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星星+郭文娜
【摘要】京東作為最大的綜合網絡零售商,自成立至2016年以來,沒有實現真正意義的盈利,甚至每年仍需要數億的投入,但在股票市場上,尤其是美國的證券市場,京東的股票卻一直受人青睞,奈何?京東與絕大多說的“輕模式”不同,京東一開始就走“重模式”的之路。強大的現金流、獨特的支付模式為京東提供了很高的盈利潛能,本文從網絡電商著手,對京東進行分析。
【關鍵詞】網絡電商 京東 互聯網 盈利模式
一、網絡電商模式概述
網絡電商模式的定義和特點:
(一)網絡電商模式的定義
網絡電商的核心是電腦技術和信息技術進行商務活動,以商務活動為主體,以計算機網絡為基礎,以電子化方式為手段,在法律許可的范圍內所進行的商務活動的交易過程。
(二)網絡電商盈利模式特點
網絡電商顧名思義是互聯網時代下的創新產物,其特點有:
(1)信息的時域性。在互聯網時代下,信息可以進行跨地域傳播,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同時,為網絡電商的發展帶來了便利,使得跨地域的B2C、B2B、C2C成為可能,擴大了企業的市場份額,讓企業的經營單位業務得到一定的提高。
(2)交換信息具有互動性。C2C和B2C之間可以進行互動交流,這種交流不僅限與單向交流,而且還是一種互動式交流。不僅能推動企業產品的消費,而且還能夠更好地做好售后服務。
(3)信息交換形式的多樣性。在互聯網的大背景下,利用互聯網上的廣告橫幅,在多種平臺上刊登廣告:包括按鈕廣告、游戲廣告等。消費者能夠在多個平臺上接受廣告信息,更有助于提高產品的知名度。
(4)運營成本的經濟性。企業通過互聯網向潛在的客戶傳遞信息,以虛擬的網絡代替了實物之間的交換,降低了交換成本;同時,這也降低了產品的宣傳成本、降低了企業在“多方面”人才的管理費用和經營過程中的其他成本,從而提高了企業的利潤。
(5)信息交換趨向于個性化發展。這是一種由消費者主導的出于自己意愿去進行交易的行為,節約了消費者的時間并且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培養消費者對企業的忠誠度,最大化的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二、影響京東商城盈利的因素
(1)低成本優勢。在商品采購價上,加之5%的毛利,即為商品價格。
(2)為消費者提供正品。京東商城始終堅持對假貨零容忍的態度,正品行貨己成為京東的標識。
(3)雄厚的資金優勢。京東在長期的經營過程中積累了大量的資金,并且身后擁有眾多投資方,為京東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現金流。
(4)快捷的服務。京東商城已經逐步建立了六大物流中心,物流系統完善,不斷提高的物流配送速度給消費者帶來了信心。
(5)全面的售后服務。若遇到不滿意的產品,京東商城會主動為消費者提供新的產品,竭力為消費者服務。
三、京東的發展歷程
(一)京東的創立
1998年,劉強東辭去了在外企的工作,在北京中關村租了個小柜臺,開始了自己的創業生涯,一位被外界稱為“反互聯網的異類”。在創立初期,公司規模較小,但京東完成了用戶,資本,團隊的原始積累,從線上轉為線下零售,并且在電商行業嶄露頭角。
(二)京東的發展
京東并沒有停滯不前,而是決定向全品類擴張,從只做3c產品轉為一站式消費平臺。隨后,京東利用自身積累發資本,迅速進入了互聯網的新世界。在2014年,京東市值己超過400億美元,躋身于全球十大互聯網公司之列。
(三)京東的成熟
2016年第二季度京東商城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經營利潤約為1.1%,2015年第二季度京東商城經營利潤約為0.4%。從數據上,京東的盈利能力有了很大的進步。而且這一期的財務報告打破了京東自成立以來就未盈利的說法,證實了一開始就走“重模式”是正確的。在持續盈利之后,品質升級的腳步不能停止,目前將分為兩個方向:擴張,下沉。
四、京東的盈利模式
(一)沉淀資金模式盈利
京東一直以來處于虧損局勢,那么為什么沒有被其他行業所碾壓呢?因為京東是自營企業,擁有強大的資金沉淀,即使暫時的虧損也不會對企業產生重大的影響。京東利用用戶在平臺上留存有資金,在這一過程,京東作為交易主體,收來的錢完全放在資金的賬戶,不會受到第三方的操控,完全可以利用這些沉淀的資金賺取投資收益回報。
(二)B2c業務盈利
B2C購物網站是指直接把商品或服務售賣給消費者的網站。我國B2C電子商務交易總額以超過6810億美元,說明我國電子商務的前景一片大好。京東商城利用B2C整合營銷傳播策略的營銷手法,直接向廠商進貨,自己做中間商賺取差價,節省成本,而且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傳播的覆蓋率。
(三)其他盈利途徑
京東還通過網絡廣告、收取會員費等方式盈利,但值得一提的是,京東網站上支付的資金是每年六月和十二月才返還給供應商,如果供應商需要提前獲得這筆收入,就需要向京東支付一定的費用,這個也有很大的盈利前景。況且在錢生錢的時代,京東在六個月內能握住大量的資金,這就保障了資金運轉的持續性,同時可以將這筆資金用于投資,獲得更大的利潤。
五、網絡電商的發展前景
截至2016年12月,手機網絡購物用戶規模達到4.41億,占手機網民的63.4%,年增長率為29.8%。京東商城傳統上是一家大的自營商場,賺的是差價。京東全年的運營數據:GMV:6502億元;自營業務GMV:3723億元,占比57.8%。而第三方平臺賺的是平臺使用費和扣點。一年賣貨不賣貨都是12000元。按照京東所說的12萬簽約客戶,僅平臺費京東就能收14.4億,這還不算扣點。而對于申請京東平臺的客戶,不管過不過京東先收300元審核費,2016年,京東第三方支付平臺交易總額同比增長57%,達到914億人民幣,增長速度高于京東自營的46%。這一報告充分體現了京東的獨特的運營模式和多途徑盈利模式,從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京東的凈收入會越來越高,運營成本會越來越低。京東很可能像阿里巴巴一樣,一旦轉虧為盈,就一發不可收拾。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