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金梅
摘要:在當今的高校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環節,其主要內容便是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但是,目前的高校思政教育依然存在一系列的不足。為此,本文對網絡傳播文化下的大學生思政教育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網絡傳播文化;大學生;思政教育;對策研究
所謂的網絡傳播文化,其屬于一種多元化的概念,主要內容便是借助網絡傳播各種信息,文化甚至是思想,同時也泛指在傳播過程中本身引發的一系列現象。在互聯網應用范圍不斷擴大的影響下,文化信息傳播的平臺也在逐漸增多,有研究也會將其納入網絡傳播文化中。總之網絡傳播文化具有一定的復雜性,也是一種綜合性的概念。
一、網絡傳播文化下大學生思政教育面臨的問題
第一,大學生思政教育存在局限性。主要表現為:傳統教學與社會間的聯系薄弱,只是單獨的在校內進行思想教育。在網絡未普及之前,思政教育信息傳播速度比較慢,使得其并未發揮較好的效果,也使得傳統的思政教育局限性凸顯出來,無法滿足當前大學生的學習需求。
第二,大學生思政教育存在單一性。通常情況下,高校開展思政教育分為兩種方式:即通過各種思政教育課實現教育的目的;通過輔導員進行學生的日常思政進行輔導。在教育改革不斷深入的今天,思政教育也應該向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但是卻事與愿違,其并沒有顯著的改變,使得思政教育改革速度落后,無法得到有效的提升。
第三,大學生思政教育存在生硬性。對于生硬性而言,主要表現在教育重點上,教師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依然生硬的灌輸知識將其他的形態進行了規避,造成思想教育工作的主流文化失去了自身的唯一性,同時在網絡信息高速傳播的影響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相關信息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滯后性,導致學生也對生硬的、落后的思政信息學習失去了熱情。
二、網絡傳播文化下大學生思政教育對策分析
(一)重視基礎建設,加大網絡在教育中的應用比例
在當今的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重視基礎建設對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對于高校而言,除了少數的重點大學外,大多數高校的校內網場所還有所欠缺,主要表現為還機位有限、網速太慢等,而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事業中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高校需要不斷改善網絡應用的條件,優化手段,給學生開辟多姿多彩的網絡空間。另外,高校應該促進網絡在思政教育中的應用,以此提高其有效率。
在以往的校園網站中,不但信息內容少得可憐,而且更新太慢,并未充分發揮出它在教育學術上應有的作用。因此,在日后的思政教育中,高校應該將網絡更多的應用到教學中,設立有實在內容的專業學術主頁,并且實施定期推薦好的網站的環節,指導學生正確的利用網絡資源。由于網絡資源事宜計算機為主體的,其更新換代速度較快,應該加快教學軟件的開發與應用,嘗試利用網絡教學代替其中的一部分課程,例如:可以將教師的教學講義發布上在網絡,同時構建相對比較完善的文件傳輸下載站點,極大的便利了學生的學習,另外,還可以應用網絡將師生間的聯系變得更加緊密,即教師可以走進網絡了解學生,學生也可以通過網絡向教師提出問題,并得到解答,極大的便利了日常學習。
(二)構建紅色網站,在應用網絡過程中提升自身能力
在高校中,構建紅色網站可以說是坎坎坷坷、一波三折,校園紅色網站的建立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糾正學生的不良價值觀,但是在實際的構建中卻并非那么順利,在99年之后,雖然各大高校也建設了一批紅色網站,可是網站實際的瀏覽應用較少,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思想政治教育進網絡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可思想政治教育的網站宣傳力度依然不夠,針對性、實效性也不夠強,實際的教育效果并不顯著。
為了更好的實現紅色網站的作用,因此需要弘揚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有明確的馬克思主義觀點,宣傳無產階級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并且不斷開發新的思想政治教育軟件,將時下的熱點用生動形象表現出來,讓教學資源能夠更加具有生動性和說服力
(三)結合實際情況,建立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隊伍
若想建立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隊伍,則需要首先轉變觀念,培養出綜合素質高以及特別能戰斗的管理隊伍,能夠讓教育者掌握更多的知識和技能,同時也能夠幫助學生進行學習思想政治課程。其次,需要教師在實際的教育中轉變教學模式,認清教學主體,并且在教育的過程中給予學生更多的鼓勵。無論是表現好的學生,還是表現差的學生,只要其有點滴進步,教師就應該予以肯定,進而以滿足其自尊、成就需要;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需要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與學生平等交流,因為在網絡中學生能夠卸下心理對教師的恐懼感,也能夠借助網絡交往的娛樂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也使得氛圍更加快樂,讓學生可以充滿自信的學習。最后,重視網絡新載體的應用,網絡的發展使得大量自媒體出現,教師可應用的載體也變得增多,例如:BBS的使用,其屬于一種電子信息服務系統,主要給用戶提供了公共的電子白板,網絡上的用戶均能夠在白板上發布信息,而教師也可以在網站上建立自己的BBS系統,便于師生間的交流;博客(BLDG)也是一種新的自媒體,教師可以通過博客進行教學,將自己日常中的心得、感悟以及教學內容上傳發表,打破了傳統教學的局限性,便于教師更好的進行思政教育教學。
結束語:
總之,對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雖然目前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生硬性,但是在網絡文化傳播的大背景下,大量的自媒體涌現出來,學校應該積極的構建網絡平臺,同時教師也需要與時俱進,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應用網絡自媒體開展教學,既能夠拉近師生間的距離,也能有效的提升思政教學的效率,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價值觀。
參考文獻:
[1]徐道立.網絡傳播文化下大學生思政教育對策探討[J].新聞戰線,2015(5x):117-118.
[2]孫玉榮.網絡文化環境下高職院校思政工作面臨的困境及對策研究[J].網友世界·云教育,2014(19):140-141.
[3]韋杰.網絡文化對大學生的影響及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對策研究[J].教育界,2011(2):138-140.
[4]呼俊迪.“微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的主要問題及對策探究[J].新校園旬刊,2015(12):190-19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