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哲 賈玉鳳
(大連民族大學,遼寧 大連 116600)
老炮兒,是一句老北京話,普通話中的意思是“混混”。這部電影由知名導演管虎執導,主人公身上有很多優秀的品質,是中國傳統文化精髓的體現,他善良、熱心、愛護弱勢群體,從上到下閃耀著人性的光芒。在影片《老炮兒》中,六爺是一個有情有義、地地道道的北京人,雖然他的個人尊嚴在當前的社會歷史時期遭受了一定的踐踏,可是他卻一直堅守著最后的底線,沒有低頭,更沒有讓步,最終使周圍的人被他的一腔情義所感動。六爺與每一個人的交往都沒有違背他的行為原則,更不會突破自己的底線,盡管他只是社會群體中一個毫不起眼的小人物,卻在點點滴滴中傳播著善良與仁愛,傳播著優秀的傳統文化,同時也為人們打造了一個有規矩的情義世界。
影片一開始便為觀眾塑造了一個生活在社會新時期卻堅守自我的人物形象,主人公的生活方式有些不務正業的味道,整天遛鳥、訓鳥、溜溜達達,可是他卻堅持對自我的認可,他大腦中尊老愛幼的觀念根深蒂固,即便在遭遇了年輕人的無禮之后,仍然選擇為年輕人指路,這體現出主人公內心的善良。之后,主人公人物形象則通過日常點點滴滴的小事一點點呈現在觀眾面前。主人公在遛彎時,胡同的人用“六哥”或“六爺”來稱呼他,這說明他是受人尊敬的,而當他遛彎時碰見比他年齡大的鄰居時,總是向老鄰居敬煙、點煙,這反映出主人公堅守著尊老愛幼的傳統文化。當燈罩兒與城管發生肢體沖突時,他一方面掏錢賠償執法車的車燈錢,但另一方面卻要求城管必須還回耳光,他認為燈罩兒受到的侮辱必須以平等、尊重的方式來處理。后來,影片又設計了他拿出自己的私房錢以及多方籌錢,想要換回獄中老哥們的情節,不僅向觀眾呈現出老炮兒以及朋友所生活的環境,而且也詮釋了生活在灰色環境中的群體眼中的道義世界。影片的高潮部分是與新社會歷史條件下權貴階層之間的沖突,他在找到兒子的同時也發現了兒子與權貴之間的矛盾。當他知道兒子被拘留后,他獨自找到新社會時期的頑主兒,并希望以傳統的老北京規則來處理矛盾沖突,傳統價值體系與當前新的價值體系之間出現了巨大的沖突,這也是影片最突出的矛盾所在。隨著社會的不斷變革與發展,傳統文化中的行俠仗義正在漸漸遠去,新時代下的利益至上開始得到更多人的認同。盡管傳統的價值體系遭到人們的遺棄,可是以六爺為代表的群體卻依然堅守著最后的底線,他們以道義為行為方式的準則,蔑視強權,這也使得人物形象更加豐滿。
事實上,傳統價值理念與新時期下的價值理念之間的沖突深刻體現了當前社會不同階層之間的巨大鴻溝,如六爺在電話中被告知:“很多事情不是你們這些小老百姓能夠理解的。”盡管他在與權力的對抗中處于弱勢地位,可是他卻一如既往地堅持自我價值理念,而不是選擇向權貴屈服。影片中,他與官二代譚小飛第一次會面時的場景深刻體現了這種沖突,他與悶三兒面對態度囂張的權貴時,不僅不報警,而且還堅持按照對方提出的標準賠償,這一切只因為兒子還沒有被解救出來,因此他選擇了隱忍,同意對方的無理要求。即便是遭受侮辱,他也因為對兒子的愛而顯得十分高大。他與悶三兒一起去交納賠償金時卻出現了意外,鄰居燈罩兒憑借自己的修理技術,對豪華版法拉利進行了處理,這使得矛盾進一步升級,而原本可以解決的問題一下子變得十分棘手,兒子也不能被帶走了。由于矛盾沖突的進一步升級,六爺與悶三兒不再忍讓,選擇了以武力手段解決問題,前后行為的巨大轉變說明他不僅以豪爽、仗義的態度對待自己的親人,而且也能夠為自己的朋友兩肋插刀。最后,引發矛盾沖突的女孩將贖金以及六爺的兒子一并送回,可是由于慌亂,譚小飛在國外銀行的資金信息被泄露,形勢開始朝著有利于六爺的一方轉變。可是隨著譚小飛父親的介入,六爺最終選擇了獨自赴約,并實現了自己的目的。
黑格爾認為:“對任何民族來說,那些仰望星空的人代表著民族的希望。”的確如此,在強調實用性的社會條件下,信仰是最為珍貴的東西。影片《老炮兒》中為人們塑造了一群不看重利益,卻將信仰放在第一位的人,他們看重情義,并影響了周圍的人。即使家庭條件很好的譚小飛一開始對以六爺為代表的群體持蔑視的態度,可是卻隨著二人交往的不斷加深,對他們的看法也發生了很大的改變,佩服他們身上的俠義精神以及強大的忍耐力,感動于他們對信仰的堅持。隨著譚小飛與六爺的交往次數不斷增加,他的服飾、發型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并在雙方的最后談判中,他真誠地說出下面一番話:“六爺,沒碰上您之前,我以為這樣的人都是書里寫的,碰上您,我信了。”他腦海中的江湖俠士原來就實實在在生活在自己的周圍。新舊兩代頑主兒在俠義的影響下,最終和平解決了彼此之間的沖突,并提出以后的一切矛盾紛爭全部按照江湖規矩來解決。影片臨近結束時,制作人員設計了這樣一組鏡頭:身穿軍大衣的六爺手拿軍刀,單槍匹馬赴約,在街頭追逐鴕鳥……而整部影片也被賦予了強烈的魔幻現實主義色彩,從另外的角度來分析,設計這樣一組鏡頭也為六爺的倒下增添了幾許溫情。六爺最終以自己的方式捍衛了自己那一代人的尊嚴,體現了自己的價值。事實上,這也是傳統的價值體系與以利益至上為主要標志的新的價值體系之間的斗爭,它決定了死亡是必然的結果。影片以大組的鏡頭為觀眾呈現出六爺對尊嚴與道義的堅持,即使以生命為代價,也感到毫不可惜,也正是因為他的堅持,一個不務正業、終日無所事事的老炮兒形象被塑造成一個追求情義、有自己的信仰與追求的平民英雄。
六爺對兒子的愛并沒有表露在外,而是藏在內心深處,是一種深沉的愛,可是兒子卻因為他年輕時的不負責任,心里始終有一個結。他一直以為,自己的父親對自己、對家庭沒有一絲的愛,在兒子的不斷追問下,六爺產生了強烈的懊悔之心,年輕的時候自己沒有珍惜家庭的溫暖,年老了開始向往家庭的溫暖。可是,兒子并不原諒他的過去,父子之間的情感一直處于對立狀態,一直到兒子陷入困境時,六爺以自己的方式化解了與新頑主兒之間的矛盾,父子之間的情感也最終出現了巨大的轉變。也正是因為他的努力堅持以及對兒子深沉的愛,使他最終獲得了兒子的認可,重新在兒子心目中建立起權威性。重建權威的過程十分艱難,他不斷與人談判,在與權貴的對峙中堅守著自己的底線,而他對兒子的愛也在這一過程中不斷醞釀、加深。六爺盡管對新社會條件下的規則不是很熟悉,可是他卻堅守著自己的傳統規則,并用傳統規則與新規則進行對抗,他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去搭救兒子。當兒子重新回到這個家庭后,他與兒子進行了交流,并告訴兒子不能破壞規則,做事情要講究分寸,更不能踐踏道義。當兒子被打得不省人事后,他單槍匹馬與小飛談判,盡管他身體衰弱不堪,可是卻擁有強大的內心精神。他不僅要為兒子討回公道,更要積極承擔起肩上的公民責任。在與新時期頑主兒不斷較量的過程中,重建父權內涵的外延在不斷擴大,并擴展到具有強烈責任感與使命感的民間權威。
六爺與霞姨的情貫穿于影片始終,隨著劇情的不斷開展,二人之間的感情也越發醇厚。這種感情蘊含于霞姨拿出8萬塊錢救助六爺的兒子上,也蘊含在六爺突發心臟病后霞姨的辛苦奔波中。當兒子認為父親在吹牛時,霞姨卻將六爺當年的行為列舉出來,她與六爺之間的深厚情感體現在日常生活小事中。六爺決定獨自赴約后,他將自己的資產偷偷交給霞姨保管,而霞姨卻悄悄通知了他的哥們兒,兩個人提前并沒有做出任何約定,可是卻彼此心有靈犀。同時,霞姨對六爺有發自內心的崇拜,對于六爺這個落魄的男人,霞姨可謂是用情至深,不僅隨時隨地跟從六爺,而且從語氣、步態、神態、狀態等都和六爺神似,這不排除霞姨刻意模仿六爺的結果。霞姨對六爺的情義得到了六爺兒子的尊重,六爺的兒子不聽話、不孝順,但是對霞姨卻十分尊重。在六爺住院的時候,六爺對兒子說,你是我最親的人,兒子卻反問六爺:“我是你最親的人?那霞姨呢?”對兒子而言,六爺心中最親的人理所當然的是跟隨父親多年的霞姨,而不是自己這個親生兒子。雖然六爺在嘴上說自己最親的人是自己的兒子,但是我們從影片中可以看到,霞姨在六爺心中的地位是非常高的,是無可取代的。
六爺對朋友,可謂是有情有義,這種情義不但體現在反復打撈悶三兒出局中,而且也體現在與老哥們兒洋火兒的交談以及洋火兒對他的態度中。洋火兒告訴他有事須談判,他以為老哥們兒用錢以及蹩腳的借口將自己打發出去,在物欲橫流的社會條件下,他一直固守著一個“義”字。他周圍的人對待他的態度從側面體現出他的情義,如當他生病時,洋火兒替他支付醫療費用,霞姨將自己積攢多年的積蓄拿出來;當他陷于危難之中時,也是他的老哥們兒毅然放下家庭與工作,陪他一同前往,即使被拘留起來也毫不退縮。如果不是六爺以滿腔情義對待這些人,他們怎么可能以這樣的態度對待六爺?可見,六爺的情義不但改變了自己,也改變了自己的朋友,他們的行為在這個物質社會中顯得格外醒目。同時,六爺的義也顯示在對鄰居的態度上,雖然他是老炮兒,但是卻懂得尊老愛幼,對年長的鄰居,見面他都敬煙點煙,對他們充滿尊重。這種尊老的行為也是當今我們社會所缺失的,所以,六爺的義不僅僅是對情義的堅守,也是對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堅守。作為老炮兒,他自身存在一定的缺點,但是卻不能掩蓋他身上情義的光輝。
六爺是一個仁慈、充滿俠義心腸的人,也正是因為如此,他受到周圍人的尊敬。影片從開始就為觀眾呈現出他愛管閑事的特點,隨著劇情的不斷發展,這一特點逐漸演化為對待陌生人的善良與仁慈。他為救助兒子籌集錢財的時候遇到了同樣處于困境中的群體,他沒有坐視不管,而是以自己的微弱力量去幫助他們。他送給乞討的女孩二百塊錢時說:“如果你是真的呢,就算我積一些福報;假的呢,六叔也認。”他還偷偷往生活困窘的老哥們兒的錢盒子里塞錢,種種善舉使他在患病后,很多人不約而同地去看望他。當他偶然看到有人跳樓的時候,他愛管閑事的性格又一次體現出來,他質問路人究竟是何居心,為什么如此冷漠。盡管世界可能因某些人的舉動而發生改變,可是在大多數時候,個人的力量卻顯得微不足道,影片為觀眾塑造了一個以現實為主,但有理想因素存在的世界,雖然這個世界存在著很多冷漠,而且利益至上,可畢竟出現了一些改變。
總之,影片《老炮兒》是一部現實主義作品,讀者很容易被影片中的細節所感動。導演管虎從江湖視角出發,為觀眾塑造出一群在新社會時期下堅守道義的群體。盡管現實世界是一個物欲橫流的社會,可是影片《老炮兒》卻以情義震撼了人們的心靈,深入挖掘了人們潛藏于內心深處的仁慈與善良。《老炮兒》中情義的堅守,顯得和現實社會格格不入,六爺等人對情義的堅守看起來顯得迂腐,卻是我們這個社會缺少的,這也是本片能夠引起人們共鳴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