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光
【摘要】本文從闡述目前大學英語文化類課程課堂教學現狀入手,著重分析了整個文化類課程課堂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主要包括:教師課堂教學方法單一,教學效果不理想;學生上課積極性不高,缺乏參與課堂教學的主動性;教師自身專業素養不高,缺乏參與教學研討的機會和平臺。針對上述問題,作者提出了以下對策:通過改進課堂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通過組織各項教學活動和加強教學管理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通過自我提高或參加有關部門組織的培訓和教研活動來提高教師自身專業素養和課堂教學能力。只有這樣,才能進一步推進高校大學英語文化類課程的課堂教學,從而促進整個高校大學英語教學事業的發展。
【關鍵詞】大學英語 文化類課程 課堂教學 教學方法 對策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40-0086-02
進入新世紀以來,高校大學英語改革正呈現出蓬勃發展的勢頭,為了滿足社會多方面的需求,各高校都紛紛開設了大學英語后續課程。尤其是為了滿足國際間的交往及中外文化交流的需求,不少大學都開設了諸如《英美國家概況》,《中國文化概況》及《跨文化交際》等文化類后續課程,這些課程的開設拓寬了學生的視野,在促使他們熟悉本民族文化的同時,還加深了他們對其它國家與民族文化尤其是西方文化的了解,從而為提高他們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并更好地傳播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奠定了基礎。該論文從闡述目前大學英語文化類課程課堂教學現狀入手,著重分析了整個文化類課程課堂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并在此基礎上針對上述問題提出相應的對策,旨在為從事大學英語文化類課程的教師提供一定的借鑒和參考,從而進一步推進大學英語文化類課程的課堂教學,促進整個高校大學英語教學事業的發展。
一、目前高校大學英語文化類課程課堂教學現狀及所存在的問題
近幾年來,根據教育部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要求,大多數高校都相繼開設了大學英語文化類課程。就拿我們學校來說,早在2010年就開設了《跨文化交際》課程,此后在2013年又相繼開設了《英語國家概況》和《中國文化概況》。上述課程目前均經過了三輪以上的教學,可以說積累了一定的經驗。教師們不僅熟悉了教學內容,教學重點和難點,而且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和步驟,較好地調動了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不僅進一步提高了他們綜合應用英語的能力,而且還豐富了他們中西方文化方面的知識,增進了他們對中西文化差異的認識與了解,使他們獲得了跨文化交際的初步知識與技能,為將來走向社會與來自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們展開合作交流奠定了基礎。但是由于絕大多數高校開設大學英語文化類課程的時間還不是太長,相當一部分教師還缺乏應有的教學經驗,再加上部分學生上課的積極性還不是太高,因此目前大學英語文化類課程課堂教學依然還存在著諸多問題,具體說來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教師課堂教學方法單一,教學效果不理想
與普通的大學英語相比,大學英語文化類課程不僅專業性強,生詞量高,而且還對學生的英語基礎有一定要求。因此在教學中教師不能像原來在大學英語課堂上那樣可以和學生進行充分的交流與互動。再加上部分教師從事文化類課程的教學時間不長,對相關專業知識的積累與掌握還不太充分,因而在教學方法上,不少老師存在著照本宣科或者過分依賴幻燈片的情況,師生之間缺乏應有的互動與交流。另外部分老師由于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水平,擔心一味地用英語講解他們會理解不了,從而影響其學習效果;結果一堂課下來幾乎都是在用漢語講解。這也就使得文化類課程失去了英語課的特點,也不利于學生英語表達能力的提高。
2.學生上課積極性不高,缺乏參與課堂教學的主動性
如上所述,由于教師課堂教學方法單一,課堂氣氛單調乏味,就直接影響了學生上課的積極性與自覺性。再加上部分同學英語基礎薄弱,對老師所講內容似懂非懂,其結果也大大減弱了他們上課認真聽講,積極參與課堂教學的主動性。有的同學上課根本不去認真聽講而是玩手機或者做與課堂無關的事情;有的同學雖然上了一個學期的課程,可課本上依然是干干凈凈對老師所講的重點未能及時加以批注;還有的同學不能確保按時按質按量完成老師所布置的作業,即使交上來的不是自己獨立完成,而是通過抄襲其它同學得來。雖然上述同學在一個班級里面所占的比例并不是太大,但卻影響著班上其它同學努力學習的積極性,也大大影響了整個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
3.教師自身專業素養亟待提高,缺乏教學研究的平臺和機會
由于從事文化類課程的教師,絕大多數原來都從事著大學英語教學,對于文化類課程的專業知識接觸的并不多,也從未接受過專門的培訓。因此,他們中的絕大多數老師都是邊教邊學,通過查閱網上的資料或者閱讀一些書籍來增強自身對這方面專業知識的了解。由于本身缺乏應有的專業訓練,在課堂教學中他們對知識點的把握,對相關教學技能的運用還遠未達到得心應手的地步;因而就難免會出現照本宣科,捉禁見肘的情況。不僅大大影響了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也使得他們本人應付不了進一步改進教學方法的需求。另外由于大多數高校英語文化類課程開設的時間并長,無論是學校之間還是教師個人之間都存在著單打獨斗孤軍奮戰的狀況,學校與學校之間,教師與教師之間缺乏必要的溝通與交流;尤其是在省市和國家教育部門層面缺乏一個供廣大教師開展教學探討與研究的平臺;而這則大大制約著英語文化類課程課堂教學改革的發展。
二、大學英語文化類課程課堂教學所存在問題的相應對策
針對于上述英語文化類課程課堂教學中所存在的種種問題,我們亟需找出對策來加以解決。唯有如此,才能不斷地激發和調動廣大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促使他們通過課堂教學獲取中西方文化方面的知識,提高自身的跨文化交際能力,達到改進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具體說來,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改進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endprint
如前所述,目前文化類課程課堂教學中,部分同學之所以上課積極性不高,不愿主動配合教師完成課堂教學,主要是因為課堂教學方法單一,教師不能很好地調動大家的學習熱情所致。而教師本人要想改變此種狀況就必須下大力氣改進當前照本宣科式的教學方法,也就是說將課堂上以老師講解為主改為以師生共同參與相互探討與交流為主的教學新模式。具體來說,就是教師事先把所講授的內容布置給所有同學讓他們做好預習,上課時老師只是對一些重點和難點加以講解,其它則采取提問的方式對學生預習的情況加以檢查;對于部分次要內容也可以分小組讓同學們輪流講解。對于一些不作為考試內容的章節,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分組做成課件分別就不同的話題進行展示。另外,每講完一個章節教師最好能結合所學內容設置兩到三個話題,讓學生分組進行討論;也可以根據情況讓他們觀看與所學內容有關的視頻,不僅提高了他們參與課堂教學的主動性,還可以拓寬他們的視野,豐富他們中西文化方面的知識。
2.積極組織各項教學活動,進一步加強教學管理
針對于目前部分學生上課不夠積極主動,平時學習自覺性差的狀況,個人認為,我們應該從以下兩方面著手加以解決。首先通過組織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來提高他們的上課熱情,再就是通過加強教學管理來提高他們的自覺性,保證其學習效果。結合我個人的情況,在講授跨文化交際課言語交際和非言語交際的章節時,我分別安排學生編演了情景短劇和啞劇。內容主要以校園生活和社會熱點話題為主,但必須將所學的交際功能項目融入所表演的短劇和啞劇之中。任務一布置下來,學生們熱情很高;都競相去找材料積極排練,為展演做好充分的準備。 我每個學期均安排兩次課的時間讓每個小組進行展演,通過表演不僅使他們進一步鞏固了課堂上所學內容,而且還活躍了課堂氣氛,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在講授中國文化概時我則根據實際情況每個學期安排一次中國文化項目展示活動,同學們可以根據自己的特長進行才藝展示,也可以介紹自己家鄉的風味小吃,風土人情,風景名勝或歷史人物等,以此來調動他們認識和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情。在教學管理方面,除了平時的考勤外,我主要通過督促檢查學生的課外預習和作業完成情況來進行,以此來保證每個學生都能學有所獲,從而達到預定的教學目的。
3.加強教師自身專業素質的提升,積極開展大學英語文化類課程的教學研究
針對文化類課程教師專業知識匱乏,平時教研活動開展不暢的狀況。個人覺得應該著重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解決。首先教師本人要加強自身專業知識的學習與提高,通過廣泛閱讀中西文化與跨文化交際方面的書籍;觀看相關視頻來不斷加深自己對這方面知識的了解與掌握,提高課堂基本教學技能。另外有關教育部門和學校應該利用寒暑假對教師開展文化類課程的專業知識和教學技能培訓,更有針對性的解決廣大教師在教學中所遇到的問題。在教學研究方面,建議有關的教材出版單位利用暑期定期組織廣大文化類課程教師開展教學研討活動,通過相互交流教學經驗,一起想辦法解決課堂教學中所遇到的問題。各高校也應該建立相關的課程組和教學科研團隊,每學期定期開展教學研討活動。不僅要一起制定教學計劃,商議期末考核辦法,還要重點就平時的課堂教學方法與步驟,教學活動的組織與安排及影像視頻材料的使用等問題加以討論;通過上述的活動,不斷提高教師們駕馭課堂教學的能力。最后建議相關出版社和各高校應根據實際情況建立大學英語文化類課程的網站,微信公眾號及論壇,應充分利用QQ群,微信群和電子郵箱來加強教師間的互動交流,并一起分享有益的教學資料和視頻材料。
結束語:
高校大學英語文化類課程是大學生了解中西方文化差異,增進與來自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們交流與友誼的一個重要窗口和渠道。因此加強其課堂教學積極開展課堂教學研究對于提高教學質量,增強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相信通過廣大高校英語文化類課程教師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夠解決目前課堂教學中的所遇到的種種問題,從而促進整個大學英語文化類課程教學事業的發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