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有火
摘要:開展初中歷史教學的意義是在于讓學生認識和理解歷史,以后可以用歷史的眼光深刻的去看待問題。教師通過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才能夠提高教學質量。 這就要求教師做好初中歷史的教學設計,使教學的內容形式更加科學,明確教學的目的,教師要能夠具體且準確的定好教學目標。課程實施就要通過課堂教學,教學設計則是把課程的理論真正變為教學實踐教師的關鍵環節。教師要改變以往的應試教育方式,重視歷史教學對學生產生的影響,注重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多設計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提起學生對學習歷史的興趣。
關鍵詞:初中歷史;教學設計;方法
一、確定好教學目標
《遠古祖先的傳說》這個課程設立的教學目的是讓學生明白歷史到底是什么?知道人類是從一種古猿進化來的;也能夠知道我國境內最早的人類是云南元謀人;北京人到底長什么樣子,人類又是從什么時候開始使用火的;人類最早的群居生活又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的;通過教材當中穿插圖片培養學生識圖和分析能力; 把圖片表達轉化為文字描述的能力;我們的祖先發展進化的整個過程雖然有些緩慢,但其沿也是從低級到高級不斷地在進化;在遠古時代的生活就得出,單靠個人的力量是很難甚至無法生存,只有依靠集體的力量整個群體才能得到生存和發展。
二、 提出問題激發興趣,引入新的課程
教師從開篇一個提問引起學生的思考。 “對于人類的起源這個問題,東西方的看法相同嗎? 他們各自的看法是怎樣的?通過學生普遍認識且容易感興趣的內容出發,這樣既能夠提起學生對于學習的興趣,又可巧妙的把本節課程引出來。 在學生回答后又接著引出問題,然而真正的科學事實又是什么呢?接著通過講述達爾文的進化論,進而引出了我們的主題,我們都知道人是由古猿進化而來的,那是怎樣進化的呢?我們的遠古祖先是誰?是什么樣子?過著怎樣的生活呢?下面我們就來一起探尋這些問題。
三、講授新課,導入教學內容
先通過看圖,讓學生引發思考。 鍛煉學生識圖、分析能力,通過圖文并茂方式向學生進行展示,而不空泛的指出重點讓學生去記憶,使學生結合圖像和內容更加牢記有關我國早期發現的人類的相關知識內容。 接著進行基礎知識的講解,迄今為止我國境內發現的最早人類——元謀人,接著用問題再過度到下一階段,在元謀人之后出現的下一類原始人是北京人,那么引出問題 “北京人生活地點和距離現在的時間。在發現北京人之前,陜西還出土了藍田人這就是對教材內容的豐富與擴充。通過看圖和對比學習之后,學生不僅僅掌握北京猿人體形態特征,也提高了學生的觀察、分析、比較的自主學習能力。通過對比分析并結合這教材上圖片直觀的講解介紹,讓學生能夠在輕松的學習氛圍中就能理解課文的重難點, 從而鍛煉了學生的觀察和分析的能力。 通過提問“人們后來在北京人洞穴里找到了很厚的灰燼,你能從中得到什么信息?通過對基礎知識的講解,教師通過引導學生思考并對問題進行進一步的分析,對培養學生發散性思維有很好的幫助,讓學生從中知道北京人在使用火之后,在體質和生存條件方面都有改進, 可以說火的使用促進了人類的進化。這時候就是學生自由發表意見的時候,讓他們學會獨立思考,通過問題能看到一些本質。鼓勵學生大膽發言,沒有標準的答案,只要言之有理都給予肯定,激發出他們學習的興趣。 最后讓學生思考課后的想一想內容 “北京人是怎樣得到并保存火種的?②在使用火之后北京人的生活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呢? 這是學習北京人之后對基礎知識的補充,教師應該從多角度的去開闊學生的眼界,指導學生對問題進行進一步的探究,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讓他們在學習了一些新知識后,自己能夠從中發現問題,并想要去解決問題,從而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學習完北京人之后便是山頂洞人,講解了山頂洞人的基礎知識后,讓學生以小組討論的形式最后用表格對比回答“山頂洞人較北京人來說有哪些進步?”這樣能夠培養學生與同學之間相互合作、分工并進行討論總結的能力,這樣學生自己通過表格把知識重點建立起一個框架,便于記憶。 接著講到河姆渡氏族和半坡氏族的知識點,同樣用圖片的形式向學生展示河姆渡氏族的生產和生活方式,在圖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們的陶器上刻有特殊的圖騰——水稻和豬紋。這個時候就可以提問學生這個圖片說明了什么問題呢。教師在教學實際中要抓住一切機會,給學生創造主動思考的條件。讓學生能夠在課堂上大膽積極地回答問題,活躍課堂的氣氛。最后這部分又引出一個問題: 半坡人的房屋為什么是半地穴形式的? 和河姆渡氏族的房屋比較,他們之間的區別又是什么?不斷的對比提問,培養學生的比較與分析總結的能力。 最后一部分以炎帝和黃帝、堯舜禹的傳說來收尾,講故事總是容易讓人著迷,故事講得好也是提高學生對學習歷史興趣的重要方法。
四、課堂總結、進行知識梳理
課堂的最后運用多媒體展示來回顧總結這節的內容,幫助學生形成系統性的知識體系。通過對每一部分的知識進行小結,讓學生能自己在課后對所學知識進行整合,形成系統化的知識體系。
參考文獻:
[1]聶延虎 .《初中歷史教學現狀和改進對策》,2015年24期
[2]邱云青 .《中學歷史教學中“問題設計”的研究及其問題》,20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