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杰
摘要:小學英語學科的網絡資源,通常是指網絡上所有可能對英語教學活動有幫助的信息資源。其特征是數字化與功能化。以網絡資源為核心的小學英語教學,不再是教學內容的簡單呈現,而是學生的認知工具和情感激勵工具。它以超文本超鏈接的方式解決學生的疑問,以生動逼真的語境化抽象為直觀,還以高密度大信息量的特性,改變了語言內容的呈現方式,使學生能通過自主學習和協作學習獲取知識,培養實踐能力、交際能力和創新精神。
關鍵詞:小學英語;網絡教育;運用
一、網絡教學資源的一些顯著特點
1、共享性。對于普通中小學校來說,英語教師與學生人數比例嚴重失衡。師資隊伍是十分緊缺的,教師平時都忙于備課、上課、批閱學生作業、記錄學生檔案袋等。而網絡環境可以實現共享傳遞多媒體信息,如圖像、聲音、動畫和視頻等,這些資源能豐富英語課程教學資源,能讓教師從大量重復的工作中解脫出來,把自身精力用于有效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如輔導一下我們的差生,培養優等生,培養小學生的學習方法,提高教師自己業務水平能力,優化網絡課堂教學設計,等等。
2、同步性。網絡課程資源非常豐富,課程信息資源緊扣課程的發展,有很多資源是借鑒和利用國內外英語教學的最新成果。并且網絡上的英語文化與我們實際社會發展同步,小學生學習英語是為了學習語言文化知識,理解并能在社會生活中得到應用,而網絡教學就能完美地解決小學生的英語學習目標問題。
3、系統性。網絡課程資源能針對不同層次學生,真正實行因材施教,能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的需求。教師對聽、說、讀、寫、譯等資源都能進行具體化的有針對性的選取,便于根據教學實際情況因材施教,有針對性地進行測驗;也便于我們英語教師在教學中有機融合教學內容、教學目標、知識點、小結、測驗等。
4、交互性。英語教師可以針對學生在網絡上的反饋情況及時調整課堂教學,因為反饋信息也是很好的網絡資源,可以對這種網絡資源進行分析小結,給小學生提供適當的指導。網絡上的這種交互形式克服了傳統教學在時空上的限制,每個學生在網絡上都有自己信息交流的空間。
5、靈活性。傳統的教育教學模式將學生置于我們相同的教學環境中,小學生學習相同的教材,聽同樣的課,都是在被動地在學習,是陳舊的“灌輸式”教學模式。而網絡教學不受環境和設施的影響,英語教師可以根據教育教學中的實際和學生學習情況,隨時調整教學進度,學生也可以隨時隨地利用網絡進行學習、參加討論甚至獲得在線幫助。因此,網絡教學具有很強的靈活性,能滿足英語教學的基本需求。
二、小學英語我們教育教學中網絡資源運用的意義
1、網絡資源創設了小學英語教育教學新環境。在小學英語教育教學中,創設一些與當前學習目標相關的、盡可能真實的學習語境顯得尤為重要。網絡的多媒體技術可以提供給我們小學生直接使用目的語的語境,使其能很快融入到我們所學語言的環境之中,進行一些比較有意義的交際。
2、網絡資源拓展了小學英語學習新途徑。我們可以利用網絡資源,教師能把僅靠板書講解重難點時所需的時間縮短,并給學生充足的時間思考和討論,把我們教育教學內容生動、逼真地再現其眼前。同時,網絡多媒體手段可以使我們學生多種感官參與看、聽、想、練,把抽象的教材內容變成比較生動、比較直觀的圖形,這樣是很有利于進一步理解和鞏固知識。
3、網絡資源提供了師生交流新平臺。互聯網的優勢在于不會限制時間,不限制地域,互聯網語言資源也比較開放、豐富而多元化。我們是可以利用網絡資源,為我們的小學生提供生動鮮活的語言,還能夠利用公共郵箱、博客等方式,與我們小學生交流學習心得,成為語量積累、展示的互動平臺。
三、網絡資源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
網絡教學與傳統的英語教學相比,在聽、說、讀、寫等方面的教學都有很強的優勢,這對我們小學英語有效教學很有促進作用。
1、利用網絡中的聽力資源,能夠有效訓練學生的聽力水平。在傳統的英語教學中,由于受教學設施等客觀條件的限制,聽力課基本上都是采用教師播放聽力磁帶,學生在下面聽的方式。由于學生之間的差異,學生的聽力水平也參差不齊,再加上聽力材料內容的單一陳舊,導致聽力水平較好的學生學習興趣不足,聽力基礎差的學生不能得到很好的訓練。
網絡環境中有很多網站提供了在線收聽服務,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設置教學活動任務并主導課堂,學生可以循序漸進地進行聽力訓練。教師還可以根據學生上線訓練情況及時調整訓練內容。
2、利用網絡資源中的即時通訊功能,訓練學生的口語。口語學習往往是小學生學習英語最弱的一個方面。因為小學英語課程中沒有專門設置口語訓練,學生在課堂上很少有訓練口語的機會。但是網絡給小學生提供了很多口語交際的機會,教師可以事先將一些英語交際的網站提供給學生,指導學生先用錄入的方法與教師或網友交流,一段時間后就可以在網絡上嘗試用語音方式進行交流對話。這種張口的交際聊天方式,既能消除學生在課堂上說英語的畏懼、害羞和擔心犯錯的心理,還可以讓學生通過這種交際對話了解許多以英語為母語的國家的文化背景,學到很多潛在的英語文化。
3、利用網絡信息資源,提高小學生的閱讀水平。在日常的教學中,學生對于閱讀的技巧沒有十分清晰的認識,教師也習慣于將書本中的課文閱讀材料看作是對所教授單詞和短語的復習與鞏固,而忽視語篇的分析,因而從某種程度上制約了學生閱讀水平的提高。在網絡環境中,學生可以直接閱讀到大量的英文閱讀材料。
教師要應本著科學性、多樣性、趣味性的原則對網絡資源進行選擇,指導學生進行閱讀。這種在教師指導下的網絡閱讀,可以最大限度地解決因教材、師資等不足而遇到的難以解決的諸多現實問題。
參考文獻
[1] 王乃春.小學英語多媒體教學探索[J].科學導報,2013,(14):320.
[2] 田琦.談小學英語多媒體課堂教學[J].軟件(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4,(5):157.
[3] 宋瑾.淺談多媒體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運用[J].英語廣場(下旬刊),2017,(2):158-159.
[4] 谷孝坤小學英語多媒體教學總結與思考[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2,(31):116-117.
[5] 楊文靜. 多媒體技術與小學英語教學整合的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