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敏
摘 要:信息技術教學評價具有評價主體的多元性、評價內(nèi)容的豐富性和靈活性,以及評價手段、方法的多樣性。教師要靈活運用教學機智,采用多元評價,讓學生的作品放射出智慧的光芒,煥發(fā)出生命的活力。要堅持自我評價下的眾人評價,依據(jù)評價標準分析和完善作品,多元評價促進學生個性化發(fā)展。
關鍵詞:信息技術;多元評價;智慧課堂;個性化
中圖分類號:G623.58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7)28-0087-01
教育家第斯多惠說;“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知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苯處熑绻芗皶r把握和利用課堂的動態(tài)生成因素,對學生的信息技術作品充滿愛心,進行智慧牽引和恰如其分的評價,一定能營造愉悅、寬松的學習氛圍,增強學生的自信,提高信息技術教學質(zhì)量。
一、堅持自我評價下的眾人評價
評價信息技術作品,是幫助學生提高認識,使學生得到源源不斷的思維“材料”,從而開闊視野。首先,要抓住時機,及時反饋。有作品必評,有評必有得。例如,設計宣傳牌時,有些學生先選擇幾何圖形作為宣傳牌的框架,卻沒有把宣傳牌的設計與場景結(jié)合起來。教師當機立斷,請學生停下手中的設計,并讓選擇不同場景的四位同學分別說說他們選擇了什么樣的場景和素材,以及選擇的理由。然后,教師可以提煉出要點并進行板書:宣傳牌的整體設計要美觀醒目,要與選擇的綠化場景相符,能突出宣傳牌上的文字,宣傳牌的擺放位置和形狀設計要協(xié)調(diào)。學生參照板書,結(jié)合宣傳牌的設計要求,改進了自己的設計。在完成作品的過程中,學生掌握了復制、粘貼和選取素材的技巧??梢?,教師如果只重視課堂上的總結(jié)性評價,而忽略適時點評,會錯失許多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鼓勵學生、幫助學生的機會。其次,注重多元對話,有效改進。當作品完成之后,學生往往喜歡向他人“炫耀”一番,想得到別人的肯定和贊賞。這時,教師可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對話”的課堂,運用作品進行“文本對話”“師生對話”和“生生對話”,可以讓作品更完善、更出色。在作品點評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和自己的作品對話,充當其中的角色,去體驗、去感受。要讓學生之間相互點評,學習他人的長處,補上自己的短處,這樣學生都沉浸在作品的評價中。再次,關注細節(jié),駕馭生成。葉瀾教授曾做過這樣精辟的論述:“課堂應是向未知方向挺進的旅程,隨時都有可能發(fā)現(xiàn)意外的通道和美麗的風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須遵循固定路線且沒有激情的行程?!碑斣u價作品遇上了課堂的變化,教師要關注細節(jié),駕馭生成。要關注學生作品的細節(jié),將生成的作品融入實際生活,激活學生的思維,點燃學生智慧的火把,喚醒他們沉睡的潛能,使之達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二、依據(jù)評價標準分析、完善作品
首先,提供發(fā)言提綱,幫助表達。學生的思維比較活躍,但有時不清楚如何科學地分析他人和自己的作品。因此,輔導學生分析和完善作品就成了重點。教師可為學生提供發(fā)言提綱,幫助學生評析及修改作品。一是分析同學的作品,可以按下面的思路進行思考:“看了第N組作品,依據(jù)評價標準,我最欣賞這幅作品的地方是……,假如是我,我會從……方面進行修改?!倍峭晟谱约旱淖髌罚梢园聪旅娴乃悸愤M行思考:“依據(jù)評價標準,我覺得我最需要完善的是……”要將學生的思維和語言表達有效地進行結(jié)合,給學生一個語言表達的架構(gòu),讓學生學會分析他人作品、審視自己作品并進行修改和完善。其次,評析質(zhì)疑,學習技能。在學習“好詩配好畫”時,作品呈現(xiàn)的是把古詩與符合意境的圖片進行組合。一位同學對第四組代表作品進行質(zhì)疑:“看了第四組作品,依據(jù)評價標準,我認為這幅作品里的詩與背景圖片符合主題,相互映襯。但是我有一點不明白,作品怎么會有一個大框?這樣總體感覺不合適,能否進行調(diào)整?”依據(jù)標準對作品進行評析,能讓學生作出正確評價,知道作品還有哪些不足,可以進行哪些修改,能使學生的操作技術和修改完善作品的能力共同提高。
三、多元評價促學生個性化發(fā)展
首先,答辯評價讓學生學會思考。三年級的學生剛接觸電腦,在學習計算機設備組成部分時,即使教師在課堂上講解得再好,學生有時也難以理解清楚。教師可改變以往用幻燈片演示配合講解的方法,充分利用設備資源,比如每五臺計算機拆卸一臺,將連線和設備進行分離。然后將學生分成小組研究電腦設備的組裝,讓他們看著教科書設備連線的圖標和提示,參照連接好的整機,自己動手進行組裝。完成任務后,學生要用簡圖勾畫出來,隨后進行答辯。其次,操作評價讓學生敢于表達。教師可通過不同層次的操作來評價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在評價小報的編排是否合理時,有些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較差,可能會讓其他同學不清楚所說的內(nèi)容。這時,教師可要求學生邊評析邊進行操作演示。
四、結(jié)束語
相對于語、數(shù)、外等學科而言,信息技術是一門年輕的學科。由于信息技術載體不同,課堂教學內(nèi)容、作品表現(xiàn)形式不同,因此,信息技術教學的方式方法不同于其他學科。教師要靈活運用教學機智,采用多元評價,讓學生的信息技術作品放射出智慧的光芒,從而提高學生的信息技術水平。
參考文獻:
[1]俞國強.發(fā)展性教學評價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1(05).
[2]魯平.多元化評價主體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評價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5(0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