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學慧
【摘 要】數學本就是由生活的點滴積累而來,而最終又回歸到了生活之中,在生活中得到了合理的運用。為此,生活其實就是數學的大課堂,若幼兒園教師能夠將數學教學分解到生活之中,那么孩子就能更好地去觀察、發現、學習,此時孩子才能在快樂中享受數學學習。
【關鍵詞】幼兒園 數學教學 生活化 趣味化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9.201
讓數學和生活建立起更為緊密的聯系,逐漸構建起生活化的數學課堂,使得數學課堂開始變得有趣起來。這樣一來,幼兒就能夠在日常生活中與數學進行零距離的接觸,從數學的視角來觀察生活中的一些細微之處,慢慢開始學會使用數學方法來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也只有這樣,幼兒才能夠在生活中切實感受到數學的存在,在與生活中數學的不斷接觸中感受到樂趣,甚至是獲得成功的喜悅。接下來,我們就針對生活化的幼兒園數學教學展開探索。
一、教師教育思想的轉變
幼兒園數學的教育任務主要是“在保證幼兒興趣的前提下,使數學知識得到有效地傳授,以此來讓幼兒的思維能力獲得發展”。也就是說,在幼兒園的數學教學中,有太多需要教師注意的地方,只有教師的教育思想從根本上得到了轉變,才能夠讓數學教學落到真正的實處。因此,幼兒園教師不要只盯住“知識傳授”這一個點,而是要讓教育思想得到有效地轉變,在數學教學中把握好“興趣”“知識傳授”和“思維能力培養”三個關鍵點,以更為合理的方式來對教材進行安排,將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運用到具體的教學中,以便讓幼兒能夠在數學教學中獲得循序漸進的引導。例如,在讓幼兒對數的組成進行學習的時候,如果只讓學生接觸到數字,那么教學的效果將是不理想的;如果教師能夠將現實生活中的一些物品引入到教學中來,讓物的分類來輔助幼兒的數字學習,那么幼兒將會在較短的時間內構建起關于數字的相關概念,從而也就掌握了數的組成的相關知識。
二、教學道具從生活中引入
當幼兒園教師對幼兒進行數學教學時,為了讓學生能夠更好地將相關數學知識予以掌握,可以將生活中隨處可見的物品引入到教學之中,以這些物品為教學道具來進行教學,使學生能夠在娛樂中進行學習。例如,撲克牌這種隨處可見的物品,大人一般在消遣的時候才會用它來進行游戲,其實撲克牌這種基于數字大小來組合的游戲,若能夠得到合理的利用,那么便可對幼兒的數學教學起到極為有效地輔助作用。
三、引導幼兒深入到生活中進行探究
隨著幼兒園數學教學生活化的不斷深入,教師除了積極主動地將生活引入到數學教學中外,還需要將幼兒引入到生活之中,引導他們從數學的角度來對生活進行簡單的探究,令幼兒在教學中獲得更好地發展。因此,幼兒園教師將幼兒引入到生活中,讓他們使用數學知識來進行探索的時候,教學的重點當放在“探索實踐”之上,不需要對幼兒出現的錯誤做太多糾結,只需要在探索后向幼兒揭示正確的答案即可。例如,在讓幼兒比較不同容器中液體的時候,雖然探究的目的是搞清楚那瓶液體最多,但是教師在引導幼兒進行實驗探索的過程中,主要看的是幼兒進行實驗,不一定要幼兒獲得準確的答案,只要幼兒開始自己積極主動地去探索發現即可,此時教師要慢慢引導幼兒靠近正確答案,最終使幼兒成功的建立起關于等量的相關概念。
四、結束語
總之,當幼兒園數學教學遇到生活化的時候,教師不要刻意去追求所謂的正確答案或參考答案,而是要引導幼兒享受生活化的過程,使幼兒能夠在不知不覺間掌握數學知識,這樣幼兒的數學能力培養才能獲得成功。
參考文獻
[1]華怡雯.學習陶行知理論,倡導幼兒園數學教學生活化[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7(1):122-122.
[2]王秀妹.淺談幼兒園數學教育生活化、游戲化[J].新課程:小學,2014(4):240-240.
[3]宣利文.幼兒園數學教學生活化探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3(14):269-27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