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譯勻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與發展,初中音樂欣賞有效性教學作為一種新型藝術形式越來越被學生認可,也越來越重要。就提高音樂欣賞的有效性提出幾點策略及途徑。
關鍵詞:初中;音樂欣賞;教學策略與途徑
音樂,是人生快樂的來源之一;音樂,是陶冶性情的熔爐。確實如此,本文首先就初中音樂欣賞與大家分享幾點建議。初中音樂欣賞與其他理論學科有著很大的差異,音樂更具有娛樂性和趣味性,是以一種藝術形式來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想象能力的。音樂教育的本質就在于對學生的引領與深化。在初中階段,通過音樂欣賞拓寬知識面,提高文化素養,用豐富、形象、生動的方式,富有情感地引導學生、感染學生,從而為祖國培育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人才。所以,初中階段音樂欣賞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哲學家柏拉圖也曾認為“音樂教育”比其他教育更為重要。
面對一年一度的中考,初中生在緊張的學習、生活中,精神高度緊張,因此適當的音樂課程可以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調節情緒,勞逸結合,更能促進初中生緩解學習壓力,增加對其他課程的學習熱情。而且初中生不同于小學生,他們已經具有一定的鑒賞能力,這就為初中音樂欣賞的存在提供了可能,初中音樂欣賞便應運而生了。下面是提高初中音樂欣賞有效性的幾點策略及途徑。
一、營造良好溫馨的教學環境,培養興趣
怎樣才能提高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呢?在音樂課堂上多組織音樂活動,營造溫馨宜人的教學環境。比如:可以把音樂教室裝點一下,擺上鮮花綠葉,墻上張貼各種音樂海報,播放優美的音樂唱片,有條件的學校還可以配置多媒體設備,達到視覺與聽覺的完美結合,學生還可以換上各種漂亮的服裝表演節目,隨著歌聲翩翩起舞一番也不是不可,這樣更能渲染課堂氣氛,更能吸引學生的眼球,在美妙的歌聲中起舞肯定能達到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另外,還需要教師與學生之間多進行互動交流,使學生能夠切實感受到音樂的魅力所帶來的樂趣,不斷地提高學生的鑒賞水平。
例如,當在音樂課上播放雄壯激昂的樂曲時,屏幕上出現了波濤洶涌的黃河,教師可以在這個時候向學生提問:這首歌叫什么名字?同學們會異口同聲地回答《黃河大合唱》,接著,老師還可以提問學生:這首歌有什么內涵?這首歌聽完之后,學生在精神振奮、熱血沸騰之外,還可以記住《黃河大合唱》的創作背景及其背后深層的含義。
二、理解初中生的愛好,增強音樂欣賞的吸引力
隨著學生生活閱歷的不斷增加,他們的情感世界也越來越豐富,越來越與時代相接軌。不同的音樂有著不同的情感,有時會觸動初中生的心靈,使其感受音樂的魅力,從而豐富自己的情感,這也是初中音樂欣賞的主要目的所在。所以,教師應理解學生對不同類型音樂的喜好。
例如,大多數學生對民族風格的音樂不是很感興趣,這也是無可厚非的,那是因為我們的生活離那些比較遙遠,時代不同了,民歌大多體現著特定人群特定時期的情感,而現代的初中生大多追求時尚潮流,喜歡追星,作為教師應理解,不能過分指責,更何況現代的歌也不是沒有積極效應的,也是會激勵學生進步的。比如周杰倫的《蝸牛》,聽了激勵大家一步一步往上爬,《漂移》激勵人們要把握好青春時光,從《雙節棍》里知道了“仁者無敵”。最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了解中國民族音樂,讓學生知道,中華民族的民族音樂是在悠久的歷史文化傳統上創造出來的,是能體現出我們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音樂,也是世界上非常具有特色的一種藝術表現形式,了解它在世界音樂體系中的地位和歷史價值,更能使學生增強熱愛祖國的民族自豪感,熱愛祖先們留給我們的寶貴音樂文化遺產,崇拜他們的偉大智慧,最終愛上民族音樂,進而把民族音樂傳承下去,發揚光大。
三、引導學生由表及里,上升音樂欣賞高度
音樂的創作無處不在,即興式的音樂活動隨意自然又兼具生活的藝術氣息。例如,山西地區民歌,農民在田間地頭、窯洞里、大山里,隨時都可以吆喝上幾句,喊上兩嗓子;廣西壯族的少男少女們,在小船上隨時都可以對上幾句,這些都屬于即興表演。雖然是感性認識自發性表達,但是已在不知不覺中達到了藝術的高度,傳為佳話,歌曲《信天游》《黃土高坡》等家喻戶曉的名曲就是這么來的。
初中生的聆聽水平還停留在直觀的感知層面,只是在聽歌、聽音樂,也就是說表面的感知因素占絕大部分原因。如何幫助學生由表及里,從感性上升為理性,這就要求教師發揮其指引性作用。比如,在課堂上播放一首舒緩的歌曲,要求學生閉上眼睛,發揮大腦豐富的想象力,想象自己置身于廣闊的大草原上,身邊都是鮮花綠草,邊聽音樂,邊從歌詞中、音樂的旋律里,體會歌唱者的情感,想象音樂里發生的故事。另外,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把自己個人的感受表達出來,正視并重視每位學生與生俱來的音樂細胞、音樂天賦,激發學生深層體驗的同時帶動他們的參與性。這樣既活躍了音樂課堂氣氛,又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寓教于樂,娛樂式地上了一堂音樂欣賞課,何樂而不為呢?
社會在發展,時代在進步,現代信息不斷深入大家的生活,網絡音樂類型繁多,且初中生正處于叛逆的青春期,性格比較放縱,初中欣賞課的作用怎樣才能有效地發揮出來?如何提高初中生音樂修養?這些問題都還有待于教師進一步探索,所謂任重而道遠。
綜上所述,本文建議教師從學生不同的家庭教育環境,不同的個人性格、人生閱歷等多方面入手,了解學生對音樂欣賞的喜好,因人而異,去培養和提高初中生對音樂欣賞的興趣。教師也應不斷改進教學手段和教學理念,努力打造出讓學生終身難忘的每一堂音樂欣賞課。
參考文獻:
[1]莊筱嫣.試論如何提高初中音樂欣賞教學的有效性[J].教育縱橫,2016(7).
[2]宋正玲.初中音樂欣賞教學三策略[J].教學創新,20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