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寧起
【摘要】國家層面已提出明確要求,到2020年,我國應該形成適應發展需求、產教深度融合、中職高職銜接、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相互溝通,體現終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本文對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取得的成就、存在的問題及建設方向進行了分析研究,以求對職業教育的發展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
【關鍵詞】現代教育體系 職業教育 教育建設
隨著社會的進步,我國的職業教育的培養層次也得到了進一步的拓展與豐富。未來我國的職業教育將包括高中、專科、本科和研究生幾個階段,還要有與職業教育特點相符合的學位制度,這不僅使職業教育的層次豐富了,也使職業教育培養人的目標發生了變化。
一、新時期以來我國職業教育體系發展所取得的主要成就
1、確立了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理念和基本框架,并且初步形成了政策合力。為適應經濟發展和現代產業體系建設的要求,以及統籌城鄉發展、區域發展、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政府在我國職業教育體系建設上給予了宏觀政策保障,體現了政府的主導作用。
2、根據外部適應性的要求,圍繞產業發展調整職業教育專業設置,基本實現了職業教育專業體系與產業體系的對接。職業教育的專業設置及專業結構正逐步由無序走向有序,并且逐漸由被動適應轉變為主動服務于經濟產業發展。同時各地都注重加強職業教育專業設置與區域產業的對接,不斷增強職業教育體系的外部適應性。
3、根據內部適應性的要求,堅持育人為本、面向人人,初步構建了體現終身教育理念的職業教育體系。職業教育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努力提高學生就業和創業能力。教育部出臺了《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和《關于進一步深化中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若干意見》等一系列指導性文件,,加強對人才培養和教學工作的宏觀指導,推進了內涵建設。
4、根據內在協調性的要求,圍繞推進中高職協調發展,夯實了建設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基礎。作為奠定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基礎性工作,教育部出臺了《關于推進中等和高等職業教育協調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了中高職協調發展的指導思想和發展重點,同時還制定了《關于充分發揮職業教育行業指導作用的意見》,體現了建設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外部適應性要求。
二、當前我國職業教育體系建設中依然存在的一些問題
1、職業教育體系缺乏開放性,職業學校系統仍然相對封閉。職業教育要面向社會、對接產業發展、系統培養技能人才,必須依賴于職業教育體系的開放。但目前這種開放性還很缺乏。其具體表現,一方面是以職業學校教育為主系統的職業教育體系,吸納行業、企業要素的動能不足:另一方面是中等和高等職業教育在專業、課程、教學與評價等方面存在脫節、斷層或重復現象,還不能很好地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求。
2、理念和認識上存在諸多誤區,對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理解窄化。近年來,雖然中職、高職就業率連年跑贏本科,但社會上仍存在對職業教育的偏見和歧視。有人認為建體系就是指中等和高等職業教育的銜接,有人主張建體系就是要大幅度提高中職生升高職、高職生升本科的比例,有人覺得就是讓一批中職學校升格為高職、高職院校升格為本科,還有人以為就是要大規模發展五年制高職教育。
3、社會各種資源投入不足,而且在資源中的使用中缺乏有效協調,效率不高。目前職業教育發展受資源投入不足的制約,迫切需要加大經費投入和資源統籌力度。高等職業院校的基礎能力建設水平普遍比普通本科院校相距甚遠,作為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資源條件依然十分薄弱。經費投入不足和中高職經費投入不能統一協調,成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的一個瓶頸。
4、職業學校學生進取動力弱,缺乏可持續發展的空間。首先,現行政策導致高等職業教育等同于專科教育,造成職業教育體系到了專科層次就成了“斷頭教育”,職業教育的吸引力大大下降,職業學校學生雖然有多種升學繼續學習通道但不入主流,其含金量被認為與普通本科不能相比。其次,由于沒有嚴格的職業準入制度,技能型人才社會地位不高,職業教育體系建設缺少良好的社會環境。
三、加快建設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對策
1、著力提高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質量,筑牢職業教育體系建設的堅強根基。我們要堅持校企合作、工學結合,強化教學、學習、實訓相融合的教育教學活動。推行項目教學、案例教學、工作過程導向教學等教學模式。加大實習實訓在教學中的比重,創新頂崗實習形式,強化以育人為目標的實習實訓考核評價。積極推進學歷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雙證書”制度,開展校企聯合招生、聯合培養的現代學徒制試點,開展職業技能競賽。要加快課程體系革新。適應經濟發展、產業升級和技術進步需要,建立專業教學標準和職業標準聯動開發機制。推進專業設置、專業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相銜接,形成對接緊密、特色鮮明、動態調整的職業教育課程體系。
2、通過改革現有社會教育評價體制,促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快速形成。要統籌做好中等職業學校和普通高中招生工作,落實好職普招生大體相當的要求,加快普及高中階段教育。鼓勵優質學校通過兼并、托管、合作辦學等形式,整合辦學資源,優化中等職業教育布局結構。在保障學生技術技能培養質量的基礎上,加強文化基礎教育,實現就業有能力、升學有基礎。有條件的普通高中要適當增加職業技術教育內容,專科高等職業院校要密切產學研合作,培養服務區域發展的技術技能人才,重點服務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的技術研發和產品升級,加強社區教育和終身學習服務。探索發展本科層次職業教育。建立以職業需求為導向、以實踐能力培養為重點、以產學結合為途徑的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研究建立符合職業教育特點的學位制度。
3、實施現代職業教育發展新戰略,積極探索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新路徑。我國將形成現代職業教育體系作為職業教育發展的戰略性目標,首先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發展現代產業體系,需要完善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給予有力的支撐。轉方式、調結構、實施一系列重點產業振興規劃、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農業等,都迫切需要培養大量高素質技能型人才,才能盡快把經濟增長從依靠增加人力資本數量轉變到依靠提升人力資本質量上來。其次,建立終身教育體系和形成學習型社會,需要完善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提供全方位的服務。城市化發展、新農村建設、構建和諧社會,都是建設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動力。其三,職業教育事業自身的可持續發展,也需要完善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予以根本性的保障。
在一個完善合理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之內,技能型人才、高端技能型人才和應用型人才的培養要進行系統設計、系統實施,為職業教育的持續健康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