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功玲
摘 要:加強初中生語文閱讀課堂教育可以從多個方面入手,文章作者對此三種語文閱讀課堂教育方法進行分析,旨在讓學生能夠掌握閱讀技巧,在語文閱讀課堂上獲得更多的知識內容。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課堂;教學方法
閱讀需要講究方法,教學方法是隨著時代不斷更新發展的,教學方法沒有絕對的好壞之分,而是要結合不同年齡段人群的閱讀習慣以及閱讀書本的內容,找到適合這類人群的個性化閱讀方法。初中語文主要學習的是散文以及古代的詩詞,這類文章的閱讀需要學生結合教師的講授體會到文章的意境,并充分地理解閱讀文本,才能提高語文閱讀課堂的效率。筆者總結了三點閱讀方法來提高初中語文閱讀課堂的效率,如下所示。
一、比較閱讀法
比較閱讀法通過將閱讀文本進行比較,在找出不同閱讀文本差異的同時進行學習,能提高初中生的閱讀能力。具體來說,可以通過對同一類型的文本進行比較,比如兩篇散文等,然后讓每個學生發表自己得出的比較結果。由于學生的理解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可以通過隨機提問學生的方法來了解學生對教學文本的掌握情況,提高學生閱讀的積極性,還能幫助學生掌握閱讀技巧。閱讀教學法主要是為了發現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讓學生相互分享自己對閱讀文本差異的認知情況,增加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交流,充分地調動閱讀課堂的氣氛,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閱讀文本的比較中。教師還需要注意閱讀文本前后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將新的知識與舊知識點進行總結,讓閱讀課堂的效率最大化。在落實比較閱讀法時,需要結合典型的閱讀文本,比如課文《背影》以及《爸爸的花兒落了》都側重針對父愛進行歌頌,在學習過程中教師可引導學生,將兩篇課文進行對比閱讀學習,對比兩者表達方式的差異性。同時,還可引導學生積極表達自身對于兩篇課文對于父愛的不同理解,并結合自己的父親,對父愛進行認識。這種比較方法直接加強了學生對課本知識的認知,能夠在閱讀中直接想到另一本閱讀文本的內容,眼前也可能直接呈現出閱讀文本描述角色的畫面,學生的閱讀能力也就得到顯著的提升。
二、角色扮演閱讀法
角色扮演閱讀法要求學生在閱讀時充分融入閱讀文本中,學生能夠體會到閱讀文本各個人物角色的內心想法,能夠在閱讀中將閱讀文本人物角色的感情充分地表達出來,這種方法讓學生的表達能力以及閱讀能力都能得到顯著的提升。在角色扮演閱讀中,需要深入體會閱讀文本角色地感情,要求朗誦文章時一定要有感情,將文章的基本對話以及感情充分地流露出來。角色扮演閱讀的實踐中,同樣要以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為目標,這里推薦使用故事劇情演練的方法或者不同學生扮演不同角色對話的方法進行。筆者初中時曾經參加過一次閱讀文本角色扮演的教學活動,當時筆者扮演墨子,去楚國勸說楚王放棄攻打宋國。在這次活動中,筆者沒有做到將感情融入墨子這個角色中,因此縱然在這個活動中是主要角色,但是仍沒有獲得好評。而另一位楚王的扮演者,在每一句話里都將自己的感情融入其中,充分地詮釋了楚王理屈詞窮時的憤懣情緒,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認可。
三、情景設置閱讀法
情景設置閱讀法讓學生體會到文章營造出來的意境,并舍身處地去體會文章作者的心中所想,這種方法適用于古代詩詞的閱讀。情景設置閱讀需要感受到作者所處的情景,理解能力不足的學生需要在老師的引導下感受作者所處的情景,結合學生自己的想象,假設自己處于作者的情境中,帶著情感去閱讀這些古代詩詞,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四、討論
初中語文閱讀中將上述方法加以運用,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會得到充分的發揮,將感情融入到閱讀中,學生的閱讀質量也顯著提升。比較閱讀法、角色扮演閱讀法以及情景設置法將整個初中閱讀文本全部覆蓋,初中的散文以及詩詞都能被學生有感情地朗誦下來,學生的視野也能得到擴展,不僅能夠在考試中更加得心應手,還能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好地表達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學生的整體素質也可以得到顯著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鄢曉霞.論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課堂中三種教學方法[J].讀寫算(教研版),2015,5(21):196.
[2]張德宏.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課堂問題設計思考與實踐[J].語文天地(初中版),2014(10):48-4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