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平鳳
摘 要:在新的教育觀念和教育政策的實行下,為了學生的發展是現今教學的努力方向。在教學中,教師更注重讓學生思考、合作、探索,在“學”和“練”的基礎上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轉換以往教學中以教師為中心的弊端,使學生充分享受主體地位,發掘學生的潛能和興趣,讓學生學好數學,發揚數學教學的價值。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問題;有效對策
新課改不僅帶來了新的教學風尚,也帶來了眾多教育工作者對教學的反思,引起了大部分教師對教學的思考。身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我也一直在為小學數學教育努力著、進步著,然而一些值得深思的問題還是經常出現在我的眼前:如何切實提高小學教學質量?怎樣有效提高小學生的興趣?教學中還存在著哪些不足?我相信這不僅是我的困惑,也是眾多數學教師在教學中認為較棘手的問題。因此,下面就個人經驗和感想進行相關探討,希望能夠有所幫助。
一、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學方式落后
教學方式是現今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主要問題,也是較為嚴峻的問題。課堂是學生汲取知識文化的主陣地,教師的教學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其教學質量。調查研究普遍表明,教師的教學方式落后,教學效果就不佳,學生的學習狀態也會相對較差。然而,很多教師在教學中不屑于利用科學技術等手段,也摒棄了其他的教學方式,在課堂上仍舊以“講”和“練”為主,沒有看到自己教學的局限性。這種方式放在過去的教育中確實有效,但是已經不能滿足現今教育的需要。教師如不及時改正,會起到“物極必反”的作用,使學生慢慢失去興趣。
2.忽視實踐
很多教師經常會犯這樣的錯誤:教師在課堂上用板書或者多媒體展示教學內容的時候,只是讓學生象征性地看幾張圖片,比如平行四邊形可以演變成長方形,教師本可以讓學生觀看圖片后自己做個小模型,親自看一看、摸一摸;學習三位數乘兩位數時,教師只是讓學生用計算器算一算,使學生嘗到了快速得到正確答案的甜頭,產生了對計算器的依賴,實際上教師本可以抓住這個機會讓學生鍛煉一下計算能力。教師在教學中忽視實踐,學生便少了親身體驗的過程,不僅容易將知識點忘掉,還不理解其來由。
二、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措施
1.寓教于樂,激發興趣
在部分學生的印象中,數學是一件讓人煩惱的事情,一想起數學課,學生就覺得無聊、頭疼。數學本身存在著眾多復雜的知識體系,學生若在初期就對數學有如此不好的印象,今后想要學習數學就更難了。因此,我們教師要努力扭轉這一局面,寓教于樂,讓學生知道學習數學是充滿歡樂的。在學習“三位數乘兩位數”的時候,我就以小組競賽的形式進行游戲。在游戲前,我將學生平均分成了九個小組,游戲一共分成六輪,每一輪根據學習成績選出實力相當的學生,教師隨機出題,讓學生在黑板上進行計算,用積分制的方式將每個小組每一輪的分數相加,最終得出總成績。排名第一的小組享有下次游戲時減免一次錯誤的特權,排名最后一名的小組被要求表演節目。這樣,大家在游戲中都是高度緊張的。在學習《認識多位數》時,我采取了“擊鼓傳花”的游戲方式,將空礦泉水瓶作為“花”,拍桌子代替“擊鼓”,拍擊聲聽的時候看“花”在誰的手里,哪名學生就要站起來接受挑戰。我隨機在黑板上寫出多位數,讓學生讀出來,回答超過十五秒的就要被“罰”表演節目。整節課下來大家都是精神高度集中,生怕自己出了差錯。這樣不僅考驗了學生的反應能力,加深了對知識的運用,還使學生感受到學習數學的快樂,激發了學生的興趣。
2.重視實踐,開拓思維
實踐是學生將所學知識與生活相結合的法寶。有了這個法寶,學生就能深刻理解一些數學原理。在學習“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時候,有的學生不會對所學的知識活學活用,因此在計算時思路受阻。在學習本章后,我讓學生準備了一些彩色的小棒。當我說拼出三角形的時候,學生就拼出三角形;當我說出拼出平行四邊形的時候,學生就拼出平行四邊形。有些學生對于“平行四邊形可以由多個三角形組成”這個理論不好了解,我就讓學生在拼出的平行四邊形的基礎上加上了幾根木棒,就可以看到平行四邊形可以由三角形組成了。將平行四邊形左右兩條邊一推,它又成為長方形或正方形。我利用這些小棒讓學生擺出圖形,并以加減小棒的方式讓學生對圖形進行演變,在學生既動手,又動腦。我還讓學生以“財產分割”的形式將平行四邊形分成相同的幾片土地,幫助人們解決“財產糾葛”。另外,在學習統計表時,我讓學生對本組成員進行調查,根據自己的喜好自由定制題目做出統計圖,使學生既開展了實踐,還聯系了生活。
以上只是我聯系個人教學經驗進行的簡單探討,當然,還有諸多方法可以讓我們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吸引學生的興趣。我們要不斷進步,為了學生的發展而努力,讓學生能夠在我們的指導下邁出堅實和自信的有力步伐。
參考文獻:
[1]謝吉玲.淺析新課標下小學數學教師的課堂引導作用[J].教師,2010.
[2]郭建國.以興趣敲開數學殿堂的大門[N].秦皇島日報,200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