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琳
【摘 要】技能大賽特別是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及世界技能大賽,對于職業院校提高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質量,推進職業教育加快發展,增強職業教育吸引力,引導社會各界積極支持職業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從我院實際出發,對技能大賽對職業教育的益處及這幾年可能出現的問題作出分析。
【關鍵詞】技能大賽;高職教育;人才培養
舉辦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是我國職業教育的一項制度創新。我國全國性職業技能競賽始于1995年開始的“全國技能月活動”,從2008年至今,我國已經成功舉辦多次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通過多種形式技能競賽活動,有效地調動職業院校學生學習各類職業技能的積極性,突出了專業技能在職業教育中的位置,使課堂教學與實踐教學更緊密地結合了起來,有力地推動了職業教育的改革創新。在全社會營造“普通教育有高考,職業教育有大賽”的良好氛圍。
隨著成功經驗的不斷積累,近幾年各職業院校依托大賽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堅持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堅持工學結合、知行合一,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努力造就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
1 技能大賽給職業院校教育教學帶來諸多益處
1.1 技能大賽可以提高學校影響力及專業競爭力
職業院校以國賽、省賽為抓手宣傳學校的辦學理念、辦學優勢已經成為時下高校在招生宣傳上的一個手段。以我院為例,近三年,通過創新競賽管理機制、優化技能訓練方法等措施,我院各項技能大賽成績屢創歷史新高。2014年,我院學生參加院外競賽獲獎181項。在國家級一類大賽中獲二等獎3項,三等獎2項;2015年,我院學生參加院外競賽獲獎137項,在國家級一類大賽中獲一等獎2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3項;2016年,我院師生在職業技能競賽中不斷突破,取得豐碩成果,在2016年度山東省高職院校技能競賽工作中綜合排名第一位。這些成績體現了我院的辦學水平,吸引了大量的優秀生源進入我院,優勢專業脫穎而出,也吸引著技能型人才進入優勢專業學習深造。
1.2 技能大賽擴大了學校與行業企業的聯系
大賽比賽內容緊密對接行業標準,體現產業前沿技術。眾多國內外著名企業(如聯想、大眾、通用、西門子、博世等)深度參與賽項設計、競賽平臺提供和技術服務等工作,參與賽項數量占全部賽項的80%以上,使比賽內容直接與產業前沿技術相對接,發揮了大賽對職業院校專業建設與教學改革的推動作用。我院多年參與省賽賽項的承辦工作,與多家知名企業建立了長期合作的密切關系,建立了實習實訓校外基地,并探討了專班培養的深度合作意向,大賽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溝通平臺。
1.3 技能大賽引領相關專業教育教學改革和專業建設
職業技能大賽在專業建設、人才培養模式、課程體系、師資隊伍、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等方面為職業院校提供引導。如專家組設計方案,由學校和企業合作來完成開發教材,并轉化為課堂資源、慕課、微課等形式,讓所有學生都受益。還有,賽后進行重點歸納總結,以大賽為抓手及時調控教學行為,豐富提升指導教師的專業知識和實踐技能,將技能大賽經驗覆蓋到每一位老師和學生,切實提高學校的技能教學質量和學生的綜合能力。
1.4 技能競賽提升了學生的職業素養等全面素質
職業技能競賽在注重考察學生運用職業技能解決實際問題的同時,也對學生的職業素養和心理素質、合作意識、團隊精神、自信心提出了具體要求。高職院校通過行之有效的賽前準備,組織學生參加相應的職業技能競賽,引導學生在實際的競賽活動中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才華,鍛煉學生接受競賽挑戰的心理能力,幫助學生重塑發展信心和堅定職業遠景。高職院校組織參與的各類職業技能競賽在發揮其全方位的教育價值的同時,還為高職院校校園文化的建設賦予競技文化的內涵,能夠為高職院校營造一種健康、競爭和拼搏的校園文化,這將直接有助于學生形成拼搏進取、樂觀自信、團結協作和奮發向上等道德品質,為他們日后走向生產、管理和服務崗位成為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提供了道德和精神的保障。
2 技能大賽可能出現的問題
技能大賽的優點大家有目共睹,對推動教育教學起到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但是把握不好尺度,容易滋生一些問題。
2.1 企業綁架和干預大賽
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的特點要求它必須和企業密切合作,要求行業企業的專家涉足大賽的方方面面,大到賽項規程、賽題編制、小到賽場評分,都可以看到企業的身影,如果企業專家無法約束自己,就會對賽制的公平性產生影響。還有,部分大賽的設備要求是指定廠家的設備,此設備比賽專用,實際教學發揮作用較小,價格較貴,動輒十萬二十萬,升級一個模塊需要另外收費。更有甚者,一個賽項今年這個設備,明年就換了另一個廠家的設備,讓參賽學校措手不及。
2.2 大賽受益面小
參加大賽首先需要有選手,選手從何而來?如果沒有時間一層層的選拔,那只能道聽途說,根據其他老師的推薦來找種子選手,這就是一個慧眼識珠的過程,一個“押寶”的過程,然后集訓,然后參賽,整個過程,所有的設備,只是這幾個選手在使用,其他時間都在空置,其他同學就是想學,一沒時間,二沒老師。
這就是“普惠性”的問題,大賽的受益面受到了限制。
2.3 突擊訓練效果差
很多大賽需要多學科的融合,所需知識面較廣,如嵌入式大賽,即需要對硬件的了解,又需要對軟件的把握,集訓選手往往沒有此方面的知識積累,老師的經驗、題庫、自己短時間針對此問題填鴨式的自學就成了解決辦法,但是,這種突擊訓練效果并不理想,換一個設備,換一個項目,又需要重學!
2.4 追逐利益,無條件硬上
部分院校為得到大賽成績,廣撒大網,用“萬一得獎了”來解決條件不足的問題,沒有這個專業、沒有這種設備、沒有這種選手都不要緊,搜選冷門大賽項目,借別人地方、別人設備,創造條件也要上,畢竟參賽隊伍少,萬一得獎了呢!可是對教育教學有益么?
【參考文獻】
[1]蔣一清.職業技能大賽引領高職專業建設和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教育現代化,2016(40).
[2]李渙之.淺談職業技能大賽對職業教育發展的影響力 [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5,(6):154-15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