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中國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高素質的外貿人才是加快外貿企業轉型的重要支撐,因此,外貿企業尤為重視人才的引進。高職院校國際貿易實務專業學生面臨著嚴峻的就業形勢,包括:外貿工作人員人才市場趨于飽和;外貿工作節奏快導致企業不愿啟用沒有經驗的新人;外貿業務萎縮,企業不再需要招聘新員工;現實與理想差距導致國貿專業學生紛紛轉行;學生技能難以對接外貿企業人才需求。為在未來的就業市場上贏得一席之地,國貿實務專業學生必須具備以下技能,包括扎實的專業理論基礎;很強的商務英語溝通能力,學習一門小語種;熟練運用相關課程知識;考取含金量高、可操作性強的專業證書。
[關鍵詞]高職院校;國際貿易實務專業;就業形勢;必備技能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283(2017)10-0153-02
[作者簡介]叢文君(1988-),女,山東威海人,碩士,助教,研究方向:國際貿易、國際商務。
一、高職院校國際貿易實務專業學生就業形勢分析
(一)外貿人才市場趨于飽和
一名員工在一家外貿公司的價值會隨著工齡和經驗的積累不斷增加,出于公司發展以及員工自身利益的考慮,“老員工”會選擇繼續為公司工作的幾率大大超過“新員工”,所以在員工各司其職的情況下,便縮減了新員工的招聘和啟用,這類人員飽和現象間接導致外貿工作的招聘職位減少,新人尤其是應屆畢業生的求職應聘便會受其影響。
此外,傳統英文市場的需求正在不斷下降,競爭則開始趨于飽和,許多傳統歐美市場已經被一些龍頭企業所占據。現實狀況是,每一家外貿企業都擁有自己的英語市場業務人員和英語網站,學生只學習英語作為外貿工作的基本語言,已經很難躋身人才濟濟的外貿行業。
(二)外貿企業不愿啟用沒有經驗的新人
一位員工在外貿公司需要工作幾年的時間,才能從“新人”慢慢摸索變成“老人”,擁有熟練的外貿工作技巧,“戰線”較長。
外貿工作的節奏相對較強,作為新人進入公司,老同事忙得不可開交,很少有時間會顧及到新人的學習成長問題,職業技能培訓與學校的專業知識學習一樣,只是停留在書面的教案中,很難在工作中起到實質性幫助,因為沒有“師傅領進門”,便很難有所進步,由理論支配著實際工作無法適應外貿行業的發展。如此現象導致,新人郁郁寡歡,很難成長,而對于公司無用的人,也會在激烈的競爭以及快節奏中被淘汰,于是,公司便不再招聘無經驗的新人入職,由此形成了“惡性循環”。
由各大招聘網站外貿公司的招聘信息來看,大部分職位都是給一到兩年甚至三到五年從業經驗的優秀人士準備的,這對于應屆畢業生也是不小的挑戰。
(三)外貿業務萎縮,企業不再需要招聘新員工
國際金融危機以來,世界經濟復蘇乏力,尤其是歐美國家經濟不景氣,直接制約了我國外貿出口行業的發展,許多老客戶難以維持,訂單大大縮減,而新顧客的開發困難重重,在這“擁擠”的市場里,許多大企業都未必能站穩腳跟,中小企業更難以生存。中小企業要么能提供新產品,滿足傳統市場萌芽的新需求,要么就只能在縫隙中求生存,或是被市場淘汰。漸漸的很多小型外貿公司出現入不敷出的現象,加之經營和管理不善,繼而紛紛倒閉。
更有甚者,很多公司為了維護客戶,將報價一再降低,甚至只能靠出口退稅的補償來維持公司發展。因此,公司對于員工開發新客戶的要求日益增加,無法給公司帶來客戶的新人更加難以應聘入職。
(四)現實與理想差距導致國貿專業學生紛紛轉行
退回到十年前,國貿專業還是熱門專業,對于相傳外貿工作易就業、收入高的理想與憧憬,現實情況卻是,畢業之后,大批畢業生同時涌入外貿行業,競爭激烈、優勝劣汰,已經使得一部分國貿畢業生望而卻步,轉身投入相對好就業的其他行業中。而剩下的同學依舊堅信理想,對于外貿工作躍躍欲試,只是入行之后,發現工資待遇與業績結果相關,而剛畢業很難做出成績,另外,加上難以適應緊張且快節奏的工作強度,于是又有部分畢業生在入職幾個月之后,紛紛選擇辭職相繼轉行,留下來的已經是寥寥可數。
除了微薄的底薪,由于提成或獎金與業績有著直接的關系,很多外貿行業人員,辛苦半年或者一年之后,由于各種不可避免的原因,訂單利潤遠低于埋頭苦干的勞務以及理想值,年底往往會“幾家歡喜幾家憂”。所以,對于外貿行業而言,新年初始便會成為辭職跳槽的高峰期。真正留下來繼續在外貿行業工作的已經遠遠低于當年的國貿專業畢業生人數,據不完全統計,畢業從事專業對口的人員,不足國貿專業學生人數的20%。
(五)學生技能難以對接外貿企業人才需求
國貿專業人才培養要與外貿企業需求對接,這是高職院校外貿人才培養的必然要求,然而目前大多數高職院校依舊采用形式單一的人才培養模式,學生就業技能相對較低,無法滿足企業對人才的需求,使得高職院校學生的求職與企業需求無法對接,難以獲得良性發展。
二、高職院校國際貿易實務專業學生必備技能分析
(一)扎實的專業理論基礎
國際貿易實務專業學生想要勝任外貿工作,必須在校期間掌握扎實的專業知識,尤其是國際貿易實務、商務函電、國際結算、國際貨物運輸和保險等與外貿工作息息相關的課程。很多人認為當今社會環境下,理論知識的學習已不再重要,經驗更符合實際需求,然而事實是,較之未經過系統理論學習的人,國貿實務專業畢業生能夠更快掌握業務操作技巧,且操作起來更加規范,理論指導實踐,實踐檢驗理論,這是缺一不可的。同時高職院校應適當引入更多的實訓課程,在理論教學的基礎上,提高學生規避風險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很強的商務英語溝通能力,學習一門小語種
在越來越國際化的市場環境下,英語作為國際貿易工作必不可少的工具,是交流溝通的載體,在實際貿易工作崗位上,每天的郵件、傳真、電話需要依靠英語進行,商務英語口語和翻譯更是貿易談判、達成交易的重要工具,因此,商務英語是國際貿易實務學生除專業知識之外需要熟練掌握的另一重要技能。普通高校一般比較注重學生的英語四六級基礎培養,因此,除公共大學英語課程之外,國貿實務專業應增設更多的英語課程,如商務口語、商務英語翻譯等課程,有針對性地學習實用英語。很多學生由于商務英語水平較差,導致外貿工作無法順利開展,這也是不少外貿公司偏向招聘英語專業學生從事外貿工作的主要原因。另外,針對英語市場的飽和現象,高職院校應該開設小語種課程,如山東外事翻譯職業學院國貿專業除了開設必要的英語課程之外,還增設了韓語課程,既能滿足山東省對韓經貿往來需要,又為學生增添了一項提高競爭力的技能。endprint
(三)熟練運用相關課程知識
僅僅掌握國際貿易專業知識并不足以輕松勝任外貿工作,在工作崗位上,會發現許多工作關聯在一起且涉及到方方面面的知識,因此需要學習一些相關課程,如會計、金融、統計、計算機基礎等。實際工作并非流水化作業,往往會一個人的工作涉及到各個點,如外貿業務員操作訂單,需要核算成本給客戶報價,需要進行原材料的計算和訂購,需要下放訂單到工廠,需要時刻注意訂單狀態,需要訂艙配合儲運部門發貨,也需要配合財務部門審核結算結果等,在這一過程中,不可避免會運用到會計、金融、統計等專業的基礎知識。因此,熟練運用相關課程知識也是十分重要的。
(四)其他技能
國際貿易工作復雜性強、涉及面廣、節奏快,要求學生除必備專業技能之外,還需要具備過硬的心理素質、較強的社會交際能力以及創新和應變能力等。首先,學生需要熱愛這一行業并堅定不移的充實自己,適應工作。在國際貿易中,經常出現一些不可抗力導致無法估計的問題和損失,需要業務員擁有較強的心理素質,積極應對問題和挑戰,不斷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面對壓力學會調節,才能適應這份工作。其次,由于國際貿易中需要與客戶、工廠、貨代、保險、海關以及檢驗檢疫部門進行業務交涉,所以業務員需要具備較強的社會交際能力,站在雙方共贏的角度,協調各方關系,順利開展工作。第三,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使得工作方式方法發生變革,需要業務員在工作崗位上具備創新能力,多思考,精簡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與客戶的溝通也需要創新思維的碰撞,大膽提出不同見解以及合理化建議,是一個優秀的國際貿易業務員需要具備的基本素質。第四,國貿實務專業學生在校期間應積極尋求實習機會,在工作崗位上學習實踐技巧,豐富的實習經驗會贏得外貿企業的青睞,有利于其在求職大軍中脫穎而出。
國際市場競爭異常激烈,想要在國際市場站穩腳步,外貿企業也在不斷尋求發展,對于人才的要求越來越趨于專業化、國際化。高職院校國際貿易實務專業的學生,需要認真學習專業知識,同時涉獵相關領域知識,關注時事和國際經貿發展形勢,保持積極堅定的心態,才能在外貿行業中求得生存和發展。
[參考文獻]
[1]張福斌.基于特色行業,淺談如何提高大學生就業機制——貼近行業,談就業[J].教育,2017(1).
[2]史巖,于爽,聶鼎昌.我國外貿行業發展現狀及人才需求分析[J].商業時代,2011(10).
(責任編輯:顧曉濱馬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