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秋菊
【摘 要】 小組自主合作學習已成為小學語文課堂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但很多自主合作學習還流于形式。要讓小組自主合作學習真正發生,必須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習慣,讓學生經歷個別自主學習的過程,而教師也必須把指導小組自主合作學習當作一項重要的教學內容。
【關鍵詞】 小組自主;合作學習;真正發生
2011年版《義務教育語文新課程標準》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因此,小組自主合作已成為小學語文課堂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小組合作自主學習,使得教學活動由全班為單位轉變為以小組為單位,學生個體也由課上被動接受學習,轉變為主動參與知識的獲取過程。這樣,從根本上完成了學生向學習主體的轉化,而教師則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與引導者。然而,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很多自主合作學習還流于形式。近幾年,筆者就如何讓小組自主合作學習真正發生進行了實踐和思考。
一、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習慣,是小組自主合作學習真正發生的前提
1.引領學生提高自主對話文本的能力
培養理解能力是語文學科最基本的任務之一。圍繞字詞句段讀出自己的感受或是感悟,提高學生多元理解文本的能力,是小學語文自主課堂的基礎。老師要結合學生的年段特點,引導學生由讀懂字詞句段的字面意思,慢慢提升到圍繞內容說文字背后的理解,教師要有意識地進行循序漸進的指導。只有學生具備了自主對話文本的能力,才能讓小組自主合作學習真正發生。
2.鼓勵學生養成敢于發表自己看法的習慣
小組自主合作學習,是多個個體的合作,在合作的過程中每個個體樂于發表看法,是交流合作的基礎,這直接關系到小組自主合作學習的效果。否則合作學習又將成為優秀生的舞臺,這跟老師班級授課,沒有多大的區別。課堂上,任何學生思考的結果都是彌足珍貴的,哪怕他的觀點并不正確,但他思考的過程值得每個人尊重。但我們發現在很多老師的課堂上,當聽到學生的觀點跟標準答案不同時,就急忙打斷他的發言,或是“巧妙”地往標準答案上引導。長此以往,學生就漸漸養成了揣摩老師想要的答案或是干脆不發言的壞習慣。因此,課堂上,老師要學會耐心傾聽,對勇于發表跟別人不同看法的學生,要大加贊賞,讓他們逐漸養成暢所欲言的良好習慣。
3.培養學生清晰完整表述自己觀點的能力
課堂上,孩子們表達觀點大部分都是片段式的,老師往往只在意答案是否正確,而忽略了語言表達是否完整。因此,課堂上,我們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把話說完整,有條理地表述自己的觀點。要求學生既要有觀點,又要清晰地陳述自己的理由。這樣既能提高學生思考的深度,又能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效果。
二、讓學生經歷個別自主學習的過程,是小組自主合作學習真正發生的基礎
語文課程是實踐性課程,學生必須親歷語言文字實踐,與文本進行充分對話,才能感悟文本,建構自己的理解。如果學生還沒有閱讀思考,還沒有自己的想法,就組織小組合作學習,這樣的學習是膚淺的,甚至可以說是虛假的。由于學生獨立自主學習思考的過程中,教室里往往很安靜,有的教師為了顯示課堂的熱鬧,就只給學生幾分鐘的時間閱讀課本或其它資料,隨即開展交流討論和展示。這樣的課堂,師生往往只停留在文本的表面作些淺顯的討論與交流,學生得不到更多有益的思考與收獲。每個人的思想都必須要有一段獨立自主學習思考的過程,學生也只有經過了這一自主學習思考的階段,才會有自己的“思想”。如果學生沒有獨立自主學習思考,沒有形成自己的思想和認識,就直接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活動,那么在合作學習中面對其他成員的發言,就很容易盲從,就只能是觀眾和聽眾;反應慢的學生容易被思維敏捷的學生同化,甚至被“牽著鼻子走”,整個合作過程就變成優等生的一言堂,而其他學生就沒有實質性的參與。因此,教師在指導合作交流討論探索前,要給學生留有足夠的獨立自主學習,思考解決問題或蘊釀自己思想的時間。此時,教師要對學生耐心指導、幫助,教給基本的思維方法,創設便于思考的情境,要求學生當自己的思考有了一定的結果時,整理自己的思維,從心理上做好交流討論的準備。
因此,教師一定要使學生有充分的時間對話文本,進而質疑深思,這樣交流討論時才有真正的互動。否則,合作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木之林,只有合作之形式,而沒有合作之實質,這樣也就失去了真正的合作意義。
學生有了自己的見解和認知能力,獨立自主思考達到一定的程度再展開交流討論,才有可能出現一點即通、恍然大悟的效果,也才有可能出現觀點的針鋒相對和正面交鋒,這樣合作學習才會有創新和價值。個體的獨立自主學習,是無法由別人或合作小組替代的,只有在個體獨立自主學習的前提下,合作學習才有可能達到優質高效。
三、把小組自主合作學習的指導作為一項重要的教學內容,是小組自主合作學習真正發生的保障
大多數的語文課堂,關注的是教學任務是否完成,而對學生的學習狀態避而不談。尤其是公開課教學,為了體現教學的流暢度,老師發現學生的學習狀態不理想,也會睜一眼閉一只眼。這個普遍存在的現象,誤導我們的老師在課堂盡量不講與學習內容無關的事。就如我們的小組自主合作學習,老師們關注的只是小組合作學習后的結果,很少關注或者根本就沒有關注學生小組自主合作學習這個過程。
小組自主合作學習,是一個新的學習方式,對于學生來說特別是低中年段的學生來說,他們并不明白如何進行學習。這就需要老師結合課堂上的小組自主合作學習的機會,花大量的時間進行引導,逐步建立小組自主合作學習的規則,這是一項重要的教學內容,甚至比學科知識更為重要。
學生在老師對小組自主合作學習過程的引導中,不僅明確了小組學習規則,養成了傾聽、表達的良好習慣,同時也收獲了心里有別人、尊重每一個人的文明修養。我們常說的核心素養,其實可以潛移默化到課堂教學的每一個細節中。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課堂學習中,只有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對話文本,親歷語言文字實踐、養成自主學習的能力和習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小組自主學習進行必要的指導,小組自主合作學習才能真正發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