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修鋒
摘 要:由于近年來小學體育課堂中的耐久跑訓練不足,我國學生的耐力素質下降明顯,為了能夠增加學生的體質,促進小學生的健康發育與良好毅力品質的形成,我們開始重視耐久跑的訓練,通過激發興趣,將教學趣味化、游戲化能方式增加耐久跑訓練的效果,避免厭煩情緒的產生。通過耐久跑實踐教學過程中的有效方法展開討論。
關鍵詞:小學;教學方法;耐久跑;游戲;激勵;運動
所謂的耐久跑,是指人體在氧氣供應充足情況下長時間跑步的能力。它可以鍛煉心臟收縮力,心肺功能等,提高有氧代謝能力。從某種意義上說,耐久跑可以體現一個小學生的身體素質強弱。由于最近的體質健康達標測試中,耐久跑的測試數據普遍不理想。所以需要我們體育老師找到對策,有計劃、有策略、有目標、有方法地進行耐久跑的課堂訓練教學。那么,如何讓學生接受并且樂意學習耐久跑知識,掌握耐久跑的技能呢?我們首先應該把它當作一項長期的目標任務,長抓不懈,并在教學方法、策略上多去進行探究,找到適應小學生身體發展特點和身心平衡發展的思路,增加課堂的高效性與趣味性,只有這樣才能起到教學實效。我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一、教學方法游戲化
在體育教學中,要多讓小學生在游戲化的教學設計中進行,這樣一來,他們通過玩游戲的方式,既能釋放自己的情緒,還能達到預期的訓練目標。所以作為小學體育教師,一定要設計教學,讓學生能夠在大大小小的游戲中激發興趣,增加耐力。
以400米的中長跑為例,我們的成年人會覺得400米不算什么,然而對于小學生來說,可能也就算得上是耐力訓練了。單純地讓學生練習跑,他們跑一會兒可能就會枯燥而放棄了。但是如果我們在每隔五十米的地方,設計一個關卡,或闖關答題活動,讓學生既快又準地答對趣味題目,對他們來說則會更加充滿興致,跑幾圈都不會喊累。這樣一方面發展了學生的記憶力、應變力,另一方面還對于最后的耐力訓練目標的實現起到推動作用,也可以開展多種形式的競賽與合作結合的游戲,進行耐力訓練。
二、通過球類運動進行耐力訓練
耐力訓練可以結合現在的校園足球進行,在球場上進行足球比賽是非常消耗體能的,這種耐力訓練與球類運動結合的方式,也可以延用到籃球、排球、羽毛球等。也可以根據學生不同的喜好找到個性化的訓練方式。
例如,在體育課上讓學生進行帶球耐久跑,然后組織一場正式的足球比賽,作為公平的裁判來進行比賽,總之在體力消耗量上要遵循小學生不同年齡段的實際情況,有計劃地實施,避免過與不及。關于任何的訓練形式、訓練方法,都應該有具體的時間要求和次數要求,一般不應低于學生的中等運動量。
三、通過變換場地增加訓練的趣味性
小學生對于新異的事情非常好奇,教師在教學設計中,應該根據這一特點,使學生保有這樣的好奇心與探究欲。通過變換場地、設計教學的步驟等方式,來讓小學生增加注意力,提升教學質量。
例如,教師可變換上課的地點,如在籃球場進行來回跑,可設置起點和終點,讓學生拿球來回跑,看哪個隊獲得的籃球最多,判斷為勝者,反之,則是失敗者。關于任何的訓練形式、訓練方法,也應該提出具體要求,不應該低于學生的中等運動量。
四、教學語言激勵化
教師應該優化自己的教學思想,正確地運用好教學中的評價系統,多給予學生鼓勵,激發學生的興趣,營造良好的師生關系等。通過評價的鼓勵性原則,多提升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增加克服困難的信心,爭取早日擺脫問題的困擾。
向學生闡釋在耐久跑中可能出現的現象,如“極點”“第二次呼吸”等,讓班級內所有的學生都愛上學習,減少批評教育和不良暗示的影響。
例如,有的學生在耐久力的訓練中,雖然一直在嘗試,可是身體不受控制,如果學生能堅持下來,就能領悟耐久力教學和其它的教學一樣,需要教師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制訂教學,這時,如果在教學設置中,教師經常對學生進行鼓勵和指導,學生一定會克服自己的極點,增加成功的可能性。
語言評價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稱之為學校教學的晴雨表,有了它的正確使用,對于學生體能的進步來說就沒有困難了。在此期間,也需要教師不斷地捕捉體育教學的敏感區間,增加學生利用語言激勵達成最終結果的自信,最終縮短耐力訓練的時間,促成小學耐久跑教學的生成。
總之,作為小學體育教師,除了設計教學以外,還應該在耐久跑教學中不遺余力地進行美好的假定,利用語言的良性暗示,培養學生成功的品質和過硬的心理素質,使他們能感悟到與天賦、機會來說,堅持也是非常難能可貴和重要的。
綜上所述,應該利用實踐與科學結合的方式培養小學生的耐受力,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實現耐久跑教學的突破,也只有這樣,每個人才會擁有和習得正確的教學方法,并在此影響下,越走越遠。只有通過這樣,才能增加小學生體育教學——耐久性訓練的教學實效。
參考文獻:
[1]師明.耐久跑教學中應該注意的幾個問題[J].體育教學,2003(5).
[2]王司宇.激發耐久跑興趣四法[J].中國體育報,2003(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