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商業銀行業務不斷拓展和電子商務技術在國民經濟中廣泛應用,銀行操作風險的嚴重危害性日益展現。目前,我國商業銀行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是加強操作風險管理,確保銀行健康穩定地發展。本文分析了我國商業銀行操作風險管理主要存在的問題,并從強化員工隊伍建設、完善內控制度和業務處理流程、構建科學風險治理體系、采用先進技術手段這四個方面對我國商業銀行操作風險管理提出了具體策略建議。
【關鍵詞】商業銀行 操作風險 策略建議
商業銀行是從事存款、貸款、支付結算等金融業務的高風險行業,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水平將對其在同業競爭中的核心競爭力產生重大影響。在日常風險管理工作中,很多商業銀行對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的關注程度比較高,然而對于存在時間更長、危害范圍更廣、可能造成更大損失的銀行操作風險,卻缺乏足夠的重視和深刻的了解。商業銀行操作風險是指由于內部程序、員工、操作系統和外部事件等諸多因素存在問題和缺陷,可能給銀行造成損失。近年來,隨著中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商業銀行業務的不斷拓展和電子商務技術在國民經濟中日益廣泛應用,銀行操作風險的嚴重危害性日益展現出來。商業銀行陸陸續續暴露出來的大大小小的各類操作風險事件和接連發生的主要因為操作風險所導致的金融案件,充分說明了我國商業銀行目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是加強操作風險管理,確保銀行業務健康穩定地發展。如何有效強化銀行操作風險管理,已經成為我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研究的重要課題。
一、我國商業銀行操作風險管理目前主要存在的問題
(一)管理體系不完善
有的商業銀行缺乏專門專業的操作風險管理部門,操作風險管理職能主要由各個業務經營管理部門分散執行。各部門經營目標不一致、部門管理權限發生沖突等狀況,嚴重削弱了商業銀行的風險監控職能,導致商業銀行管理者不能全面、及時地掌握銀行操作風險的整體情況,致使商業銀行不能形成并執行全面統一的操作風險管理策略。
(二)業務處理流程不合理,內控制度存在缺陷和漏洞
業務流程不合理是指因為執行的業務流程本身就存在漏洞和缺陷,或者是因為推出新金融業務產品、改進經營管理模式和采用新操作系統等方面的原因導致業務流程產生變化,原有的業務流程已經不再適應現在的業務操作。銀行的內控制度并不是一勞永逸、無懈可擊的。隨著銀行業務的不斷創新和發展,商業銀行只有堅持不懈地修訂和完善內控制度,才能有效防范業務操作風險。
(三)銀行員工隊伍建設不到位,員工操作風險防范意識不強
有的銀行對員工的職業道德警示教育開展力度不夠,員工沒有形成自覺自愿防范風險的自我保護意識。一些基層網點業務經辦崗位員工欠缺較高的專業技術水平和日常業務處理中的風險識別防范能力。一些銀行管理人員對于操作風險缺乏全面、深刻、透徹的認識,法律意識和風險合規意識比較淡薄,對相關制度規定一知半解,重經營輕管理,造成業務指導出現偏差,導致業務發展和風險管理相互分離,銀行風險管理制度形同虛設,風險責任無法真正得到貫徹落實。
(四)操作風險管理的計量方法和監測手段不完善
有效識別操作風險和準確計量操作風險是商業銀行操作風險防控的堅實基礎。我國有的商業銀行還沒有采用金融統計模型等先進方法對操作風險進行識別和計量,導致部分流程仍然需要依靠人工判別操作,不能運用計算機系統完成風險識別和計量的全部過程;有的商業銀行還沒有創建操作風險評估數據庫、風險控制關鍵指標等操作風險防范體系。
二、我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策略建議
(一)強化員工隊伍建設,加強業務培訓和風險警示教育,不斷提高員工業務素質和風險防范能力
員工問題是商業銀行操作風險管理中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銀行員工自覺自愿的思想約束是確保銀行各項規章制度有效貫徹執行的前提和基礎。商業銀行要通過堅持不懈的風險警示教育、制度法規講解、業務技能培訓和職業道德宣講,持續不斷地提升銀行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素養、崗位業務能力、風險識別能力和風險防范能力,逐步形成操作風險防范的堅實屏障,從上至下地締造人人關注風險、人人掌握風險的精良風險管理環境。
(二)完善內控制度,規范優化業務處理流程
1.完善內控制度建設,改善內部管理模式。首先商業銀行應制定詳盡具體的銀行業務規章制度和業務操作手冊,采取對重要核心業務進行直接管理的模式,有效防范間接管理模式引發的操作風險。第二、商業銀行要建立分層負責、分工清晰、緊密配合、互相監督的操作風險內部層級負責制度,不斷提升操作風險管理效率。高級領導主要負責銀行監管模式的組織和風險管理策略的制定,負責將相關制度法規及時傳達到相關人員;中層管理者負責分配落實任務、跟進督辦完成進度;基層員工負責嚴格按照銀行規章制度進行業務操作處理,牢牢筑起操作風險控制的第一道防線。
2.嚴格規范業務操作流程,逐步形成全行統一的業務處理辦法。商業銀行應該全面梳理各類業務操作流程,認真分析業務關鍵風險點,重點對新推出的業務產品查缺補漏,不斷更新改進各類業務處理流程,逐步形成合法合規、完整全面、切實可行、全行統一的業務處理規則,有效控制各個業務操作環節可能存在的操作風險。
(三)逐漸構建權責明晰的科學風險治理體系
打造科學風險治理體系,首先要建立獨立于銀行業務管理部門之外的操作風險管理部門,全面負責全行各部門操作風險的集中管理工作;選派專人對關鍵業務風險指標進行實時監測,定期總結匯報全行操作風險管理存在的問題。第二、要對銀行操作風險實行精細化管理,將操作風險管理細化到風險識別、風險評估、風險控制、風險監測等具體操作環節中去,逐漸形成覆蓋銀行全部業務范圍和操作步驟的操作風險管理策略。
(四)采用科學方法和先進技術手段進行銀行操作風險管理,不斷提高銀行操作風險計量水平
首先,商業銀行應充分利用當前先進的計算機網絡科學技術,適當借助外包專業企業,開發設計能夠有效保障銀行業務發展的風險管理操作系統,進行銀行操作風險內部防控和全面自查。第二、商業銀行應將柜員指紋認證、客戶電子簽名等先進技術手段運用到銀行柜面業務管理中去,有效提高操作風險管理效率;應將遠程實時監控技術、數據分析模型等先進技術運用到操作風險后臺業務監控中去,系統會在發現問題時自動報警提醒,有效預防操作風險事件的發生。第三、商業銀行應認真借鑒國外風險管理先進經驗,逐漸建立精準的操作風險計量模型,不斷提高操作風險評估的準確性。
總之,我國商業銀行要從業務發展的各個階段著手,逐漸完善銀行內控監督機制,努力創新操作風險管理方法,不斷提高操作風險管理能力,為銀行業務健康穩定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作者簡介:史延杰(1974-),女,漢族,山東棲霞人,任職于建行陜西漢中分行,研究方向:金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