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純
摘要:語文教學需要將此文教學作為核心和關鍵,因為寫作能力是一個人的語文綜合素養的直接體現,而學生的作文能力的培養應該從小學就開始,在小學語文階段的教學過程中,老師必須要結合實際教學情況以及學生的能力特點,積極地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進行探索,如何才能夠做好作文教學,促進學生的能力提升。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老師既需要學習相關的先進理論,同時也應該將理論運用到實踐過程中去,在實踐的過程中探索理論的科學性,找到發揮好理論價值的最有效的教學模式,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的做好小學語文教學。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思考建議;嘗試運用
在現代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老師必須要做好作文教學。作文教學工作的開展需要老師結合實際教學情況,在教學的過程中對現有的教學模式進行調整,同時要積極地引入現代教學理念,在實踐的過程中進行探索和總結,在不斷的探索和總結的過程中,真正的找到發揮好作文教學價值的最有效的教學模式。
一、培養觀察習慣,積累寫作素材
小學生的各種能力均在培養和提高的最初階段,小學語文教師需要在教學之中引導學生多觀察、多積累,從而使學生的觀察能力能夠得以培養,使學生在不斷的觀察之中發現日常生活之中每事每物的特點,進而產生進一步觀察的樂趣,形成觀察的習慣,并在觀察之中積累大量的寫作素材,就像法布爾通過觀察昆蟲而作《昆蟲記》、達爾文觀察報春花而提出進化論一樣,以觀察積累素材、以素材豐富寫作,從而推動寫作學習的進程。教師可以定期組織學生進行課外活動,觀察校園之中一草一木的生長,從而為學生描物寫景積累素材;還可以要求學生將每日生活以日記的形式記錄下來,從而使學生學生敘事描寫的能力得以逐漸提高??傊?,利用學習生活之中的觀察來豐富學生的寫作素材庫,能夠為學生寫作學習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前提基礎。
二、講授寫作技巧,豐富寫作手法
在實際的教學之中,教師需要為學生提供一些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策略,以自身經驗總結來推動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使學生在寫作技巧得以豐富的同時掌握更加豐富的寫作手法。例如,教師可以教學生在寫作中運用動詞時,給動詞加上修飾語,從而使這個動詞更加富有生機與活力,如“小明說……”,這樣的描述就像是在陳述一個事實,平鋪直敘的語言無法吸引讀者深入的閱讀,我們可以引導學生對“說”這一動詞加上修飾語,如“小明點了點頭,斬釘截鐵地說……”,這樣的寫法雖然僅僅是加上了一些簡單的描述,但是它能夠生動形象的顯現出“小明”這個人物的內心情感,使讀者在閱讀文章時能夠產生更加真切的體驗。以此為例,教師需要在對學生進行寫作教學的過程之中對學生更多技巧的教學,促使學生在寫作學習的捷徑之中獲得更為長足的發展。
三、組織寫作評比,提供實踐機會
學生在對寫作進行學習的過程中,離不開寫作練習之中的實踐運用,理論的內容在學習完畢之后只有通過規范的實踐才能夠真正成為學生逐漸內化的知識,“實踐出真知”,正是說明了這一道理。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應當為學生提供實踐練習的機會,促使學生在不斷的練習之中提高自身的寫作水平。教師可以在課外組織學生進行寫作評比,要求每位學生上交一篇文章供學習小組共同評比,之后選出小組中最優秀的兩篇交給教師,讓教師在班級之中與全班同學共同進行點評。這種評比活動能夠使學生獲得實踐練習的機會,使學生在不斷的練習之中提高自身對于文字的運用能力,還能夠使學生在對他人文章進行評價時完善自身的寫作知識系統,取他人之長補自己之短,推動學生寫作水平的共同提高。
四、拓展寫作基礎
寫作基礎對于寫作教學而言至關重要,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為寫作訓練打下良好基礎,在學習詞語時,教師可以將詞語寫在黑板上,并向學生進行較為詳細的講解,包括讀音、詞語性質以及用法等,在講解完畢后可以要求學生默寫2-3遍以加深印象?;蛘咴趯W習詞語時為學生普及反義詞、近義詞等,如在學習“立刻”時,教師可以將“馬上”、“即刻”等詞語寫在旁邊,告訴學生此三個詞語意思相近可以在寫作上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替換。
五、激發寫作思路
寫作思路的培養需要教師發揮出指導作用,若單單依靠小學生自己很難達到此目的。寫作思路過于匱乏主要是因為小學生閱讀量不足、閱歷較少,此種情況下教師即可以在上課時利用3-5分鐘的時間為學生朗讀一篇優秀的作為,并邀請學生對講出對此篇作為的看法和自己感興趣的地方等;此外,教師也可以與學生家長進行溝通,建立起學校、學生、家庭三角一線的學習模式,在校園,教師可以為學生設定不同的寫作題目,并要求學生自己尋找相關書籍來讀,而家長方面,教師可以要求家長每天抽出一部分時間與孩子進行寫作訓練,將白天教師為學生布置的寫作題目進行優化和拓展,如指導孩子從另外一個角度進行寫作等。
六、創設情景,讓學生在習作中表達飽滿的激情
前蘇聯教育家贊可夫說:“只有在學生情緒高漲,不斷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獨有的想法表達出來的氣氛下,才能產生出使兒童的作文豐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詞語。”因此,我們主張通過多種方法和手段,把課堂上的有情有趣,讓學生也學得有情有趣,使學生易于動口,樂于表達。如此看來,活動是生命發展的過程,也是生命的本質意義所在。生命活動是作文的不竭源泉,因為孩子們對自己的生命活動是最熟悉的,也是最珍愛的,更是樂于表達的。因此,作文教學中可以有計劃地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引導他們捕捉生命的真美感受,傾訴于作文之中。
綜上所述,研究關于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方面的內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其直接關系到我國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提升,以及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培養。針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才能夠制定出更加適合小學生的教學方案,才能夠使小學生在寫作教學中掌握更多知識與技能。然而雖然我國一直在完善教學手段,但在此方面的建設還不夠完善,因此相關機構和人員應加強此方面的研究。
參考文獻:
[1]李春玲.探討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新課程:小學,2016,(01)
[2]鄭義.關于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J].教育,2016(11)
[3]史文玉.試析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其解決對策[J].考試周刊,2015,(25)
[4]于郭靖.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中國校外教育旬刊,2015,(Z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