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梓晨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及企業組織結構的調整、演變,大型企業集團的財務管理模式面臨困境。近年來,國際先進企業已逐步通過財務共享服務進行財務轉型,突破傳統財務管理模式的瓶頸。本文主要從財務共享服務的特征、實施的必要性、實施的建議幾個方面進行闡述,針對我國大型企業集團進行財務共享服務進行應用分析。
【關鍵詞】財務共享服務 企業集團 財務管理
共享服務是企業針對某個板塊進行統一地流程整合、資源整合,以實現規模經濟的模式,是一種大型企業集團使用的新型的組織管理模式。財務共享服務模式即把大型集團分散的分支機構的基礎性財務運營單位組合到一起,成立獨立的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向分支機構提供統一的服務并收取一定費用的財務管理模式。在該模式下,大型集團的基礎性財務工作人員及財務工具被組織在一起,而分支機構僅保留關鍵作用財務人員或不再單獨設立財務部門,能夠有效地減少人員和機構的重復。企業通過IT系統和統一的財務輸出對各分支機構基礎性、重復性的財務流程進行管理,能夠有效地實現財務管理標準化及規模經濟。
一、財務共享服務模式的特征
(一)集中化
財務共享服務模式的集中化體現在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實施財務共享服務最首要的任務即是建立一個集中式的財務共享服務中心,一般為成本較低的單一地點,以承擔企業的財務職能。此外,企業還通常將原有分散的財務系統進行整合,建立集中的、統一的企業財務管理系統。財務共享模式下,企業的財務人員是集中的,信息系統也實現高度統一。
(二)標準化
財務共享服務的模式相比傳統財務管理模式的重要特征之一即標準化。大型企業集團通常有上百個的分支機構或財務管理單位,各項業務的實施流程和財務流程差異較大。企業將重復性高的、基礎性的、易于標準化的業務納入財務共享服務的范圍,通過統一的IT系統將企業集團內部的業務流程及財務管理標準進行統一,實現標準化,所有的財務人員在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實行流水化作業。至此,企業各部門、各分支機構的財務管理標準、財務管理水平能夠得到統一,企業集團下達的各項財務制度也能夠更好地實施。
(三)專業化
財務管理是一項專業化的工作,其核心是財務數據的標準化采集、整合及解讀,以對企業的經營提出更有利的決策支持。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特征使其能夠容易地對企業集團系統內部各個財務單元的數據進行采集、對各項業務數據進行整合、并將財務信息進行共享,在集團層面提供口徑統一的、專業化的數據匯總分析及數據支撐。
二、大型企業集團進行財務共享服務的必要性
(一)有助于流程優化,提升企業效率
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內涵是通過提供標準化、流程化的服務來實現價值。一般而言,大型企業集團均具有多個分支機構、多項業務,企業需要對自身的業務流程、財務流程進行分解及統一。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在前期將協助企業構建一套深入企業各個業務線、各個業務單元的財務控制體系,包括企業生產經營所需要的采購、生產、研發、銷售等各個環節,有助于協助企業全面地梳理業務流程,提升企業效率。
(二)實現規模經濟,降低企業成本
大型企業集團擁有多個層級的財務部門,財務人員彼此之間業務相似,作業重復。通過建立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各分支機構的財務工作被拆分到細分流程,各分支機構的會計核算工作能夠進行規模化地處理,企業集團的財務人員能夠大量精簡,企業的運營成本得到降低。此外,企業財務管理的指令可以直接下達到財務共享服務中心,避免了企業在原組織架構下財務單元各自為政的情形;同時,企業的財務數據采集、傳輸、共享能夠在同一個地域實現,有效減少企業的溝通成本。
(三)分工明確,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通過財務共享服務中心,企業的財務工作被拆分為基礎性工作和戰略性工作。一方面,企業的基礎性數據由更加專業的財務共享中心提供,更加標準化、更加準確,有助于企業做出財務決策;另一方面,企業的財務職能人員能夠免除繁瑣、單一的基礎性工作,轉變職能,將精力集中于公司的核心業務,專注于進行財務管控、數據分析及戰略決策的實施,在提升財務管理水平的同時,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三、對大型企業集團實施財務共享服務的建議
(一)明確戰略目標,優化、固定流程
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建立需要明確其職能及戰略目標,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定位及職能必須服務企業的長期策略,也需要根據企業層面的戰略規劃來確定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在企業集團組織架構中的位置。在明確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目標后,企業需根據該目標對自身的財務流程進行拆解、重構,重新梳理出符合新型組織結構的流程。財務共享服務的業務流程設計一定要合理、方便、快捷,在企業戰略的指引下充分滿足集團公司、各分支機構及共享服務中心的需要。由于大型企業集團分支機構眾多,進行流程優化將耗費較大精力,故在流程優化前極有必要對企業的戰略進行明確;在流程形成后,對新的流程進行固定,避免管理紊亂。
(二)合理評估,明確共享服務范圍
并非所有的業務都適合分配到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當企業流程進行優化后,企業需要明確財務共享服務的范圍。一方面,確定服務范圍時企業應當需要針對財務問題的個性需求、共性需求進行評估,重復性的、標準化的共性需求可以直接納入共享服務范圍;而個性化的設置和創新的管理程序則需要企業進行綜合評估后方可納入。另一方面,企業共享服務中心建立后,企業可能還需要一些輔助性財務系統例如關聯交易系統等共同承擔財務職能,企業集團仍然需要在財務體系層面明確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職能。
(三)優化管理崗位,建立人員培訓機制
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建立后,企業原有的財務體系很大程度上進行了重構,企業的財務人員職能也發生了較大的變化,企業需要優化財務崗位體系,針對不同體系的財務人員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企業需要幫助承擔財務管理職能的員工適應新技術、新系統帶來的影響,同時做好高級財務管理人員的儲備;同時企業需要針對承擔基礎性職能的員工進行充分地崗前培訓,保證企業財務工作順利有效地執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