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彩霞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實施,對小學班主任教育工作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傳統的小學班主任教育工作已經不能適應現在的教學需求,因此,小學班主任在對學生進行管理過程中,需要運用心理健康教育等相關理論知識,從而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本文就對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學班主任教育工作中的應用進行探究。
關鍵詞:心理健康教育;小學班主任;教育工作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逐漸開始注重心理健康方面的問題,因此,心理健康學做為一門專門研究人類心理現象的科學逐漸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1]。基于此,小學班主任在班級管理過程中可以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在日常生活中對學生行為進行規范,從而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對待學生需要嚴厲和慈祥相結合
班主任是一個班級的核心組成部分,可以給班級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對學生的學習具有重要的作用,當小學生走進班級中最先接觸的就是班主任,所以班主任對小學生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2]。基于此,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中對學生需要嚴厲和慈祥相結合,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首先,班主任班級管理是一項長期的任務,所以當班主任第一次與小學生見面時需要在小學生面前樹立一個嚴厲的形象,讓學生害怕,從而為今后的班級管理奠定堅實基礎。其次,當小學生在班級生活后,班主任需要時常與小學生進行心與心的溝通,讓小學生體會到慈祥的一面,從而減少管理過程中的學生對抗等不良情況,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二、在學生心靈上實施德育激勵策略
小學班主任在心理健康教育下對學生進行管理過程中,要想保證學生管理質量,就需要在學生心靈上實施德育激勵策略,讓小學生可以從心靈上接受教育,并在平時生活中形成遵守好習慣的自覺性,從而提高小學生道德素質,實現小學班主任教育目標[3]。與此同時,小學班主任在班級管理過程中需要對小學生適當給予鼓勵和贊揚,讓小學生找到學習自信,從而提高小學生教學質量。
三、小學班主任轉變班級管理方法
小學生思想活躍、個性活躍,且經常帶有叛逆的情緒,常與家長和教師發生激烈的爭吵。因此,小學班主任在對小學生進行管理中需要轉變班級管理方法,在管理中對每一位學生都給予關心,從而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實現對學生的管理。一般情況下,班主任轉變班級管理方法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首先,班主任需要轉變自身的身份,以朋友的身份與小學生進行溝通,在溝通中使用親和語氣,從而拉近自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讓小學生感覺到班主任對他的關心,主動改掉自身壞毛病。其次,班主任在管理過程中需要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深入了解學生的內心需求,讓學生放下戒備心理,自愿與教師分享內心想法,從而提高班主任班級管理質量。最后,小學班主任在管理過程中需要對“差生”給予更多的關心,讓“差生”感受到自己沒有被遺忘,從而幫助“差生”實現轉變,提高小學班主任教育效果。
四、科學看待學生出現的心理問題
小學生年齡小,在學習過程中一旦遇到挫折就會產生嚴重的心理問題,在此種情況下,小學班主任就需要科學看待小學生出現的心理問題,尋找正確的解決辦法[4],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首先,當小學生出現問題后,小學班主任不要輕易下定論,需要對問題出現的前因后果進行找尋,詳細了解所有情況之后再制定解決辦法。其次,小學班主任在解決問題過程中需要站在小學生的角度看待問題,并以小學生的心理去解決問題,對小學生進行心理疏導和教育。最后,小學班主任在對小學生教育過程中需要做到公平公正,避免學生因心理不平衡而出現心理問題,從而促進小學生健康快速成長。
五、加強班級文化建設,創建良好的心理環境
要想保證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學班主任教育工作中順利發揮作用,就需要小學班主任在對班級進行管理過程中加強班級文化建設,創建良好的心理環境,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首先,小學班主任在班主任班級管理過程中需要保證自己的教學方式與時俱進,在班主任班級管理過程中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感覺到自己的重要地位,與學生進行平等交流和互動,從而形成一個良好的氛圍,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保證班主任班級管理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其次,小學班主任在學生教育過程中提升管理能力,在管理中從學生的角度進行思考,對待所有學生都做到一視同仁,避免學生因班主任的不公平待遇而出現心理平衡,產生心理問題,從而保證學生可以健康快樂的成長。
六、與人友好交往,建立一個高尚的情操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家家戶戶幾乎都是一個孩子,家長們對孩子過于溺愛,造成孩子形成一種唯我獨尊的壞習慣,使得學生在進入學校學習過程中,就會出現人際交往受挫,從而導致小學生產生嚴重的心理問題,久而久之,就會產生厭學的心理[5]。面對此種情況,小學班主任在學生教育過程中就需要鼓勵學生進行交流,并在班級內部多組織一些集體活動,讓小學生進行合作學習,在合作學習過程中鍛煉小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讓小學生可以大膽與同學進行對話,從而提高小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
總結語:
總而言之,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心理健康教育在社會中逐漸被廣泛應用,對人們的生活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各個小學班主任需要在管理過程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并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在管理過程中做到對每一位學生都能管理,從而走進學生內心深處,提高小學生的道德素質,培養出更多優秀的人才,為小學生的健康快樂成長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 任麗.新形勢下小學班主任教育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上旬刊),2014(5):23-23.
[2] 王玉梅,馮雨春.淺談小學班主任教育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J].課程教育研究,2015(4):172-172.
[3] 明玉群.小學班主任教育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探討[J].文理導航(下旬),2017(4):4.
[4] 楊學菊.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學班主任教育中的應用分析[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7(16):267.
[5] 馬淑琴.新形勢下小學班主任教育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分析[J].發現(教育版),2016(12):3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