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娟
摘要:在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培養學生在語文速讀學習中的良好習慣,擴大學生的語文知識閱讀量,讓學生在有限的空間和時間范圍內大量閱讀,進行速讀是必不可少的。經過多年在教學實踐中的探索,認為速讀訓練是可行的。從心理學的角度進行來說,在語文教學中注意加強對小學生清除習慣定勢,進行良好的閱讀方法指導,是可以達到速讀目標的。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習慣;速讀指導;培養方法
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是否具有快速閱讀能力,很大水平上決定著學習效率的高低。對中學生來說,在校期間要進行大量閱讀;如果繼續深造,還要進行大量閱讀;將來工作之后,為了提高業務水平,仍然需要大量閱讀書刊、報紙等。廣泛的閱讀不僅可以豐富人的知識,開闊人的視野,而且可以開啟人的智慧,陶冶人的情操,凈化人的心靈,培養人的審美品質。在倡導學習型社會的今天,恰當有效的課外閱讀對于小學高年級同學來說尤其重要。“大量閱讀”“拓展閱讀”和“課外閱讀”越來越廣泛地被國內外教學所采用,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與書為友,讓學生在小學語文課程的學習中逐步養成閱讀的良好學習習慣,擴大學生的文章閱讀量,使學生在有限的空間和時間范圍內進行大量的謁見課外閱讀,進行速讀是必不可少的。所謂速讀法,就是從文章中迅速獲得有用信息的方法,它不是表面性的瀏覽,而是積極的、有理解的閱讀過程。這種速度訓練對小學生適用嗎?經過訓練是否可行呢?筆者作為肇慶市第四小學語文課題研究組的成員,經過近三年在教學實踐中的探索,認為速讀訓練是可行的。
教學中,我們總是經常聽到小學生有規律地朗讀課文,形成一字一頓很有節奏地唱讀。這主要是由于學生還處在小學的啟蒙教育階段,學生認知的語言材料還是單個的漢字,要通過逐步學習之后才逐漸把單個的漢字組成詞語,再連成句子,有時老師還讓孩子一個一個點著讀,有的孩子相當一段時間都改不了這種逐字閱讀的方法,這種逐字閱讀法是不良的閱讀習慣。
所以,小學生不能快速閱讀的主要原因是這種不良的閱讀習慣造成的。我們只有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加強對小學生進行良好閱讀方法的指導,清除閱讀習慣定勢,是可以讓小學生在閱讀方面達到速讀的目標的。
借鑒國內外小學生速讀能力的培養經驗,培養速讀可以歸結為以下六種:
1.進行閱讀速度的測試。通過測試,了解小學生的閱讀速度概況,并向閱讀速度慢的孩子提出速讀的要求。教學過程中,可以采取獎勵的制度,激發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小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就會有所提高。
2.防止復試的訓練。引導小學生在閱讀時避免眼球往返運動。訓練方法是;閱讀時用鉛筆、鋼筆或者其他長而細的東西引導視線,為視線在文字之林中作導游——即閱讀時用這種導引物指著自己所讀的文字,沿每行文字的下沿向右移動。在教學實踐中,得到進一步的證明:使用視線導引物不斷能使閱讀速度提高一倍,而且因為集中了小學生的注意力,能夠增強對文章內容的理解與記憶。教學中,老師可以循序漸進使用這種方法。開始進行訓練時,讓小學生根據自己的閱讀實際,控制導引物移動的速度,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之后,再逐漸加快導引物移動的速度。
3.組讀詞語能力訓練。閱讀時要求學生不要一個字一個字地認,而應該一個詞、進而整個詞組、整個分句地閱讀。加強組讀詞語的運用能力訓練的核心就是語言學習,因此在閱讀教學中,依托文本加強語言文字的運用能力訓練,例如,仿寫、改寫、續寫、擴寫和閱讀感受等,都可以成為語言運用的訓練點,既可以促進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理解,又提高學生對語言運用的能力。
4.擴張視野閱讀訓練。發展學生的外圍視覺感受能力,使小學生能夠看清相鄰的詞,預備好迅速感知詞句。教學中,擴張視野閱讀課堂培養了學生學語文的濃厚興趣。學生通過語文活動、語文實踐、語文閱覽,開闊了視野,豐富了頭腦,培養了語言能力,發展了語言思維,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可以用識字卡片進行訓練。只要堅持訓練,就會達到“一目十行”的視野范圍。當快速閱讀者以一目二三行,或一目十行,乃至一目一頁來進行閱讀時,讀物內容是以組塊或整頁為單位被感知和記憶的。也就是說,一頁書將像一幅畫或者一個電影、電視鏡頭一樣被輸送到大腦的記憶倉庫之中保存的。在理解和回憶時,左腦把右腦中儲存的形象記憶內容轉化成語言,然后再表述出來。
5.預讀法。這種方法適應高年級的學生。讓他們先看文章的開頭兩段,以后就只看各段的首句或找中心句。讀完之后,再把最后兩段文字仔細閱讀一遍,以此了解文章大致內容。
6.發揮閱讀想象。這種方法同樣適應高年級的學生。閱讀想象,是指在語文閱讀中對語言符號所喚起的表象進行加工改造,進而創造新形象的過程。在快速閱讀過程中,閱讀想象的充分發揮,也是與形象記憶和形象思維密切相關的心理過程,對增強理解和記憶效果起著重要的作用。根據文字材料的描述而進行再造想象,是閱讀理解不可缺少的一環,而創造性想象則是主動閱讀、活化信息、形成新見解的必要條件。再造想象,是根據語言的描述,在頭腦中形成相應的新形象的過程。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我們一定要注意因材施教,因人用法。不同的訓練有不同的適用范圍。我們的閱讀教學仍是以細讀為主,速讀的方法根據學生的情況,可以應用在自讀教材、拓展材料或課外讀物的閱讀訓練中。還可以根據不同性質的閱讀材料和閱讀任務,提出不同閱讀速度的要求。培養學生經常性閱讀的習慣,不僅需要學校創設學生閱讀的條件,同時也需要社會大環境的支持,需要家庭的支持。我們期待著大家都來關心孩子,讓課外閱讀成為孩子的自覺行動,成為他們學習語文的“源頭活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