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裕芳
摘 要: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在學生教育方面也也有所涉獵,這是一個很好的現象,我們教師應當根據目前的教學現狀,研究出一種合適的教學方法,將信息技術合理的運用到課堂教學中。信息技術教學模式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傳統落后的教學模式,在發揮課堂效率和質量方面也存在很多積極的效果。因此,筆者認為應當從實際出發,有效的將信息技術、多媒體教學和傳統教學手段相結合,發揮各自優勢,相互促進,相輔相成。
關鍵詞:信息技術;小學數學;優化
目前的時代已經是大數據的時代,信息技術的快速是必然的,而且信息技術的告訴發展還能給教育帶來深刻的改革。我們可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結合多媒體技術,吸引學生學習的興趣。將多媒體技術與和小學數學相結合,可以給學生提供自由發展的空間,讓學生得到更健全的成長和發展,不僅如此,運用信息化技術還能有效地優化小學數學課堂,提高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效果,促進學生的發展。
一、利用多媒體導入課程
一節課的氛圍是由剛開始的五分鐘決定的,如果課堂開始氣氛比較沉悶的話,那么后續的教學效果會很差。因此,比較有經驗的教師都會做好課程導入,以期能夠調動課堂氣氛,把學生的注意力拉到課堂上。多媒體是課堂導入的有效手段。因此,它可以利用聲音、圖片、視頻來表現,這種多種形式的表現途徑相互配合起來能夠起到非常好的導入效果。比如,在準備講加法的課堂上,可以先放這么一段視頻:灰太狼抓著喜羊羊和懶洋洋后,又設計陷阱把美羊羊抓著了。這時候就可以提出問題,灰太狼剛開始抓了幾只羊,后來抓了幾只羊,總共抓了幾只羊?同學們知道該怎么計算嗎?今天老師教你們加法,這樣就可以知道灰太狼抓了幾只羊。然后就可以引入加法課程了。
二、情景教學,激發興趣
小學生不同于中學生,他們的心理發展還不夠完善,注意力容易被干擾。相關調查也顯示,小學生課堂上走神的概率比初中生高1.5倍。而通過創設情景,小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很容易被激發,可以說,小學生由于自我表現意識較為強烈,更容易激發出興趣。在學習完減法后,教師可以當堂出題,來測試學生是否掌握了減法。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這樣一個PPT,小明有34個糖果,表妹來做客時小明分給表妹6個糖果,那么小明現在有多少個糖果?要注意的是,此處盡量用圖片或者視頻來表現,這樣更能發揮多媒體的優勢。情景教學法也可以單獨使用,但情景教學法搭載多媒體創設出的情景,包含聲音、圖片和視頻,更加生動形象,也更能讓學生融入其中。
又如在教學“軸對稱圖形”的時候,我帶領學生進入軸對稱圖形的專題教學網站,專題網站里含有豐富的資源,軸對稱的建筑物、植物、動物、工具還有各種漂亮的軸對稱剪紙、窗花,學生們被這些信息所吸引,不僅對軸對稱有了感性認識,而且對軸對稱圖形產生了進一步探究的欲望。網頁中把實物圖抽象成數學圖形,配合一些揭示軸對稱的圖形本質的動畫演示,學生學習又從感性認識提升到理性認識,從而認識軸對稱的相關概念,提高數學思維能力。在整個學習的過程中,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索,不僅學到了數學知識,而且拓寬了視野,了解了社會,了解了自然,更增強了學習興趣,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學生自己動手搜索,發現了軸對稱圖形在人們生活中美妙的作用,了解到生活中數學無處不在,體會到數學的應用價值,知道學好數學的重要性和現實意義,而且通過搜索,提高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和觀察、分析數據的能力。
三、輔助學生突破難點
小學數學中有許多難點,是學生難以理解的。究其原因,小學數學具有抽象性,而小學生抽象思維并不完善,有時難以理解,學習的時候容易出現一知半解的情況。在這個時候可以利用多媒體來輔助學生,突破難點。
比如,圖形的變換中軸對稱是小學數學中的一個難點。教師在講這節課的時候,可以用PPT展示一個蘋果,然后下一個圖片就變成從中間切開的兩半蘋果。這時,教師就可以問學生:“被切成兩半的蘋果一樣不一樣?”此外,教師還可以展示折紙,把一個長方形從中間折起來,然后再展開,讓學生比較兩邊是否一樣。此時,教師再引入軸對稱的定義。
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覺得最困難的就是綜合應用題,教師可以用多媒體將關鍵點形象生動的解釋出來,效果會很好。尤其是遇到圖形結合的問題,使用多媒體將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提供實踐體驗機會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使用信息技術應注意形式要靈活,效率要高,在教學中使用哪些信息技術,到底是用傳統的小黑板,還是網絡化教室,在什么環節上使用,都應該由我們的教學目標來決定,而不是趕時髦,搞“花架子”。課本中有些要求實踐的教學內容,由于受到時間、空間的限制,不可能讓學生親臨其境,從而限制了學生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利用信息技術與數學進行整合教學,可以給學生呈現出一個真實的或虛擬現實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在其中體驗,學會在信息學習環境中學數學、在生活中學數學,主動構筑自己的學習經驗。如教學二年級“千克、克的認識”,運用模擬教學課件,創設一個“虛擬公園”的情境。“公園”里動物們正在比體重。這讓學生非常激動,刺激了他們強烈的參與欲,迫不急待地想在網絡中做“裁判”。根據電腦顯示,學生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動物,點擊到合適的秤上去稱,再說一說誰重誰輕。既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熱情,學生主動參與互動,也得以充分展示,每個學生自然地把所學的知識與生活實際,通過信息技術緊密地整合在一起,生活經驗走進了教材內容,既提高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又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五、結語
信息技術教學模式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傳統落后的教學模式,在發揮課堂效率和質量方面也存在很多積極的效果。本文講述了如何利用多媒體導入新課、創設情景、輔助學生突破難點。當然,多媒體教學還有許多技巧,希望這一工具能夠得到合理的利用。
參考文獻:
[1]劉奇,田治蘭.基于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課堂教學變革[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0(14).
[2]何克抗,吳娟.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教學模式研究之——教學模式的內涵及分類[J].現代教育技術,2008(0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