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慧+徐琪+高鵬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與科技地不斷發展、進步,如今網絡技術和電子技術已經廣泛地應用于各個領域,給人們的生活方式帶來了很大程度的變化,儼然邁入了信息時代。而在此新時期背景下,不管是傳統媒體亦或是新興媒體,作為一名合格的媒體人,都應迎合時代的發展需求,借助多種途徑強化自身,為媒體服務。本文從新聞采編人員著手,首先分析了現階段新聞采編人員所存在問題,再進一步論述了新時期下新聞采編人員所應具備素質,并提出了優化新聞采編人員素質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新時期;新聞采編人員;具備素質
對社會近況的真實反映,這是新聞所具有的本質,而“實事”、“新”、“報導”則是對新聞信息的本質體現[1]。真正的新聞,必須要同時具備這三個特質。因此,作為新時期的新聞采編人員為了滿足新聞的基本條件,必須要在采編的過程當中牢牢抓住新聞的特質。為了呈現出更高質量的新聞內容,新聞采編人員必須具備良好的素質,能將事件真實、客觀、生動地還原,體現出一名新時期新聞采編人員的價值,使新聞更具現實意義與價值。
1 現階段新聞采編人員存在的問題
1.1 實踐經驗不足
雖然,絕大部分新聞采編人員都掌握有不少的采編方面的書本知識,專業理論知識較為豐富,但卻較少深入現場、基層一線展開采訪,實踐經驗上較為欠缺。這主要體現在,其對于如何抓住受眾心理、怎樣編排加工、采集新聞信息等重要環節上,始終無法找準重點,無所適從。進而導致新聞采編無法獲得良好的實際效果,更是給新聞信息傳播的準確性及時效性帶來很大程度上的影響,從而使新聞發布的最佳時機就這樣錯失。
1.2 職業道德素養良莠不齊
一部分新聞采編人員在新時期下,受到社會之中存在的一些消極因素的影響,失去了其職業道德底線,做出了一些與其職業要求相違背的事情,將錯誤信息傳播給社會公眾,給廣大受眾形成誤導,不僅使新聞從業者的整體信譽與形象受到極大地損害,還給社會帶來了一定程度的危害。例如,某些采編人員為了滿足一己私利,在沒有事先取得采訪對象認可的情況之下,對其進行強行的采訪,不僅跟新聞的本質產生極大地背離,還侵害了采訪對象的名譽、思想、身心等多個方面?;蚴?,故意捏造、炒作虛假新聞,置新聞信息事實真相于不顧。
2 新時期下新聞采編人員應具備的素質
2.1 職業道德
不論是過去還是現在,新聞采編人員最基本的素養就是職業道德,要求采編人員具備社會責任感以及事業心,是社會價值導向的重要基礎。因此,當新聞采編人員在對新聞信息進行選取的時候,一定要對信息的公正性、及時性、真實性給予尊重,并清楚地知道自己發聲是為了社會、國家更好地發展。此外,還要勇于創新,不能保守,在內容之中要體現出正確的輿論導向,宣傳正確的價值理念,引導社會公眾。簡而言之,新時期下,新聞采編人員必須對健康先進的思想文化進行大力地宣傳,竭力避免為追求熱點,而對新聞進行編造,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
2.2 政治素養
新聞采編人員作為黨的路線、方針以及政策的宣傳者,正確的政治立場是新聞采編人員必須要始終堅守的,其新聞報道的立場會受到自身政策理論與政治理論水平的影響。因此,為了使新聞傳播的輿論導向作用得到有效發揮,新聞采編人員就需具有正確的價值評判標準和堅定的政治立場,傳播正確的輿論引導社會公眾。
2.3 對新聞價值的敏銳察覺
新時期是一個信息遍地的互聯網時代,在互聯網媒介之上所有信息都進行著迅速地傳播與更新,甚至可以用分秒來計算信息的更新速度。在這種環境下,新聞事件無時無刻不在發展,其能否在海量的互聯網信息之中吸引受眾的目光,是否具有著傳播的價值,就變得尤為關鍵。隨著越來越多的社會公眾通過各種平臺參與到新聞信息的傳播當中來,采編就成為了最后一道過濾新聞信息的防線[2]。在當前這樣一種全民記者的時代,采編人員是否具有出色的新聞價值判斷能力,就成為了檢驗采編人員優秀與否的重要標準之一。
2.4 較強的專業素養
新聞采編工作作為一項具有極強綜合性的工作,既需要新聞采編人員具備專業的編輯與采訪能力,還需要其掌握有一定程度的社會學、心理學以及社會學等方面的知識。新聞采編人員自身專業的業務素養是否過硬,是新聞采編工作的效率性及時效性得以保障的重要基礎。要想鍛煉出新聞采編人員更高的業務能力,就須要將較高的人文素養與優良的專業素養進行有機結合,進而促使新聞采編人員能夠從“職業”向“事業”進行轉變。
3 優化新聞采編人員素質的有效途徑
3.1 加大培訓力度,宣傳道德風尚
要想新聞采編人員具備更為優良的職業道德素養,就須對其新聞職業道德的培訓力度進行加強。通過開展不定期或是定期的職業道德培訓,對新聞采編人員進行良好的道德風尚宣傳,在對其責任感與事業心進行強化的同時,促使其自身的主人翁意識得到進一步地提高[3]。此外,新聞采編人員在日常工作閑暇時,也需不斷地學習、汲取新知識,始終堅持學習馬列主義,促進自身政治素養的提升,使自身能夠具有一個清晰的政治認知。要加強對自身的要求,把新聞采編實際工作中發生的事件與政治理論相聯系,客觀地分析發生的各種社會問題、事件,進而使新聞報道所具有的輿論引導與政治宣傳作用得以發揮,從而促進新聞采編人員素質的優化。
3.2 發掘新聞價值,懂得發掘線索
新聞采編人員其自身所具有的新聞敏感性,在很大程度上對新聞傳播的影響力和時效起到影響。因此,作為新時期下的新聞采編人員,必須要對自身的新聞敏感性進行鍛煉,使其更為出色,這是一個使自身新聞工作能力得到持續提高的重要內容,同時還是自身所必備的素質。這就要求新聞采編人員,須要不斷深入到基層一線、現場當中去,對社會事件進行深度發掘,進而從社會事件之中找出新聞價值,通過工作實踐當中的持續鍛煉、積累,使自身的新聞敏感性得到強化,從而形成客觀、冷靜、銳利的新聞洞察力。
3.3 學以致用,提高專業技能
為了更進一步迎合新時期的需求,新聞采編人員應拓展學習途徑,將加強學習作為持續提升自己工作水平與業務能力的常態。同時,在強化理論知識學習的過程中,還應注重實踐的學習,大力提倡理論聯系實踐的學風,努力做到學以致用,學用結合。另外,在做到集體培訓和個人自學相結合的同時,還應對自媒體、全媒體的發展趨勢進行積極主動地適應,將學習方法須朝著專、實、精、新等方向進行轉變,從而使自身的工作水平及素質得到不斷地提高。
3.4 建立激勵機制,調動工作積極性
激勵機制的建立,不僅有助于為新聞采編人員營造一種優勝劣汰、獎罰分明、競爭公平的工作環境,還對新聞采編人員工作責任心的加強、工作主動性與積極性的調動,有著正面影響,能夠使得人才更快地脫穎而出。此外,一種科學、合理的激勵機制得以建立,使得成績優異者能夠第一時間得到肯定和獎勵,既能使大家的工作熱情得到調動,還能使新聞采編人員的創作欲望得到一定的激發,喚起更多人員對自我價值的認同,并為此更加努力地提升自身素質,以更好實現這種價值。
4 結語
總之,新聞采編作為一項極具意義且挑戰性強的工作,新聞采編人員在新時期下,應具有較高的職業道德、政治素養以及出色的新聞價值判斷能力、過硬的業務素養,并努力通過多種途徑使這些素質得以優化,從而更好地服務媒體,滿足廣大受眾對于新聞的需求。
參考文獻
[1]朱雨婷,牛盼強.媒體融合背景下新聞采編人員的角色轉型[J].青年記者,2016(17):50-51.
[2]夏無雙.對大數據時代新聞采編人員職業素養的思考[J].新聞研究導刊,2016(04):48-49.
[3]陳萬明.新聞采編人員強化自身專業素養的客觀必要性[J].記者搖籃,2017(05):33-3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