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錦庭
摘 要:高中美術教育可以較好地培養學生具有健康的審美觀念和審美情趣以及對美的欣賞和創造能力。高中美術教師應排除干擾,不斷豐富自身的業務素質,全身心地將精力投入到教學中,通過課堂上的藝術活動去喚醒學生對生活的美的感受,使學生的情操得以陶冶,人格得以提升,心靈得到凈化,進而為學生學好其它學科服務。
關鍵詞:高中美術;興趣;導入;自主性;情景;教學評價
美術教育往往被認為是輔助性學科,這樣對美術的錯誤認知,阻礙了美術教學的發展。高中美術教學要取得實際效果,教師就要從知識結構上進行把握,把美術教學作為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途徑。通過全面培養學生觀察事物的方法,運用邏輯思維的能力,進而為學生學好其它學科提供強有力的智力支撐。下面結合教學實踐,就做好高中美術教學工作談幾點看法和做法,與同仁共勉。
1 加強師資力量建設,以和諧的師生關系促進教學
美術教學需要有專業化程度較高的教師隊伍。高中美術教師須不斷豐富自身的業務水平,通過運用課外書、網絡等自學和培訓學習全面提升教學水平,與時俱進地跟上素質教育對高中美術學科教學的要求。學校要加強美術教學的基礎設施建設,完善美術教學的輔助教學設備,促進美術教學的順利開展。同時,教師作為教學的主導,在平時的教學中,要放下教育家的架勢,把學生當成自己的朋友。尤其是高中生,他們有自己的個性,思想活躍,多和學生聊天,找到可交流的話題,漸漸地,學生會把教師當成朋友,課上、課下都愿意和教師交流。師生之間無話不談,沒有年齡的距離感,學生會因為對教師有好感而在學習上格外用心。
2 創新教學方法,多措并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1、做好新課導入。
導入作為一節課的開始,可以確定一堂課的基調,良好的導入可以為整堂課定下愉快的基調,之后的課程開展就比較輕松。例如,在國畫教學中,筆者先讓學生觀賞安格爾的油畫《貴婦人像》和梁楷的《潑墨仙人圖》,繼而提問二者有何不同。學生比較拘謹,沒有踴躍回答。于是筆者自問自答:“第一幅畫的是一位豐滿的女性,第二幅畫的是一位寬衣大肚的男性。”學生大笑。在這樣的氣氛中學生的發言變得踴躍了,筆者很好地導入了這節課的內容,以此為契機開始了這堂課的教學。
2、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
自主學習的理論認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學生的學習活動不是一個被動接受的過程,而是一個主動參與的過程。只有在主動參與的學習活動中,學生才能充分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調動自身的創造潛能。例如,開展美術欣賞教學中,觀賞者在觀賞美術作品時,最初的感受往往是獲得美感的重要基礎。學生更是憑第一印象(直覺)來欣賞美術作品,學生直覺會受到個體知識和經驗的局限,感受到美的成分和質量都很有限,但確實是親眼所見,親身體驗。根據這些,課前給學生充分的時間預習,引導學生利用圖書館、網絡等收集與欣賞內容有關的資料,讓學生有備而“賞”,從而縮短與欣賞內容的距離,產生欣賞的興趣。上課時,教師出示欣賞作品后,教師不要立即講解,可以讓學生讀畫幾分鐘,也可以以討論的形式,再請他們說說自己對作品的第一印象。然后出一些思考題,引導學生觀察畫面。如畫面是以什么顏色為主?畫了些什么?顏色是暖色調,還是冷色調?整幅畫感覺是歡快的,還是傷感的?這都有利于激發學生的主觀感覺,勝于教師的講解。這樣也改變了那種以教師唱獨角戲為師生共同參與,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鼓勵他們發表自己的觀點。
3、創設與教學內容一致的情景,引導學生品味藝術魅力。
我們都知道音樂和美術之間存在著一定的聯系,音樂是一切藝術門類中最為抽象的藝術,可音樂同樣也是人類表達情感反映現實生活的一種手段,由于音樂的抽象性,因而人們在欣賞音樂時可以展開聯想,隨著音樂節奏的起伏,眼前情與景在不斷地變幻,人的情感也不斷地變化。假如在美術教學中適時地把音樂和美術結合起來,將能達到圖音并茂,聲色俱全的表現深刻主題的教學目的,并能充分培養學生的審美理解力、創造力。例如,欣賞《伏爾加河上的纖夫》時,用聲情并茂的語言稍加提示作品背景、內容,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纖夫們的各種不同表情、姿態,同時配上一曲《黃河號子》……這時學生就開始自覺地“設身處地”,進入圖畫的情景,從而自覺地體驗畫面纖夫們勞動的艱辛,產生審美同情。這時的欣賞主體(學生)受到欣賞對象(纖夫)的潛移默化的影響,接受其審美思想的啟示,展開想象,進而使自身的情感全身心地融入畫面,從而獲得藝術作品內層意蘊的領悟和隨之而來的審美愉悅,審美想象。當學生進入聯想境界后,教師再以激昂的語調配合所放的音樂,誦出俄羅斯著名詩人涅克拉索夫的詩句:“到伏爾加河去!是誰在偉大的俄羅斯河上呻吟?這呻吟聲象是一支沉痛的歌曲,那就是拉纖夫們在痛苦的行進。”這時學生們原先模糊的,朦朧審美享受一下子就變得清晰了:那優美而遼闊的伏爾加河風景與倍受苦難的纖夫處境形成鮮明對比,海風聲仿佛是一曲低沉的號子在炎夏悶熱的空氣中與河水的悲吟混然震顫,學生開始隨主人公一起痛苦、掙扎,逐步進入“物我兩忘”的審美境界。
3 適時展開科學合理的教學評價
教學評價對學生的學習至關重要。在美術課上,普遍的現象是教師對學生作品的評價比較籠統,整齊劃一,往往用一個標準去評價學生,這就造成評價的不明確,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不能很好地獲得教師對自己的反饋,沒有方向感,不知道學習的錯誤所在。學習上要么原地踏步,要么總是落后,突破不了。能夠適時展開科學合理的教學評價是一名好老師應該具備的素質。當學生完成學習任務時,教師的評價語言要明確,給出每個學生具體的評價內容,這樣才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給予他們學習的自信心,使他們看到錯誤,及時改正。需要注意的是,教師一定要強調個性化評價,每一位學生的作業都體現了自己的思維,是獨特的,我們要一把鑰匙開一把鎖,鼓勵學生的個性發展,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發揮他們的創新學習能力。
總之,美術教學是高中教育教學中的重要科目。實踐教學中,教師要全面深入掌握高中生的知識水平和個性特點,從美術的學科特點入手,發揮其教育作用,并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拓寬教學的視野,注重教學過程,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和良好的思維習慣,通過美術知識的傳授帶給學生心靈的美好體驗,讓學生在學習中受到藝術的熏陶,促進認知發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