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水墨畫是中國獨有的藝術形式,在小學階段開展水墨畫教程要一方面對水墨藝術進行傳承,一方面要結合筆墨游戲進行創新。本文研究了當今小學美術水墨畫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根據這些問題提出相應的策略與方法,使傳統的水墨教學更富生機與活力。
關鍵詞:小學美術;水墨畫教學;研究
水墨曾是我們這個民族的審美精髓。《小學美術教學大綱》中也明文載定,兒童需要“體驗中國畫的筆墨情趣,臨摹中國畫”。但現實的情況是,小學美術課堂上水墨畫的比重較少,教學方法也相比較單一,孩子的體驗感不足。因此,本文著力于研究小學水墨教學的不足,以及總結出較好的水墨教學經驗與技巧,為小學美術教學略盡綿薄之力。
1 小學美術水墨畫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小學美術水墨畫教學趣味性不足
水墨畫是古老的筆墨藝術,部分教師在對其進行傳承教學時,不能考慮兒童的年齡及生理特點,選擇的教學內容傳統單調,成人化,童趣不足,不善于在教學中應讓孩子發揮他們的天性。并且在技法的要求上,部分教師過分強調要畫的像,但中國的毛筆與水墨是較難掌握的工具,對于用慣了鉛筆,圓珠筆的兒童,初學難以控制是正常的事情,部分老師引導不力,兒童很容易產生我畫的不好,不像的想法,產生挫敗心理,影響了對水墨畫的學習興趣。
(二)小學美術水墨畫教學重臨摹輕寫生
在目前小學美術課上,不可否認許多老師的教學方式仍然是以臨摹范畫為主,很少去引導孩子自己的想象與表達。有的美術老師讓學生臨摹自己的范畫,有的老師甚至應付教學,要求學生直接對著臨摹,不求創新。孩子們習慣于滿足去模仿老師,這種教學模式雖然對孩子們的水墨畫技能學習有一定的好處,但弊端也是顯而易見的。孩子們漸漸就會失去自覺去觀察以及自主去創新的能力。重臨摹輕寫生的這種做法不但扼殺了孩子們的創造性,還使孩子的水墨教學缺乏了最真實最新鮮的生活體驗,只有從生活中體驗,在生活中得到啟發才能更好的發揮孩子們的創造能力。
(三)小學美術水墨畫教學評價方式單一
在平時的美術教學中,教師以及學生家長在評價作品時都是以“與教師范畫是否相近”作為標準,他們用來衡量學生作品好壞的方法太單一。老師的范畫也并非完美,如果只看學生臨摹的像不像,是欠考慮的,可能老師作品的缺點也被孩子學走了,我們對孩子的美術學習成果要從多個角度來評價,看畫中是否體現了孩子個人的想法,是不是有自己的創新之處,他們作畫的時候是否動腦筋了、用心了。
2 小學水墨畫教學策略與方法
(一)巧用多媒體技術,營造富有趣味的立體式“水墨教學”
多媒體教學是目前較多使用的教學方法,它內容豐富,不僅會刺激學生的視覺,同時也刺激他們的聽覺、觸覺,激發學生的表現欲和創造欲。例如在畫水墨畫《蘋果》時,教師先請同學們用毛筆勾勒出蘋果的外輪廓,然后播放課件月亮與蘋果,兩個月亮,慢慢的碰到一起,中間一顆金色的小星星,就是一個切開的蘋果,用紅色合在一起,就是一個大大的紅蘋果。這樣生動的小動畫片深深的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教師再通過PPT演示,用毛筆蘸上紅色疊加黃色,會產生自然的色彩暈染,疊加的部分變成鮮嫩的橙色,然后再請學生們自由的用筆墨描繪蘋果,同時低聲播放輕松活潑的背景音樂,水墨課堂充滿了趣味。
多媒體教學的另外一個優勢就是演示清晰,由于水墨畫的筆墨技法需要老師的演示與示范學生才更容易學會,但是傳統教學方式中老師將畫紙貼在黑板上,用筆時許多細節下面的同學難以看的清楚。而如果提前有重點的錄制技法難點片段,用多媒體播放出來,這些技法難點便一目了然了,墨是枯還是潤、筆是提還是按,這些細微之處,都會鮮明生動的展示出來,對學生的理解與學習有較大的幫助,也提高了課堂的效率。
(二)把“彩墨游戲”引入課堂,讓課堂“動”起來
比起以黑白為主的水墨畫,彩墨更受孩子們的喜愛,這種色彩斑斕的水墨形式更像是一種游戲,而游戲中的孩子是快樂的。例如《彩墨游戲》這節課就是大家一起先做“墨與水的游戲”,讓他們一起來見證墨與水不同的量所產生的神奇效果,教師引導孩子們用自己手中的筆,通過蘸的墨與水的比例,在紙上呈現出不同質感的線條,先蘸淡墨,畫出色塊之后,再蘸一點濃墨,破在淡墨之中,觀察墨色的融合與變化;教師還可以通過范畫,使孩子們欣賞到勾勒,沒骨以及滴,灑,潑墨,點染等技法;還可以引導孩子們蘸上顏色,和用墨的方法一樣,中鋒畫一畫,側鋒掃一掃,小手抹一抹。在這豐富多彩的玩法中,孩子們學習的興致勃勃,而且受益匪淺。
(三)注重寫生教學,運用水墨傳達生活體驗
傳統的水墨畫教學一般采用臨摹的方式,在小學生初步掌握了水墨的技法之后,教師也可以在小學生的水墨畫教學中更多采用寫生的方式,讓孩子們對實物進行觀察,琢磨筆墨的表現方法,從靜物、人物到風景、場景。面對鮮活的實體寫生對象,孩子們容易調動個人興趣,畫出千姿百態,生動有趣的作品。寫生改變以往單純臨摹水墨畫學習的方法,讓學生通過對生活的觀察與了解,創作出自己的作品,通過自己的眼睛與心感受生活,激起他們的創作欲望。
(四)采用多元化評價方式,保護學生的“水墨童趣”
1.從兒童畫的稚氣評價兒童水墨畫
許多美好的事物在孩子的心中都會留下很深的印象,他們的世界是成人所不能了解到的,所以不能用成人的標準來對兒童水墨畫的學習進行條框的限制。雖然在成人的眼里,有些水墨兒童畫不合情理,沒有邏輯,但這也是兒童對所看到的生活的一種稚嫩的表達。教師要善于發現兒童水墨畫表現出的美妙的世界,以欣賞的眼光注視學生,正確評價兒童的繪畫成果。
2.從學生是否發揮了豐富的想象力評價兒童水墨畫
當學生完成作品時,教師除了對學生作品的完整性,藝術性進行評估,還應該將是否表現出想象力納入評價體系。有的學生作品嚴謹但循規蹈矩,有的學生作品雖不夠完美卻表現出天馬行空的想象力。教師萬萬不可打擊學生的這種想象,應保護其童心。如一幅兒童水墨作品《貓》,將貓畫出了八條腿,顯然不合常理,問及孩子,才知道孩子是希望表現出貓跑的很快。這顯然是可貴的童真想象,教師應給予合理的評價。
3.建立水墨畫檔案袋,進行過程性評價
在教學過程中,給每個學生都建立一個水墨畫的檔案袋或文件夾也是一種不錯的做法,這種方法可以使學生清晰的看到自己進步發展的過程,也避免了教師最終一次打分決定一學期成績的弊端,而是對學生的作業進行過程性評價,客觀,公允的評價學生的作品與進步。
3 總結
水墨藝術作為優美的筆墨文化,是陶冶兒童美術情操的重要一環,它富有意趣的表現,極具韻味的留白,會在尚處稚齡的兒童心中留下美的印跡。通過教師合理的引導,孩子們學習及體驗這一古老技法,會對我國優秀的歷史文化更加了解與熱愛,也將拓寬學生知識面、豐富其想象力,使形象思維更加發達、創造能力更加突出。讓兒童通過觀察動手去畫,無拘無束的畫,在畫中玩、在玩中畫、在學中悟,必將使這一古老畫種煥發新童趣及新活力。
參考文獻
[1]殷延麗.淺談小學階段的水墨畫教學[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0(05)
[2]劉雪梅.在游戲中享受繪畫的快樂—對水墨畫教學的一點淺見[J].小學時代,2010(06)
[3]沈新華.淺談小學水墨畫教學[J].小學教學參考,2010(33)
作者簡介
李浩(1979-),女,河南平頂山人,河南大學美術學碩士,平頂山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美術教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