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翔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同時生活方式也發生了巨大的改變,極大地帶動了物流行業的發展。物流業的規模不斷擴張,發展環境和條件逐步改善,可見,我國物流業呈現飛快發展的態勢。物流領域的供應鏈金融不僅影響著物流企業的日常經營,還關乎著其長期發展。因而,本文首先分析了傳統物流企業應用的融資模式,然后探討了物流金融形態的創新類型和物流領域的供應鏈金融的創新,以期促進物流行業的進一步發展。
關鍵詞:供應鏈金融;物流企業;企業融資
物流金融融合了兩種概念,即物流和金融。物流金融有助于提升企業的融資能力和資金的使用效率,從而促進物流企業效益的提升、業務水平的提升。目前,由于物流企業一般規模不大、流動資金較匱乏,銀行考慮到風險因素,很難對這種經營狀況的物流企業提供融資,因而,我國物流企業一直面臨著融資困難的問題。對于大部分物流企業來說,在企業發展過程中由于這種瓶頸的存在,而庫存貨物占據大量流動資金,這樣一來很容易導致物流企業的資金鏈斷裂。所以,為了物流企業的更好發展,對物流企業融資問題的研究是具有非常重要意義的。
1 供應鏈金融的含義
在供應鏈融資中,銀行授信的切入點是處于供應鏈核心地位的企業,核心企業會以承擔貸款連帶責任等方式提高上下游企業的信用等級。在這樣的情況下,由于捆綁了信用,供應鏈的各方處于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狀態,是利益的共同體,所以,核心企業會加強對上下游企業的指導和監督,在業務上會更加照顧上下游的企業,從而上下游企業會獲得核心企業以及銀行的支持和服務,同時,上下游企業也會積極將自身的經營信息和銀行、核心企業共享,這樣一來,極大地降低了獲取各方信息的成本,促進了各方的發展[1]。
對于銀行來說,供應鏈金融也為其擴大了業務和盈利,并且有效降低了信貸風險;就核心企業而言,也可以在不增加成本的情況就鞏固和提升了自身的主導地位。另外,在整個供應鏈條上,信貸資金可以循環流動,可以服務更多的企業,增強了整個供應鏈的活力,最終達到多方共贏的目的。
2 傳統物流企業的融資模式
物流領域的短期融資行為主要是指將現有庫存當作資產或者依靠庫存的資產達到融資的目標。在物流企業短期融資中包括以下因素:現金的流入與流出、資產流動性等,這種融資和現金的關系非常密切。物流企業作為融資的需求方,需要確定最佳的庫存水平和保證設置成本和庫存的平衡。在物流金融中,現金流周期、抵押貸款、金融機構的授信以及其他因素都會影響庫存的持有成本。然而對于金融機構來說,短期的借貸需要以現有資產作為抵押物或者擔保物,這樣一來,借貸構成的關鍵點就是金融機構所得的庫存抵押物是否能在市場流通,因為如果出現風險,金融機構是要處置抵押品來達到覆蓋風險的目的。但問題是,對抵押物的價值怎么確定以及其價值是否具有穩定性,一般來說,金融機構對高價值的標準品很容易掌握其價值,但對于非標準產品的價值就很難掌握了[2]。另外,還要一個問題,抵押物在庫存中的價值穩定是很難保持的,因為在倉儲運輸中,物品的任何價值都有可能貶損和變化,會產生巨大的風險。
在傳統物流金融模式下,對于供應商來說,都期盼著資金快速回流,縮短現金流量周期,為了實現這個目標,供應商只有要求購買方支付預付款,積極管理應收賬款;或者通過將產品抵押給金融機構加速資金回籠。然而對于貨物接受方的客戶來說,也只想在需要的時間采購產品,這樣可以緩解自身的資金壓力和庫存壓力,采取的方法一般為要求供應商管理庫存的方式或者寄售的方式供貨,這樣一來,就可以延長應付賬款的時間,客戶的壓力就小了。很明顯,買賣雙方的利益訴求產生了巨大沖突,對供應鏈的有效運行是非常不利的。
3 創新型物流金融形態的類型
在新時代背景下,金融領域的第三方物流主要是借助服務能力和服務資源進行金融活動的創新模式。第三方物流在物流金融運作中呈現著不同的形態,本文主要分析以下幾種:
第一,代收貨款方式。這種方式是物流金融發展的開始階段,第三方物流獲取的是手續費用。具體來講,物流公司不僅要做好貨款的收回工作,還要派送產品和服務,從中收取一定的手續費,但資金在交付給企業之前,第三方物流是控制著這筆資金的,在資金停留的這段時間,第三方物流是不需要支付任何收益、利息、費用的,因而,第三方物流在這段時間對這筆資金的利用產生的利益,可以作為利潤的一部分[3]。這樣第三方物流不僅為消費者和供應商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服務,也實現了較大的經濟利益。
第二,托收方式。這種方式主要是第三方物流在運送貨物過程中代替提貨人將一半貨款提前付給供應商,在收到貨之后,提貨人完成剩下的貨款支付。實際操作過程中對這種形態作出了一種演變,即為了避免因為墊付貨款而增加第三方物流公司的資金占用,金融機構會在收到發貨人貨權之后,按照市場的一定比例提供融資,一旦拿到償還的貨款,金融機構會將交付貨物的指示發給第三方物流,從而提貨人拿回貨權。此方式改變了物流企業的商業信用主體角色,而改成為金融機構提供貨物資料、貨物運輸以及幫助控制風險的合作角色。另外,托收方式還可以有效解決發貨人資金積壓的問題,也有利于規避發貨人和提貨人的額風險,這樣一來進一步增強了客戶群的穩定性[4]。
第三,信貸融資。金融機構給企業提供融資的時候,會考察企業的信用額度,而信用額度的確定需要考察很多因素,比如,第三方物流的經營情況,資產規模、信用等級一級資產損益情況等等。信貸融資方式在金融機構確定物流企業信用額度之后,會將物流企業直接授信到其運用的信貸額度中,通過擔保基金的方式給企業提供靈活性高的低壓貸款服務。在這種模式下,物流企業融資過程變得簡易,減少了抵押貸款繁瑣的部分,同時,銀行對按揭貸款的監管能力也得到了提升,從而促進了擔保貸款業務的順利開展,優化了貸款業務的工作流程,降低了信用風險。
4 基于供應鏈金融的物流企業融資分析endprint
隨著社會經濟和科學信息技術的發展,國物流和供應商的金融有著廣闊的發展空間,國外位居前列的金融機構和倉儲企業建立了合作關系,比如,巴黎銀行、花旗銀行等等,走在了物流和供應鏈融資經營合作的前端。另外,金融機構也成立了質押銀行。物流企業想要獲得可持續發展,就必須重視獲得金融機構的金融服務。近些年來,人們也越來越關注物流和供應鏈的整合,這也是金融行業和物流行業需面對的共同問題。物流和供應鏈金融的結合,形成了物流企業、銀行以及借款企業的三方關系。對于供應鏈物流的運行,物流企業是非常熟悉的,從而能夠有效監管質押動產,規避貸款風險,保證供應鏈上的企業正常運作。所以說,物流與供應鏈金融的整合是一種多贏模式[5]。
供應鏈金融下的物流可以看作是金融機構和物流企業的合作。在這個過程中,物流企業可以通過參加業務獲得更多客戶,并且通過協助金融機構的控制業務獲取相關的信息咨詢收益,直接參與借貸獲得相應利差,或者可以和金融機構通過合作完成供應鏈的一體化運作,優化、整合供應鏈條的三流,從而獲取增值服務的高額利潤。因而,和傳統意義上的信貸業務相比,這種模式有著很大的不同,其不僅考慮企業的規模、凈資產和負債等基本信息,而且更加關注因供應鏈交易信息衍生出的信息,比如,整個供應鏈條的風險、產品的價格變化、對手的實力和信譽情況、交易產品的供求關系以及融資主體控制能力和監督力度等等。在物流領域,供應鏈金融作為一種新型的融資模式,通過供應鏈金融的方式,物流企業大大地減少了處理融資問題的時間,促進了物流行業的發展。
供應鏈金融和物流之間的合作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但需要注意的是,和其他新式東西一樣,其發展也需要政策和制度方面的支持,才能更好進行風險管理,促進運行效率的提升。
5 結束語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我國物流企業得到了較大發展,很多國外物流企業也進駐我國市場,對于我國物流企業來說,這樣的市場環境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同樣也是機遇,促進我國物流企業不斷改進運營方式,同時,政府應該給予一定的政策幫助,以便物流企業更好地發展。
參考文獻
[1]王予婷.基于供應鏈金融的我國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研究[J].商,2016,(10):203-204.
[2]張璇,楊雪榮.基于供應鏈金融的物流倉儲企業存貨質押融資風險研究[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5,37(10):42-43+48.
[3]顧玲麗.基于企業電子商務平臺的供應鏈金融模式創新與風險管理[D].江西財經大學,2015.
[4]李倩.基于PCA-LSFSVM的供應鏈金融信用風險評估模型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4.
[5]白瑞.中小企業融資視角下的供應鏈金融及其風險控制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