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天祥
【摘 要】隨著課程改革的實施,微課模式已滿足不了教師的教學需求,必須采用輔助教學手段,以提高教師教學效率。本文以微課教學模式為基礎,研究翻轉課堂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初步應用。
【關鍵詞】微課;翻轉課堂;數學課
一、高中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新課改實行以來,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實施貫徹新課改理念的課堂教學模式,我們發現了一些新問題。其一,學生課前預習無的放矢,準備不足;課堂上打無準備之仗,自主學習從何談起?其二,學生存在學習程度差異。班級授課制下,教師難以因材施教。其三,課堂上,教師多采用的教學模式,講解——學生練習——課后作業——掌握技能。被動學習,使學生的主動性和求知欲被磨滅,變得消極厭學。
如何解決這些課堂教學的問題?我認為,轉變課前預習為課前聽課學習,給充足的時間讓學生自主學習;課堂灌入式教法轉為互動式教學,才能真正落實新課標。互聯網現代科技的應用,為我們實現新的教學模式提供了可能。
二、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應用的可行性
1.“微課”與“翻轉課堂”的概念
(1)微課。“微課”是指以微型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針對學科知識點或教學環節而設計并開展的教學過程。“微課”包括教學視頻與教學主題相關的教學設計、教學課件、教學反思、課后練習、學生反饋等輔助性教學資源。微課特征在于“微”。時間短,容量小,學生可通過手機隨時觀看,也可按需選擇性或反復觀看,利于解決學生差異化、個性化的問題。
(2)翻轉課堂。學生的學習過程由前后兩個階段組成,“信息傳遞”與“吸收內化”。傳統教學中,“信息傳遞”通過教師在課堂講授、師生互動實現的;“吸收內化”通過學生在課后復習、練習來完成。翻轉課堂又稱 “顛倒教室”,重新構建學習過程。在翻轉課堂模式下,“信息傳遞”過程由學生在課前借助教師提供的視頻、網絡資源、在線輔導等資源完成。“吸收內化”過程則由教師通過設計教學活動,師生、生生互動完成。
2.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的研究現狀
意大利學者marco renchetti探討教學視頻在學習中的作用,認為在線視頻的學習有助于自主學習。美國學者moravec要求學生在課前觀看教學微視頻并完成作業,在課堂上學生進行小型講座和學習活動。在這種教學方式下學生的考試成績提高了21%。北師大教育學部副教授馬秀麟等在信息技術課教學中,研究認為翻轉課堂在適合項目教學或以技能任務型為主的課程中具有一定優勢。華中師大教育學部信息技術學院教授楊九民等構建了基于微視頻資源翻轉課堂的實驗教學模式,研究表明該模式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及實驗操作的正確率。
翻轉課堂在實踐中取得了正面效果。系列化的微課可實現翻轉課堂,有效解決課堂教學的瓶頸,提高教學效率。高中數學教學具備實行翻轉課堂的基本條件。那么,怎樣進行高中數學微課構建呢?
三、高中數學微課的構建方法
1.微課的選題
選題是微課制作的關鍵步驟。開始我們先挑一些關鍵內容制作成微課,然后逐步擴大。①依據高中數學教學重、難點選題。微課“微”,但不是簡單的教學過程切割或是微縮,關鍵是要選擇教學中的重點、難點來制作微課。②依據視頻表現方式的適用性選題。微課通過視頻流媒體展示,內容的設計要適合使用視頻展示的特性。微課選題要適合使用多媒體表達,適時適當的加入豐富的圖像、視頻片段、及演示動畫。
2.建設微信公眾平臺,發布微課資源
利用微課視頻解決數學教學中的關鍵的問題。
四、基于微課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課堂教學活動
由于學生在課前完成了基礎的學習任務,對新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課堂上的教學活動對教師提出更高的要求。
(1)教師要對學生自主學習提出的問題進行整理和解答,對重難點在課堂上進行探討解析,設計多樣化的課堂活動進行知識內化,如合作完成練習、協作探究問題、分組討論、混合式協作學習與成果交流等。
(2)在課堂活動開展中要注意集體性輔導與個性化指導相結合。利用微課倡導個性化學習。利用課堂進行普遍問題的輔導。
(3)反饋,總結與反思。對學生的自主學習動態、作業完成情況,教師及時給予適當評價。另外,對于學生使用微信學習平臺中遇到的問題、自主學習中遇到的疑惑,及時反饋。教師指導學生進行總結和交流,推進學生的同伴互助關系與協作學習能力,并優化微課的設計制作和教學方案的實施,充實更新教學資源。
總之,教師設計學習資源;以微信平臺為載體發布微課;通過多樣化的課堂活動促進知識內化;進行評價與反饋、總結與反思。實施這樣的翻轉課堂,使教學從以課堂教學為主轉換為課內外結合;以形成性評價為主,更加關注學生學習過程。利于學生全面發展,利于教師專業發展。在教育信息化時代,相信利用微課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將會發展得更加成熟,能增強教學效果,真正實現新課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