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進入到經濟新常態的新階段,為了順利實現經濟轉型,私募股權投資模式成為金融體系中不可或缺的投融資手段,同時其受關注程度也在不斷增加。在此環境下,私募股權投資在我國高速發展,本文從私募股權投資發展的現狀和問題入手,有的放矢地提出了私募股權投資優化的建議。旨在促進私募股權投資穩定、長遠發展,為我國經濟轉型保駕護航。
【關鍵詞】私募股權投資 現狀 問題 建議
私募股權(PE)誕生于上世紀40年代的美國,令美國從經濟危機中獲得了新生。私募股權投資主要針對非上市公司的非公開股權進行交易,通過合理的退出機制獲利。一方面讓投資方獲取了利潤,另一方面讓非上市公司拓寬了融資渠道,企業能夠擴大發展。在我國私募股權投資經過了30多年的發展,取得了矚目的成就,推動了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尤其在當下經濟新常態、與財政政策變化的環境中,私募股權投資的重要性和作用更大。但認真分析私募股權的發展現狀,其還存在著種種問題,既與我國金融體系可持續發展不協調,更與發達國家成熟的體系有差距。所以,針對現狀和問題,提出優化路徑和解決措施是私募股權投資的當務之急。
一、私募股權投資的現狀
從上世紀80年代我國私募股權投資出現到今天,我國市場的私募股權投資發展迅猛,已經成為亞洲乃至全球最活躍的私募股權投資交易市場。
從我國私募股權投資的發展現狀看,我國私募股權基金數量不斷增加,雖然受市場和政策影響有所波動,但總體上私募股權基金數量在迅猛增長。雖然基金數量增加,但籌資難度越來越大,尤其是單個基金的籌資情況困難,微觀市場環境不容樂觀。
在私募股權基金數量和籌資總量增加的背景下,私募股權投資的投資規模也在不斷擴大,尤其是在互聯網經濟發達的當下,一大批新興企業涌現,在宏觀調控下也出現了大批非上市企業極具市場競爭力,私募股權基金看準時機進行投資,滿足了這些企業做大做強的需求,其投資規模也在不斷加大。同時,私募股權投資的領域和行業更多。從傳統的房地產行業、能源行業向互聯網行業、高新技術領域逐漸滲透,投資更加多元化。在一片向好的情況下,私募股權投資的收益率卻比較低。這一方面有政策方面的原因,IPO審批被限制、并購、出售等被嚴格管理,導致私募股權投資轉化利潤能力有限。
在這樣的發展現狀下,我們不得不審視存在的問題,找出阻礙私募股權投資發展的癥結。首先,是私募股權投資的法律監管方面存在問題。社會經濟發展速度快與與之配套的法律之間的不協調是當前普遍存在的問題。就私募股權投資而言,目前還沒有專門的法律法規進行約束和監管。雖然將以往的民法、經濟法進行了修訂,但是局限性仍然較大,細則仍仍需完善。其次,如上文所述,重點表現在融資難和退出難上。在經濟新常態下,M2規模被嚴格控制,流動資金緊縮,導致投資者越發謹慎,融資難度前所未有。同時新三版、中小板企業由于發展規模小,速度較慢,IPO困難,而當前退出機制以IPO為主,企業產權交易市場不發達,設立分散,交易成本高。所以IPO退出難度大,采用這一渠道非常有限。其他關于并購、破產等退出機制更難以實現,所以融資和退出難成為私募股權投資最大的問題。再次,我國私募股權投資機構的形式主要是公司制,與發達國家的合伙制之間合理性差距較大,我國主要以國有資本、海外私募機構投資為主,限制了投資者進入私募股權投資領域。最后,專業機構和人才的匱乏。在國外,有兩大類的PE管理機構,但我國尚未有專業的PE管理機構,大多是由證監會、銀監會等兼職管理。同時,由于我國私募股權投資時間段、發展粗獷,所以專業人才以國外留學人才為主,國內頂尖大學的商學院人才培養為輔,而這些新興人才尚未參與到私募股權投資的核心領域,導致人力資源匱乏。
二、私募股權投資的優化建議
針對我國私募股權投資發展現狀和問題,本文提出了以下幾點優化建議:
第一,法律法規的補充完善。私募股權投資作為高杠桿的高風險投資模式,設立專門的法律法規對其進行規范很有必要。一方面可以參考發達國家的立法經驗,并結合我國國情進行設立。另一方面,根據現有的《公司法》、《證券法》等經濟法,盡快出臺投資法,并確立私募股權投資基金規范運作機制,建立基金資產第三方托管和信息披露制度,用法律規范我國私募股權投資的發展。
在法律法規完善的同時,私募股權行業自律也很重要??捎芍袊嗣胥y行、銀監會、證監會等牽頭,銀行、會計事務所、私募股權基金等參與,設立行業自律規范,使行業自律組織能有效地約束和規范私募股權投資的運行。形成多元化、全方位的監管體系,為確保私募股權投資合法、合規、順利發展保駕護航。
第二,開辟融資渠道,擴寬退出路徑
針對融資渠道窄,國有資本和民間私人資本主導的局面,應進一步擴大融資來源。主管機構也認識到這一問題,開始研究引入社保資金、公積金、金融機構資本等作為私募股權投資的融資來源,這樣不但擴大了融資渠道,更能引入更多的融資數量,為私募股權投資提供更加充裕的資金。
針對退出難的情況,產權市場成為了一個好的退出通道,無法上市的私募基金可以通過并購、轉讓、管理層回購等方式退出,有助于進一步拓寬私募股權投資的退出渠道。
第三,管理以市場化調控為主,政府宏觀調控為輔。鑒于我國國情和經濟體制,政府調控要退居二線,轉型加強引導、保護和扶持。由市場為導向,在較為寬松的投融資環境中發展私募股權投資。
第四,專業管理機構的建立和專業人才的引進培養。一方面加大與發達國家成熟私募管理機構的合作,引入其管理機制,建立屬于我國自有的管理機構。實現話語權地位,并且引入培養專業私募股權投資人才,為我國私募股權投資市場注入生機和活力。
三、結語
總而言之,我國私募股權投資經過多年發展,已經形成了規模和體系,同時市場龐大,為國民經濟發展起到了不容忽視的推動作用。但要認清形勢和經濟環境,對國內私募股權投資中存在的問題重視起來,建立健全法律法規,使融資和退出機制更加完善,管理更加科學,人才儲備更多。只有這樣才能在最大程度上保證私募股權投資的正常運轉,使我國經濟轉型更加順暢。
參考文獻
[1]李鎖永.我國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的發展現狀與建議[J].時代金融旬刊,2017(2):58-60.
[2]梁宇飛.中國私募股權投資風險[J].經濟師,2016(6):84-85.
[3]黃秋霞.私募股權投資現狀存在的問題及解決途徑探析[J].中國商論,2017(5):161-162
作者簡介:郭唱(1988-),男,漢族,湖南長沙人,學歷:本科,研究方向:金融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