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婧
【摘要】檔案管理是廣播電視系統管理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廣播電視行業穩定發展過程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新媒體領域飛速發展的背景下,加強廣播電視系統檔案管理工作的創新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將結合本人在廣播電視行業中多年的工作經驗進行分析,明確現階段廣播電視系統檔案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從而制定更加完善的創新舉措。
【關鍵詞】廣播電視系統;檔案管理工作;創新意識
創新意識是推動民族進步的關鍵思想,是國家興旺發達的動力源泉,在提高我國思想文化、競爭實力、技術水平等方面都有著重要的意義。廣播電視系統作為黨和國家重要輿論宣傳媒體,其檔案管理工作的創新是非常必要的,能夠更好地發揮出檔案在廣播電視系統中的重要作用,更好地服務大局、服務民生,充分體現檔案在廣播電視系統各個層面中的重要作用,進一步增強現代廣播電視系統在檔案管理工作中的創新意識。
一、現階段廣電系統檔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檔案管理意識不強。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各種電子設備和先進的計算機信息技術受到各個領域的高度重視,進一步擴大了廣播電視系統的覆蓋面,各種載體數量激增,信息傳播領域空前繁榮。但是,我作為一名廣播電視系統檔案管理工作人員,在日常的工作中發現大部分檔案信息沒有充分利用起來,與現代科學技術的結合也不是非常緊密,在工作的過程中經常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制約,廣播電視系統并沒有意識到檔案的保存價值和利用價值,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檔案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廣播電視系統檔案管理工作的發展舉步維艱。
(二)檔案信息儲量不大。檔案信息儲量低、信息傳遞不順暢是現階段廣播電視系統檔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大部分新聞、消息、話題的原始資料都保存在編輯、記者和工程師手中,而保存在廣播電視系統中的資料卻少之又少,檔案部門形同虛設,并沒有發揮出其檔案管理的作用。而且,在一些工作人員調職、退休的時候,很多原始資料都會隨著工作人員的離開而消失,給廣播電視系統的正常運行造成了很大的阻礙,也給檔案管理工作增加了一定的難度。
(三)人員和資金的不足。目前,廣播電視系統檔案管理工作會受到人員和資金的限制,檔案管理的工作量比較大,而且相對復雜,但是卻沒有足夠的人員能夠進行檔案管理,檔案管理人員承受著巨大的工作壓力,大大降低了廣播電視系統檔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另外,資金也是困擾廣播電視系統檔案管理工作發展的主要問題,開展檔案管理工作的設施大部分比較陳舊,在設備管理、維修、保養方面的技術水平較低,難以確保廣播電視系統檔案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
二、增強廣電系統檔案管理工作創新意識的舉措
(一)創新體制建設。廣播電視行業應該積極進行檔案管理體制的創新,明確檔案管理各個部門的規章制度,構建完善的檔案管理體系,制定檔案管理期限表,定期進行檔案管理工作的審查,確保檔案管理工作的每一個流程都能夠在相關規章制度的約束下進行。另外,還要提升檔案管理工作人員的職業素養,構建檔案管理工作人員行為規范,定期舉辦研討會來提升廣播電視系統檔案管理工作人員的創新意識,并且將創新意識貫穿于工作的全過程。
(二)創新服務宗旨。在新媒體的背景下,服務質量成為廣播電視行業發展的重要因素,積極進行服務宗旨的創新有助于廣播電視系統的正常運行。廣播電視系統的檔案管理工作應該堅持“服務群眾”的宗旨,進一步增強工作人員的服務意識,不斷進行廣播電視事業的創新與升級,為觀眾創作更加優質的電視節目,進一步滿足現代人對廣播電視媒體的個性化需求。當廣播電視系統檔案借出的時候,需要對借出時間、歸還時間進行詳細的記錄,并且由專門的管理人員簽字審核,避免出現廣播電視系統檔案丟失的情況。廣播電視企業可以采用電子掃碼技術等先進的科學技術進行檔案的全方面管理,為檔案的安全性提供有效保障。
(三)創新人員素質。創新人員素質不僅要提高廣播電視系統檔案管理人員的專業水平和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對管理人員的思想進行創新,增強他們的創新意識和工作意識,能夠積極地將新技術、新思路、新理念使用在檔案管理工作當中,用創新的思維方式來發展廣播電視系統的檔案管理。同時,還應該建立完善的學習和考核機制,嚴格落實持證上崗制度,認清檔案管理工作的主要內容,全面創新檔案管理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
三、結論
綜上分析可知,通過筆者在廣播電視系統檔案管理部門多年的工作經驗來分析現階段廣播電視系統檔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明確檔案在廣播電視系統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全面提高檔案管理工作人員的創新意識,有效提高檔案管理工作的質量和效率,進一步推動廣播電視產業在現代社會的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李雷紅.廣播電視系統檔案管理工作創新意識初探[J].辦公室業務,2013(19):175+178.
[2]夏素華.新媒體時代我國檔案宣傳工作探析[D].山東大學,2013.
[3]彭博.我國廣播電視節目檔案管理狀況調查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6.
[4]方惠華.廣播電視檔案管理及創新發展的探討[J].科技與創新,2015(09):56-5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