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麗
摘要:詞匯教學是初中英語教學的基礎環節,對于學生英語水平的總體提升發揮著關鍵作用。相關教師應該對詞匯教學策略加以重視,從初中學生的特質出發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重視詞匯的情境教學,引導學生進行詞匯歸類和技巧記憶,同時重視起音標教學,以幫助學生進行“音形記憶”的結合。
關鍵詞:初中英語;詞匯教學;策略研究
英語作為初中教學的重點科目之一,對于學生的學業進步以及應用實踐都具有重要意義。然而一直以來,初中英語都為教師的日常教學帶來了諸多挑戰。部分中學生不曾進行過正式的英語學習,步入初中以后,對于英語科目陌生而復雜的學習體系感到吃力。而在這其中,“詞匯”又是構成英語短語、句子以及文章的基本單位,直接影響著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故而詞匯教學向來是提升學生英語水平的基礎和關鍵。因此,筆者本次論述,將從激發學生興趣、重視詞匯情境、借助記憶技巧以及重視音標教學等層面出發,對初中英語的詞匯教學策略進行初步研究。
一、關注學生主體,激發學習興趣
詞匯作為英語語言的重要載體,始終貫穿著英語教學的始末。然而,傳統教學中“照本宣科”和“死記硬背”等教學方式,容易造成學生對詞匯學習的消極情緒,不利于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升。因此,相關教師需要關注學生的心理特質和需求,采取趣味性的詞匯教學策略,使學生主動、輕松地獲得詞匯學習的進步。
一方面,根據初中學生好動而喜歡探索的心理特點,教師可以在日常教學中引進游戲元素,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教師可以借助“單詞接龍”:“table—easy—your—read—do—orange”等形式的游戲,拓展學生思維;而相關的猜詞游戲比如“It looks like a cat,but bigger than a cat.It has yellow fur with black bands——tiger”等等,可以在強化學生理解記憶的同時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另一方面,相關的諺語、歌曲、短片等表現形式,同樣可以打破傳統英語詞匯教學的單一模式,豐富學生的詞匯體驗。首先,就“歌曲”而言,吐詞清晰的英文歌曲,可以幫助學生體會到純正的詞匯發音,音樂旋律可以幫助學生實現“批量”的詞匯記憶;其次,是英文短片,教師可以借助相關的多媒體技術,適量地放映部分英語短片,配合英文字幕,從視覺上調動學生對詞匯學習的注意力;最后,是相關的諺語比如“Love me,love my dog”(愛屋及烏),“Seeing is believing”(百聞不如一見),能夠在無意識當中調動學生對詞匯記憶的能動性。
二、重視詞匯的情境教學
新課程理念的實施為英語詞匯的教學目標做出了新的要求,它更多地要求學生“學會使用”而非“掌握”詞匯,強調學生應該在具體的語境中理解詞匯的表意功能,正如人類學家馬林諾夫斯基所提出的“語言和環境是緊密結合在一起的,如果沒有語境,詞匯就沒有意義,什么也不能代表”。因此,教師應該重視起相關詞匯的情境創設,而非孤立的單詞教學。
詞匯情境涉及到了多個層面,包括相關詞語的搭配、單詞在不同環境中呈現出不同的含義,英語母語國家的文化背景、用語習慣等等,教師對其應該多加了解并對學生進行相應的指導。比如,根據英語母語國家的用語習慣,美國人更喜歡稱呼擦臉的毛巾為“face cloth”而非“towel”;根據具體的環境例如“Wow, That movie is really bad!I want to watch it again!”可知,此處的“bad”并非指“糟糕的”,而是“糟糕的”反語。
由此可知,教師必須應該結合具體的情境來進行詞匯教學,引導學生依據相關的對話情境和語言環境來判斷單詞含義。然而,在目前的英語學習中,不少學生面對生詞的習慣是在第一時間查閱詞典,為此教師應該糾正學生的這一不良習慣,引導學生學會結合上下文語境推測生詞含義;此外,教師還可以創設具體的情境,比如結合相應的插圖、動圖、簡筆畫等等,來加深學生對詞匯的理解和記憶。
三、重視詞匯的聯想歸類,傳遞記憶竅門
初中學生需要學會使用的詞匯量,約為1600個,如果缺乏相應的記憶技巧指導和啟發,無疑會加重學生的英語學習負擔。這便要求相關教師引導學生學會對單詞進行整理和歸類,并且啟發學生利用技巧來輕松記憶。
(一)對單詞的聯想與整理
一方面,英語單詞的構造是有規律可循的,它們往往是在少量的“詞根”基礎上進行一定的變形和轉化,形成所謂的“派生詞”“合成詞”。比如,原詞加上“un”“dis”等前綴很可能表示否定,原詞加上“ment”“ly”等后綴則會改變詞性,變為名詞、副詞等等。因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相關“派生詞”“合成詞”進行聯想和歸類記憶。以“possible”為例,其反義詞“impossible”、名詞形式“possibility”、副詞形式“possibly”等派生詞,教師應該在日常教學中,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對其進行聯系記憶;此外,根據單詞的含義。比如,意義相近而用法不同的“speak”“tell”“talk”;反義詞“tall-short”“full-empty”等等。教師皆可對其進行聯系教學,幫助學生實現新舊詞匯的聯系和遷移。
(二)傳遞詞匯記憶竅門
巧妙的詞匯記憶策略,可以將冗雜的單詞記憶過程變得輕松化。為此,教師可以向學生傳遞出“巧記單詞”的概念,啟發學生探索記憶竅門。以單詞“street”(街道)為例,教師可以這樣提示學生:“s”就像蜿蜒的街道,“tree”是“樹”的意思,“T”就像廣告牌,聯想到“彎彎的街道上有樹和廣告牌”,“street”的拼寫方式也就記住了。當然,想要幫助學生深層次的記憶和理解單詞,還在于引導學生對相關詞匯多加運用,只有不斷的鞏固和練習,才能促成長期記憶。
四、重視音標教學
隨著《英語課程標準》的出臺,“音標教學”的重要地性也開始確立起來,它對于學生英語學習的可持續發展及其規范用語習慣的形成都具有重要意義。因此,相關教師應該對“音標教學”加以重視,以幫助學生結合音標來進行詞匯記憶、規范學生的詞匯發音。
“音形”結合,對于學生的單詞拼寫和記憶有直接的幫助。比如“information”依據音節讀法可拆分為“in-for-ma-tion”的形式來進行拼寫,“souvenir”則可以按照“sou-ve-nir”的分解方式邊讀邊寫。這種記憶方式簡單高效,往往能夠被具有音標基礎的學生廣泛采用。因此,相關教師必須重視起基本的“音標教學”,對相關的“元音”“輔音”、“開音節”“閉音節”、“清輔音”“濁輔音”等等,加以清晰的教學。
總之,“詞匯教學”作為初中英語的基本元素,需要教師對其加以足夠的重視和策略引導。它要求教師從學生的興趣和需求出發,重視相關的詞匯情境和音標教學,采取便于學生理解和記憶的教學策略,以幫助學生詞匯運用能力和英語水平的整體提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