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友光
摘要:校園安全既是學校自身改革和發展的前提,也是保障社會穩定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當今校園安全狀況令人擔憂,各種安全事故頻發,校園安全管理成為各基層管理者必須探討和實踐的課題。
關鍵詞:校園安全管理;制度建設;社會穩定;管理者
校園安全管理工作是學校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礎,校園安全工作事關廣大師生的切身利益,事關教育事業的改革、發展和穩定,加強學校安全管理工作對于學校教育事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高校安全管理是保證高校教育目的能夠實現的重要保障,也是保證各項活動得以開展的基礎性條件。但是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不穩定因素的增加,使得近年來校園安全事故層出不窮,各級政府也強調校園安全是重中之重,今天筆者結合多年校園安全工作經驗,對校園安全的思考給出幾點建議。
高校作為社會教育的主陣地,肩負著培育社會精英的重任,安全保障已經成為開展教育的前提工作。根據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對于學校師生來說,在教育教學活動過程中最基本的需求之一就是安全需求。安全需求得到滿足,才有可能踏踏實實的開展教育教學工作,認認真真的學習科學知識。在師生的安全需求中,人生安全、財產安全、心理安全都包括在內。我們只有認真的分析師生的安全需求,并通過合理合法的方式加以滿足,才能有效的開展教育教學活動,才能建成“雙一流”大學。
圍繞校園安保工作新特點,各地高校普遍開展校園安全穩定工作,建立健全高效安全穩定制度,增強高校保衛能力,提高高校保衛隊伍素質,不斷更新管理模式,這些都為校園安全保衛工作科學發展提供了豐富的工作經驗。然而,今年來,我國校園安全問題進入多發、易發階段,校園火災、校舍倒塌、學生集體中毒等致學生傷亡事件時有發生;校園的設施存在安全隱患導致學生傷亡、學生因心理因素跳樓自殺、在游戲或活動中受傷害等事件;學生之間械斗、兇殺、縱火、投毒等校園暴力事件;外來暴力侵害校園,犯罪分子向弱勢群體施暴,校外人員參與斗毆、打擊報復;校門口發生交通堵塞和交通傷亡事故屢見不鮮。因此校園安全問題越來越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校園安全事故的發生,不僅影響校園形象,而且危害社會的穩定和公共安全,因此各級教育管理者必須高度重視校園安全問題,努力做好校園安全管理工作。
做好校園安全管理工作,必須努力做好以下四點:
第一、加強培訓,提高校園安全管理水平;各級領導應高度重視,加強對校園安全工作的科學指導和培訓,加強科學技術在校園安全管理中的應用,發揮校園安全組織領導機構的監督管理作用,提高校園安全管理水平。學校安全管理是指主體在教育工作中為防止和控制其各種危險發生并最大限度地減少其損失而采取的決策、組織、協調、整治和防范、救助等活動。俠義的學校安全管理是指主體在學校管理中為防止和控制其危險發生并最大限度地減少其損失而采取的決策、組織、協調、整治和防范的活動。學校安全管理的中心是著眼于預防或控制各種危險的出現或者把各種危險的發生控制在最低限度甚至就不發生任何危險或者事故,實現學校教育和諧發展,學生健康成長的有效管理目標。
第二,保證校園安全管理資金投入,落實校園安全管理硬件要求;安全資金投入要重點解決危房改造、校園安全設施等問題。各學校研究制訂安全經費的投入標準,確保安全經費在學校經費中的合理比例;要按照保安全、保運行、保發展的經費使用原則,增加安全工作經費投入。努力實現人防、物防、技防的協調發展,提高安全工作經費的使用效益,提高學校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同時,還要求各學校落實單位安全工作領導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學校各部門學校一把手要對安全工作負總責。要認真學習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有關安全工作指示精神,層層落實責任,確保學校安全穩定。對由于責任不落實,隱患排查和整治不及時,管理不嚴,監督不到位引發的各種安全責任事故,要嚴肅追究有關領導和責任人員的責任。
第三,完善校園安全管理制度體系,保障校園安全機制有效運行。安全保衛處專門成立綜合治理辦公室,綜合治理由辦公室總協調,安全工作由安保處總協調,各處室及組員配合開展相應工作,對工作表現給予獎勵與責任追究制度。
嚴格完善學校周邊環境安全治理制度,聯合屬地派出所對學校學校內涵蓋師生人身、食品衛生、文化活動等方面,系統全方位綜合性治理,應取得師生的廣泛支持與通力配合,學校對各校區環境應密切關注與監控。
完善集體活動安全制度,學校舉行大型校內外活動,要有安全措施;各學院舉行大型活動,必須由安保處審批。完善突發災害安全防護工作制度,學校應在各類災害發生前做好信息收集和預測工作,化被動為主動,在遭遇不可預見的火災、地震等災害時,應有序組織學生緊急疏散和撤離現場,保證學生的生命安全;安保處加強防火知識宣傳,每學年對新生開展逃生演練。傳授遇災后的自救、互救辦法,培養學生的自救能力;要及時向有關部門報告,請求有消防、公安部門援助,全力保護學生的安全。
第四,改進學校安全教育,實現知識技能心智一體的安全教育。全面實現師生的安全意識,編制科學的安全教育教材,加強安全防范技能教育,建立學生心理突發事件預防,、干預機制,實現知識技能心智一體的安全教育。高校切實能從思想上真正認識安全教育是一門專門的學科,將學生安全教育上升到必修課程層面,在學校開展專門的學科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安排課時進行安全教育,做到有目標、有系統、有方法、有內容、有評價、有考核,無論從思想上還是形式上都把安全教育當成一門課程來展開。從入學開始,大學期間不定期對學生開展安全知識培訓,學生的安全知識、安全意識、安全技能將會得到長足的進步。
針對校園安全管理影響因素,筆者圍繞制度健全、團隊建設、管理機制等方面提出了加強我國高校校園安全管理的對策,以期可以為我國校園安全管理建設提出一些有益的建議。校園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項長遠的系統工作,做好校園安全管理工作,努力為學生營造一個安定穩定的校園環境,為建設“雙一流”高校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林貴俊,《科學發展觀視域下農村中學校園安全管理研究》,2009.08.30
[2]李必鵬,《淺析校園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
[3]李軍《提升高校軟實力的思考》
[4]吳亮《論美國的校園安全治理及其安全制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