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丹丹
摘 要:心理學研究證明:一個人的感知、記憶、思維、注意力、想象力等智力因素都受到主體情感的影響。當一個人快樂時,他的腳步輕盈而愉快;當一個人沮喪時,他的腳步似乎沉重;當情緒慷慨時,腳步會強壯有力。只有當課堂充滿了生動活潑的氣氛,學生的精神才會飽滿,情緒也會高漲,興趣濃厚了,學習的效率才會提高。作為一線音樂教師,如何才能從快樂教學入手,激活課堂,給學生快樂遨游的大海?特從以下幾個方面做了初步嘗試,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關鍵詞:小學音樂;快樂;教學法
一、啟發(fā)學生表現美,激發(fā)唱歌興趣
歌唱的最大目的是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感染。我們不能僅僅滿足于教學生唱一首歌,重要的是要激發(fā)學生可以準確地表達歌曲的形象及感情,進入歌曲的意境,運用自己的真情實感去歌唱和感受。如此,學生才能進入最佳表現音樂的狀態(tài),他們演唱的歌曲才能真正悅耳動聽,具有強烈的生命力和感染力。要做到這一點,首先要讓其充分了解歌曲的內容。對于小學生來說,僅僅用抽象的語言來指導學生理解歌曲自然是不夠的。教師應將音樂與學生的生活結合起來,結合生活中學生所熟悉的事物和詞語,進行生動的比喻和闡釋,挖掘歌曲中蘊含的豐富情感和藝術美,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他們全身心投入歌唱中去,正確且創(chuàng)造性地展現歌曲的藝術美及情感。
如我在教學生唱《火車開啦》時,帶學生只讀兩次歌詞的節(jié)奏,他們便會歌唱。但由于學生無法想象歌曲中小朋友乘坐火車時的興奮,有的學生唱得很僵硬,面無表情。在這方面,我啟發(fā)學生:“大家誰坐過、見過火車,能告訴我你們坐火車的心情嗎?”這個問題,學生都很感興趣,紛紛舉手回答。于是我成了火車的播音員,當音樂響起的時候,學生高興地唱著,好像他們真的在火車上一樣。他們中的一些人高興地搖晃著頭,甜甜地笑;有的同桌興奮地交流著感情,那眼睛活像是在說話;有的跟音樂節(jié)奏高興地拍手;還有無法抑制情緒的舞蹈。歌唱中充滿了真實的情感,歌聲充滿了美麗的色彩。
二、引導學生做表演,增強學習興趣
表演與音樂密切相關,表演是教學中最受其歡迎的科目之一。學生積極活躍。每次他們學一首歌,我都鼓勵他們根據歌詞內容進行有節(jié)奏的動作或表演,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歌曲并記住歌詞。當我激勵學生表演時,我這樣做:首先,啟發(fā)學生即興表演,根據學生的表現教學生一套好的動作,然后逐個地檢查。在逐個檢查中,學生經常被一些優(yōu)美的動作和優(yōu)美的形體所吸引,課堂上常常會爆發(fā)出激烈的掌聲。臺下的“觀眾”紛紛舉手要求在舞臺上表演,即使最膽小的學生也躍躍欲試。舞臺上的表演者更加熱情,班級氣氛達到高潮。這樣,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的演奏能力,加深了學生對歌曲的理解,而且也加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圖、講、演結合,誘發(fā)欣賞興趣
音樂的欣賞不僅需要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能力,還需要有生活經驗和閱歷來欣賞體驗。小學生處在一個從思維到抽象邏輯思維的過渡階段,生活經驗及積累的經驗較少,如果要使他們真正理解音樂,達以熏陶和陶冶情操其目的,必須根據他們的思維特征,通過生動的畫面,生動有趣的故事,簡短的靈感和對話,利用聽覺和視覺同步感知來幫助他們理解作品。
每一朵花都有開的時候,每一個孩子都有成功的機會,讓我們共同創(chuàng)造一個快樂的音樂課,讓學生為走進音樂教室而歡呼,只有每一朵花開了,春天才會有姹紫嫣紅,讓我們和孩子一起向快樂的出發(fā),陶醉在音樂中,感受快樂,真正把學生當作學習的主人,成功之喜悅會伴隨著孩子的學習。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成功,讓我們的教育充滿樂趣!
參考文獻:
[1]王小霞.淺談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愉快教學法[J].新一代月刊,2013(12).
[2]齊鴻.論快樂地教與學:小學音樂教學體會[J].中學英語之友(教育研究與實踐),2009(12):20.
[3]尹延花.淺談小學音樂教學中如何實現快樂教學[J].教育(文摘版),2016(6):52.
[4]金麗華.淺談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的快樂教學[J].黃河之聲,2014(8).
[5]陳燕.淺談音樂要快樂地教與學[J].大眾文藝(理論),2008(11).
[6]何喜芳.你快樂,所以我快樂:淺談“快樂教學”在小學音樂課堂中的運用[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4(12).
[7]廖乃雄.音樂教學法[M].北京:中國音樂學院出版,2005-0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