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陽
貧困地區高校大學生創業教育模式的建構研究
李 陽
本文結合貧困地區高校大學生的實際情況,試從創業課程體系與教學制度的建立與完善,師資隊伍建設與第二課堂的開展以及整合校內外資源,營造創業教育的良好環境等三個方面來建構符合貧困地區高校的創業教育模式。
創業教育 創業教育模式 貧困地區
2016年3月4日,“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峰會”在北京召開。會議圍繞主題“十三五規劃與大學生創新創業”來展開,旨在提高大學生創新、創意、創業的意識和才能為重點,以深入做好大學生創業實踐為出發點,匯聚各種力量幫助大學生更好地進行創新創業。而位于貧困地區的高校,由于其缺乏地域、資金、人才等優勢,加之用人單位選拔中的誤區和大學生們自身的局限性等原因,大學生就業創業教育工作的開展存在著較大的難度。筆者通過問卷法和訪談法對貧困地區高校的創業教育現狀進行了調查,結果表明貧困地區高校大學生的創業態度不太樂觀,缺乏創業理想和信心。與此同時,學校的創業教育開展得也并不好。創業教育的良好發展必然能夠更好地支持國家對貧困地區的扶持政策,在這種實際情況下,貧困地區高校構建屬于自己的大學生創業教育模式勢在必行。
首先,為發展本地的經濟服務。創業推動了技術創新和生產率的提高,是經濟發展的動力之一。人才服務于社會,通過創業創造出更多的就業機會,據統計,我國1個人創業平均可以帶動3個人就業。因此做好創業教育工作定能大力促進本地的經濟發展。
其次,培養學生就業能力的有效途徑。2016年高校畢業生人數達765萬,比去年增加了16萬人。畢業生人數的增加與無明顯增加的就業崗位間的矛盾日益激烈,必會導致高校畢業生們的就業壓力無限增大。面對如此嚴峻的就業形勢,最有效的途徑就是對高校大學生進行創業教育。通過培養高校大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促使高校畢業生們逐漸成為就業崗位的創造者。
課堂教學是高校創業教育的主要途徑。因此,首先應當以培養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為目的,建立科學合理的課程體系。在美國,大多數院校都將創業教育作為一個具體的專業或研究方向,課程涉及創業相關的較多方面,其中典型的課程有“機會識別”、“創業啟動”、“創業營銷”、“小企業管理”[1]等。為此筆者建議貧困地區高校按照課程體系與創業教育目標調整課程結構,先在全校開設創業教育的公選課,再根據不同專業和不同的創業內容創設不同的課程體系。
其次,建立并完善相應的教學制度。合理的課程體系還需要相應的教學制度保駕護航,讓創業教育規范化,制度化,更具有可執行性。
首先,學校必須招聘或培養一定數量的創業教育教師。考慮到國內創業教育起步晚,師資有限,在難以直接招聘到足夠專業教師的情況下,學校可從學校現有的教師中抽取部分合適的老師進行專業的培訓。其次,必須轉變創業教育的教學方式。創業教育課程的開展要求教師先要具備創新思維以及相應的實踐指導技能,因此老師們的教學模式則應更多地傾向于積極討論模式和實踐指導模式,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知識培養與能力培養相結合,而不是過去傳統單一的灌輸式教育方法。
與此同時,高校創業教育的師資隊伍也不應僅局限于自己學校的教師,還可在這之外開設第二課堂。第二課堂可聘請校外的一些相關人士到校以講座等形式進行交流學習。從他們身上,學生不僅可以及時了解到創業教育方面的最新信息,也可以借鑒學習到無論是成功的經驗還是失敗的教訓。
高校應當加強創新創業教育的滲透。具體表現為:其一,高校要對創業教育進行廣泛的宣傳,將創業教育的思想融入教學的各個環節,營造鼓勵大學生們“想創業、敢創業、創好業”的環境氛圍;其二,高校要對創業教育加大資金投入,改善創業教育教學和實踐的設施條件,為學生開展創業活動提供良好環境;其三,高校還應調動全校師生開展創業活動的積極性,通過社團活動平臺多舉辦創業相關的競賽活動,促進創業教育的廣泛開展。
高校也是龐大的社會組織中的一員,貧困地區高校大學生創業教育實踐工作要落到實處,學校就應整合校內外資源,形成高校、企業、政府三方互動共贏的工作格局[2]。具體而言,高校可與校外的指導或服務機構進行合作,從高校、企業和政府等群體中選拔合適的成員成立專門的創業就業工作小組,建立與企業、與政府的長效合作機制。通過定期不定期地交流會談,有針對性地對大學生進行更好地創業教育。
大學生創業教育體系的研究是適應社會和時代發展的必然結果。貧困地區高校的大學生作為本地區最具創新創業能力的群體之一,培養其創新創業能力對該地區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因此高校更應重視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建立并完善創業教育課程體系,為培養出更多的創新創業人才做出貢獻。
[1]趙志軍,馬金霞,楊玉洪.創業文化建設導論[M].長春:吉林出版社,2007:26.
[2]郭萬牛,楊蓉,伏永祥.大學生創業教育對策研究[J].江蘇高教,2009(1):120~121.
昭通學院外國語學院)
本文系云南省昭通學院2016年校級科研課題(項目編號:2016xj03)。
李陽(1990-),女,四川廣安人,碩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二語習得、應用語言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