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天奎
摘 要:農業機械化是改善農民生產和生活條件,提高勞動生產率和土地產出率,實現技術進步的重要措施,是縮小城鄉差別,提高農業和農村經濟整體水平的重要條件, 是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重要內容和實現農業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很重要的一個內容就是發展農業機械化, 農業機械化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介紹了農業機械推廣的作用,提出了農業機械推廣的對策,包括重視農業機械的作用、培養農業機械專業人才、健全農業機械化服務體系等內容,以供參考。
關鍵詞:農業機械;推廣;作用;對策
先進的農業機械與良好的管理體系,能夠促進國內農業生產的技術變革與當地社會經濟的發展;然而,隨著國家城鎮化建設的加快,大型農業田地對農業機械化的需求將會越來越高;但是,在很多地區,尤其是地貌復雜、田地面積較小的區域,農業機械使用成本過高、使用效率低下,因此,在其推廣過程中相對緩慢。如何進行全國范圍內的農業機械推廣,促進的實現,是進行思考討論的重點。
一、農業機械技術推廣存在的問題
1.農戶對機械化技術認識不足,農戶接納水平較低
在農業生產中,農民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是農業生產過程中的主要參與者,進行著農作物的栽種與收獲工作。但是,一直以來,農民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著文化素質較為低下,接納新事物能力不強的特點,傳統耕作方式的影響,導致農民對機械化技術的推廣,存在接納能力嚴重不足的狀況。農民難以正確認識到機械化生產帶來的優勢,這導致機械化技術的推廣受到阻礙。
2.機械技術推廣主體配備較差
作為農業機械技術推廣的主體,農業機械技術推廣部門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協調和安排著相應的推廣活動,為農業機械化生產的推廣貢獻著巨大力量。但是,機械技術推廣部門普遍存在著配套設施不足、辦公條件差、相應經費不足等情況,難以更好地進行機械技術推廣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機械化技術推廣的相關工作都難以得到有效開展。
3.機械化技術推廣人員綜合素質和業務能力較低
在農業機械技術的推廣中,部分推廣人員存在著相應的機械化技術知識陳舊、業務水平不高的狀況。機械推廣人員一般年齡較大,農業機械知識沒有得到及時的更新,難以更好地指導機械技術的推廣。在很大程度上,農機推廣人員沒有得到及時的培訓和新知識的學習,技術水平較為低下,新機械技術沒有得到及時的學習,了解程度不足,難以在推廣工作中承擔相應工作任務。
4.農民的購買力有限,難以使機械化技術得到推廣
傳統農耕式的農業生產方式,造成了農業生產效率的低下,農民難以獲得較高的經濟收益,很多農民的經濟收入有限,存在購買力較低的狀況。農業機械化生產的實現,需要農民能夠進行機械化機器設備的采購和應用。在一定程度上,中央對于農機購置的補貼額度不高以及農民購買力的低下,都造成了機械化技術普及推廣的受阻。
二、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的對策研究
1.重視農業機械的作用
重視農業機械的作用:一是發揮政府的扶持作用。各級政府不僅要積極地加大農業機械的投入和加強對農民購買農機的補貼力度,同時要發揮好項目帶動和補貼資金的引導作用。二是發揮市場配置作用。要改變過去只懂服務不懂經營的思想觀念,發揮好市場配置資源的作用,使開發新產品與經營聯成一體,走進市場、利用市場充分發揮使用先進農業機械的優勢。
2.培養農業機械專業人才
農機人員的文化程度、素質高低與農業機械的有效使用密不可分。現階段加強農機人員教育和素質培養應主要從以下幾方面著手:一是加強對農民農業機械化的基礎教育。發展農村的基礎教育,落實“以縣為主”的農村義務教育管理體制,建立縣以下農業初等職業技術學校、市地級的中等職業技術學校。二是加強農機科技人才的培養。這要根據農機化的特點和農業的生產實際,采取多種形式對農機人員進行技術培訓,使他們真正掌握現代知識、懂得經營, 使農業增長方式真正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上來。農民素質的提高,不僅能提高他們對現代化農機具和設備的使用與維修技能, 另外也有利于農機外向型經營管理人才和經貿人才的培養和選擇, 這對農業機械的研發和利用有著極大的推動作用。
3.健全農業機械化服務體系
農機社會化服務體系的完善需要政府和社會的雙向互動,農機化服務體系是銜接農業機械和農戶的橋梁, 是農業機械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必要途徑,主要措施有:一是加大對農機社會化服務組織的投入力度。動員貴州全社會的力量發展農業機械化,使過去由國家和集體投入為主,變為國家、集體、個人和社會共同投入的新機制。二是開展市縣級農機服務中心站和鄉鎮農機管理服務重點站建設升級競賽活動,推廣農機科技示范園的成功經驗。三是強化農機技術與質量監督,維護用戶權益。如在全區積極開展送科技下鄉活動,讓農民學習知識,變管理監督為自覺提高,同時科技工作者要站在更高的角度給予指導。
三、結語
農業機械的發展要不斷地利用現在的生物技術和信息技術等新型科技,綜合考慮環境友好化的發展方向,開發出新的農業機械。農業機械的現代化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重要保障,也是農業現代化的必經之路,且農業機械的現代化離不開農業機械的推廣,積極地推廣農業機械不僅要考慮當地的自然條件等因素, 還要考慮經濟效益的最大化。在制造農業機械時,要考慮讓農民朋友用最少的投資獲得最大的收益,這才是農業機械推廣的真正核心。相信隨著農業機械的推廣和更多更有效的機械的發明, 貴州農業無配套機械的歷史將從此改寫。
參考文獻:
[1]農業機械推廣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分析[J].楊秀倫. 南方農業.2015(27).
[2]充分發揮農業機械推廣作用 推動農村經濟發展[J].杜興才. 吉林農業.2014(11).
[3]農業機械推廣應用的前景分析與策略探究[J].王榮. 中國外資.2013(03).
[4]關于農業機械推廣的綜合探討[J].武志宏. 河北農機.2013(02).
[5]淺析新形勢下農業機械的推廣[J].韓春花. 中國農業信息.2013(1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