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利軍
[摘 要]為搞好職業技術教育課堂教學,必須“編寫好教學訓練教材、做好課堂教學設計、重視課堂考核”三個方面,才能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使培養的學生勝任未來崗位需要。
[關鍵詞]職業技術教育;課堂教學;思考
技能型人才是職業技術教育人才培養的主要目標,必須是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兼備。課堂教學是技能型人才培養的主戰場,一切要圍繞課堂教學做好教材編寫、課堂教學設計與課堂考核準備,來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一、編寫好教學訓練教材
1.一體化教材的結構布局
“教、學、做”一體化教材是以典型工作任務系統為主線構建的。我們把一體化課程分成若干個模塊,每個模塊又細分成若干個課題,每個課題以工作任務為引領,每個課題都是工作任務為牽引,用簡單明確的語言提出目標任務要求,明確學習目標,引發學生思考,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形成學習驅動力。教材內容緊緊圍繞完成任務展開,以技能操作為基礎,把操作過程中出現的變化、現象、困難、疑惑等重要的理論知識自然融入其中,形成教材單元的主體,實現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達到“教、學、做”一體的目的。每個授課單元可以采用“課程引導、訓練指導、總結提高”三段式結構,提出訓練環節必需的設備清單、操作規程、把關要點、注意事項等內容,按一次教學任務安排和完成訓練任務。以任務考核實施細則明確具體考核項目、內容、形式和所占分值,進行工作過程和結果評價,強化學生安全、規范的操作意識,具備嚴謹細致的工作作風,形成崗位任職能力。
2.教材內容應為“理實一體”
理論知識和技能訓練有機融合是實現“教、學、做”一體化的關鍵環節,也是教材編寫過程中的難點。要做到自然融合,主要是教材主編對本專業的全部課程都非常熟悉,對人才培養方案了如指掌,確定教材編寫的課程標準,按照課程標準設定目標任務,以任務驅動教學法為基礎,把理論教學內容自然融入到具體教學任務中去,達到在“教中學、學中做、做中學”的目的,使學生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從理論到技能的轉化。
二、做好課堂教學設計
1.教學設計要以“項目驅動、崗位活動”為訓練素材
這里所說的項目,是為實現崗位任職能力目標,需要學生在課堂上完成的具體事項。崗位活動指學生專業對應的任職崗位實際工作內容。課堂教學應根據學生的崗位任職方向,以項目作為教學內容的載體,并引入崗位活動作為訓練素材,使課堂教學貼近任職崗位實際,做到學用結合;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內在動力,學生才會主動、積極地參加任職能力訓練
2.教學設計要“教、學、做”一體化安排
所謂“教、學、做”一體化安排,指一堂課中知識講授和崗位能力訓練應有機結合,不能分離,其結合點即以崗位任職能力為訓練任務。課堂教學中,要使學生通過完成任務提高崗位任職能力,并掌握必要的知識,兩者有機地融合在項目訓練的過程之中,要學生動手做,知識要融入到做的過程,根據項目訓練的需要來講授。一堂課可該出示實例、學生試做或老師示范操作開始。一定要先將知識講清講透再讓學生做,使學生學會了進行做的基礎,即有了知識認知的基礎再進行能力訓練。
三、重視課堂考核
為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評價學習過程與效果,以崗位任職工作任務為中心的課堂考核決定了考核與評價的多樣性,課堂教學效果的評價要體現基于任職性和實踐性的要求。課堂考核作為課程成績評定的一個重要方面,改變過去一張考卷定成績的模式,靈活采用過程考核及結果考核方式。每堂課都應對學生完成項目的情況及其學習過程中的主觀表現(如學習紀律、學習態度、協作精神等)進行考核,既要有以操作技能為主的操作考試,又要有以測試認知水平為主的知識考試;既要在模擬的任職環境中考試,義要在真實的任職活動中考試。讓課堂考核成為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學習行為和任職素質養成的有力杠桿。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