僅僅是單純的學術研究工作,而是一個關系到國家命運和民族前途的重要戰略措施。因此,基礎體育教育課程改革得到了世界各國政府日益高度的重視。在這樣的背景下,世界各國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主要呈現出以下重要的特點與趨勢:
1.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式調整,培養目標,關注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特別是創新能力,適應能力和實踐能力的發展。
2.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十分關注人才培養模式的變化和調整,強調要實現學生學習方式的根本變革,以培養具有終身學習的愿望與能力的,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未來公民。
3.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重視課程內容的調整,強調要精選適合學生發展需要,具有合理結構,符合時代要求的課程內容,改變以知識為本,學科為中心的課程內容體系。強調課程內容面向學生,面向生活,面向未來。
4.課程評價改革也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趨勢之一。目標取向的評價正在被過程評價和主體取向的評價所超越,評價的方式進一步多樣化,為學生提供致力于持續發展的評價體系,促進每個學生充分的,多樣化的發展成為評價的重要目標。
5.深入理解世界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特點和趨勢,有利于我們更好地把握我國基礎課程改革的背景,也必將對我國的體育課程改革的推進產生積極地影響。
二、體育教師要正確理解體育與健康課程極其標準
(一)正確理解課程名稱和性質的變化
新的體育與健康課程不是原來的體育課和原來的健康教育課簡單的合并,而是更加強調體育課要以學生的身心健康為根本目的,扎扎實實地貫徹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關注學生如何通過身體活動,去實現健康目標。更加重視如何通過體育課程的教學,不僅使學生掌握基本的運動技能和增強體質,而且使學生得到更全面的發展。
(二)深刻理解體育與健康課程的基本理念
課程標準提出了體育與健康課程的基本理念:
第一,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促進學生健康成長。這一理念充分顯示了體育與健康課程以促進學生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整體健康水平的提高為目標,關注學生健康意識和鍛煉習慣的養成。
第二,激發運動興趣,培養學生終生體育的意識。這一理念說明了教學內容的選擇和教學方法的更新,都要十分關注學生的運動興趣,以達到欲圖體育之有效,非動其主觀不可的目的。
第三,以學生發展為中心,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這一理念強調課程要滿足學生的需要和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重視學生學習主體地位的體現。只有這樣,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潛能才能充分得到發揮,學生的體育學習能力才能提高。
第四,關注個體差異與不同需求,確保每一個學生受益。充分注意到學生在身體條件,興趣愛好和運動技能等方面的個體差異,根據差異確定學習目標和評價體系,以保證絕大多數學生能夠完成課程學習目標。
三、體育教師應充分熟悉,把握體育與健康課程目標
所謂學習領域,是指在體育與健康課程中按學習內容性質的不同而劃分的學習范疇。課程標準根據三維健康觀(生物、心理和社會)、體育本身特點以及國內外課程發展趨勢,將不同性質的學習內容劃分為五個學習領域,每個學習領域都有相應的目標內涵。
運動參與領域的目標是:具有積極參與體育活動的態度和行為;用科學的方法參與體育活動。
運動技能領域目標是:獲得運動基礎知識;學習和應用運動技能;安全的進行體育活動;獲得野外活動的基本技能。
身體健康領域的目標是:形成正確的身體姿勢;發展體能;具有關注身體和健康的意識;懂的營養、環境和不良行為對身體健康的影響。
心理健康領域的目標是:了解體育活動對心理健康的作用,認識身心發展的關系;正確理解體育活動與自尊、自信的關系;學會通過體育活動等方法調控情緒;形成克服困難的堅強意志品質。
社會適應領域的目標是: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體育道德;學會獲取現代社會中體育與健康知識的方法。
四、體育教師應該更新教學觀念,提高自身素質,適應新課程的要求
當新課程由封閉走向開放,由專家制定到教師開發,由學科內容走向學生經驗的時候,課程就不再是文本課程,而更是體驗課程。教師和學生是課程的有機構成部分,是課程的創造者好主體,他們共同參與課程的開發過程,這是新課程所倡導的教學觀,這就要求體育教師首先應該轉變教學觀念。
1.打破傳統教學中教師負責教,學生負責學的教學觀念,樹立師生教與學雙方相互溝通,平等友好,教學相長的教學觀念。
2.打破傳統教學中重結論,輕過程的教學觀念。因為,從學習的角度講,重結論,輕過程也即是重學會,輕會學。學會,重在接受知識,積累知識,以提高解讀而當前問題的能力,是一種適應性學習;會學,重在掌握方法,主動探求知識,目的在于發展,提出新問題,是一種創新性學習。進入知識經濟時代,學生在校學習的知識到社會上遠遠不夠用,需要不斷更新知識,可見,讓學生從學會到會學,就顯得尤為重要。
3.打破傳統教學關注學科本位的觀念,樹立教學應以人為本,以生為本的教學觀念。過分關注學科,過分強調學科的獨立性和重要性,是學科本位論的反映,突出表現為重認知輕情感,重教學輕育人。而新課程的核心理念是關注人,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體現在教學中就是關注每一位學生,關注學生的情緒生活和情感體驗,關注學生道德生活和人格發展。
新課程標準對體育教師的要求提高了。新課程標準改變了傳統教學中體育教材的拿來用主義,取而代之的應是教師根據國家,地方,學校,學生的實際情況,對體育教材進行選擇,開發和利用,體育教師成為課程內容的設計者,創造者,如果沒有較高的業務水平,很難完成課程目標。因此,體育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到任務的緊迫性和重要性,并以此為動力加強學習,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以適應新課程標準對體育教師提出的新的要求,以較快的步伐走進新課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