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福蘭
【中圖分類號】G623.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40-0042-03
識字寫字能力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正確的識字寫字教學方式,對培養學生識字寫字興趣,提高識字寫字能力,進而順利閱讀、寫作至關重要[1]。教學過程中發現,對不同年齡段的學生,相同的教學方法下,不同類別漢字的識寫教學效果明顯不同;不同的教學方法下,同一批學生對不同類別的漢字的識寫教學效果也差異明顯。文中從小學1~6年級人教版教材中各挑選80個需要識、寫的生字,按象形、會意、指事、形聲等4種主要漢字成字特征歸類,每個類別包含20個字,各類別再隨機分成4~5組(分組數與教學方法組合數相同,各組字數相同),進行不同教學方法組合的對比試驗,并在教學后5天、10天進行識字、寫字考查,統計正確率。試驗設計的重復數,就是各組的生字數。對各年級的不同教學方法組合下的識寫正確率比較,探討識寫正確率差異產生的原因,并為各年級按漢字成字(造字)特征類別選擇最佳的生字識寫教學方法組合。
一、試驗采用的基本教學方法
試驗采用5種基本教學方法進行組合。不同教學方法代碼:A.直觀刺激,識寫同步;B.形象思維,引申字義;C.承前啟后,新舊聯系;D.結構比較,識別差異;E.利用多媒體,寫字技巧展示。各基本教學方法的做法見表1。
二、教學方法組合的教學效果比較
(一)象形字的教學方法組合比較
象形字的教學方法組合采用了AB、ABE、AE、BE等4種。試驗結果見圖1、圖2。
1.一~二年級象形字教學方法組合比較
一、二年級學生5天時的識寫正確率,ABE >AE>AB>BE;10天時的識寫正確率,AE>ABE>AB>BE。5天時,ABE組合的正確率略高于AE,但10天時,AE組合的正確率超過ABE,且超過的程度,一年級>二年級,說明對一年級學生,在AE的基礎上,加上B,對加強短期記憶有一定幫助,但對較長期記憶反而有干擾作用,且一年級學生受到的干擾大于二年級學生。試驗中發現,這種干擾,主要表現在引起字結構混淆。由此可見,AE組合是一、二年級最佳象形字教學方法組合。
2.三~四年級象形字教學方法組合比較
三年級ABE組合的5天、10天的識寫正確率分別為95.5%、84.6%,均明顯超過AB、AE、BE組合,采用ABE組合,可取得最好的教學效果。四年級學生5天時的識寫正確率,ABE>BE> AB>AE;10天時的識寫正確率,BE>ABE>AB>AE,其中,BE、ABE間相差不大。四年級的象形字教學,宜采用ABE或BE組合。
3.五~六年級象形字教學方法組合比較
五、六年級采用BE組合教學象形字的5天、10天時識寫正確率均最高。AB、ABE、AE組合的5天、10天時的正確率均比四年級的低,從學生課堂聽課、師生互動情況看,學生年齡大了,對圖片、圖像等的直觀刺激興趣減弱,反應平淡。他們更樂于通過形象思維來鞏固記憶。試驗中發現,對特別難識寫的結構復雜的象形字,采用ABE組合,即在BE的基礎上,添加一些圖片、圖像的直觀刺激,還是可以取得較BE組合更好的幫助記憶效果。因此,五、六年級象形字教學,應以BE組合為主,ABE組合為輔。
(二)會意字的教學方法組合比較
根據會意字的特點,采用BC、BD、BCE、BDE、BE等5種教學方法組合進行比較試驗,結果見圖3、圖4。
1.一~二年級會意字教學方法組合比較
一、二年級會意字5天、10天時的識寫正確率,最高的均為BCE組合。聯系已學漢字(組合成會意字的獨體漢字),引導形象思維,引申字義,再結合多媒體技術進行書寫技巧展示,是一、二年級會意字識寫能力培養的最佳教學方法組合。
2.三~四年級會意字教學方法組合比較
三年級會意字識寫正確率,5天、10天時最高的均為BE組合。四年級會意字識寫正確率,5天時最高的是BE組合;10天時最高的是BDE組合,BE略低。三、四年級會意字采用BD組合教學,也可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5天時識寫正確率93%以上,10天的識寫正確率82%以上,由此可見,對三、四年級學生,可適當進行結構相近的會意字間結構差異比較,以幫助記憶。由此可見,三年級會意字教學適宜采用BE、BD組合,四年級宜采用BE組合或BDE組合。
3.五~六年級會意字教學方法組合比較
5種教學組合中,五、六年級會意字5天、10天時的識寫正確率均以BDE組合為最高。高年級學生已經掌握了較多的詞匯量,通過形象思維和字間結構比較,有利于加快領會字義并加強記憶。其它四種教學方法組合,5天、10天時識寫正確率,均表現出BE>BD>BCE>BC。對高年級的學生而言,他們對老師引導找出組成會意字的獨體字興趣不高。
(三)指事字的教學方法組合比較
本研究重點探討在象形字的基礎上增加提示性符號構成的指事字教學。根據象形字+指示性符號的指事字特點,采用AC、CD、CE、DE、CDE等5種教學方法組合進行比較試驗,結果見圖5、圖6。
1.一~二年級指事字教學方法組合比較
一、二年級指事字5天、10天時的識寫正確率,均以AC組合為最高。一年級其它四種組合的5天、10天的識寫正確率,均存在CE>CDE>CD>DE,其中CE、CDE差距不大;二年級其它四種組合的5天、10天的識寫正確率,均存在CDE>CE>CD>DE,其中CD、DE差異不明顯。一、二年級的指事字比較簡單,大多為合體指事字。本階段指事字教學,應以已學的象形字為基礎,通過直觀刺激、新舊聯系,來加深記憶,因此,宜選擇AC教學方法組合。
2.三~四年級指事字教學方法組合比較
三~四年級的指事字5天、10天時的識寫正確率,均以CDE組合為最高。三年級中,其它4種組合,5天時的識寫正確率均低于90%,10天的識寫正確率均低于80%,AC、CD、CE三者間差異不明顯。四年級中,CD、CE組合5天、10天時的識寫正確率均高于AC、DE組合。因此,三、四年級宜采用CDE組合。endprint
3.五~六年級指事字教學方法組合比較
五~六年級的指事字識寫正確率,CD、CDE組合的5天時均>93%,10天時均>83%。其它組合的5天、10天時的識寫正確率,無論是五年級,還是六年級,均明顯較CD、CDE低。五、六年級的學生,在CD組合基礎上,繼續多媒體展示書寫技巧作用不大,甚至因侵占了可用于CD組合的識寫教學時間,反致識寫正確率有所降低。因此,五~六年級宜采用CD組合教學指事字,特別復雜的字,才需使用CDE組合。
(四)形聲字的教學方法組合比較
根據形聲字的構成(成字)特點,本研究采用CE、DE、CD、CDE等4種教學方法組合進行對比試驗。結果見圖7、圖8。
1.一~三年級形聲字教學方法組合比較
5天、10天時的形聲字識寫正確率,一~三年級的均為CDE組合最高;其它3種教學方法組合,一年級表現為DE>CE>CD,二年級表現為DE>CE>CD,三年級表現為CD≥DE>CE,A方法的影響,一、二年級>三年級;C方法的影響,三年級>一、二年級。因此,一~三年級的形聲字教學,宜采用CDE組合,但在教學方法組合設計過程中,一、二年級應適當加強A教學環節;三年級宜適當加強C教學環節。
2.四~六年級形聲字教學方法組合比較
5天、10天時的形聲字識寫正確率,四~六年級的均為CD組合;其它3種教學方法組合,四年級表現為CE≥CDE>CD,五年級表現為DE>CE>CDE,六年級表現為DE>CE≥CDE。C方法的影響,四年級>五、六年級;D方法的影響,五、六年級>四年級。因此,形聲字識寫教學,四~六年級均宜采用CD組合,但四年級要加強C教學環節,五、六年級宜加強D教學環節。
三、結論
識字寫字能力的培養,是語文教育的重點之一。提高識字寫字能力,才能為提高閱讀、寫作能力夯實基礎。以提高小學生識寫能力為中心,進行了識字寫字的教學方法組合的比較試驗,結果表明:
1.象形字教學,一、二年級宜采用AE組合;三、四年級宜采用ABE組合,四年級還可采用BE組合;五、六年級應以BE組合為主,ABE為輔。
2.會意字教學,一、二年級宜采用BCE組合;三年級宜采用BE或BD組合;四年級宜采用BE或BDE組合;五、六年級宜采用BDE組合。
3.指事字教學,一、二年級應采用AC組合;三、四年級應采用CDE組合;五~六年級宜采用CD組合,特別復雜的字,才需要使用CDE組合。
4.形聲字教學,一~三年級宜采用CDE組合,且一、二年級應加強E環節,三年級應加強C環節;四~六年級宜采用CD組合,且四年級應加強C環節,五、六年級應加強D環節。
本文重點探討了識字寫字教學方法組合問題,研究對象為同一班級同一批學生。開展識字寫字教學方法組合研究,對提高識字寫字教學效果,進而提高學生的識寫能力,具有重要意義。當然,識字寫字能力的培養,不能局限于課堂教學,應引導學生充分挖掘學習資源,開展豐富多彩的與識字寫字密切相關的課外活動,拓展識字寫字學習平臺[2]。文獻報道的以提高識字寫字能力為目的的課外活動形式有很多[3],對提高學生的識寫能力均不無裨益。不同課外活動形式對識字寫字能力培養的影響,有待于后續研究。
參考文獻:
[1]楊紅霞.反思識字寫字教學現狀,讓識字寫字教學步入正軌[J].讀與寫,2015(5).
[2]朱莉.談小學低年級識字寫字教學[J].語文建設,2013,6,29-32.
[3]李亮,周彥.從2011版課標看小學中高年級識字寫字教學[J].語文建設,2013,3,17-1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