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向東
摘 要:隨遷子女的教學問題已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應重視教學交往中的融合互動。教師應從突出隨遷子女的主體性地位、利用多媒體展示、利用實驗教學和介紹物理學史等方面提升教學交往層次,使隨遷子女在教學交往中盡快適應新的學習環境,夯實基礎知識,提升接受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建立高效的課堂教學,從而達到提高學生素質的目的。
關鍵詞:隨遷子女;教學交往;高效課堂
由于隨遷子女的家長工作時間地點不固定,很少能抽出時間教育和照顧孩子,在學業上更沒有相應的輔導能力,加上經濟狀況原因以及教育方法過于簡單粗暴,使隨遷子女的教育問題主要依靠學校教育來解決。尤其在課堂教學中,互動的教學交往對于提高隨遷子女的知識水平及能力起到很關鍵的作用。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應重視教學交往中的融合互動,使隨遷子女盡快適應新的學習環境,對基礎知識加以夯實,鍛煉和提高學習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建立高效的教學課堂,從而達到提高學生素質的目的。
一、突出學生主體性地位,在教學交往中提高學習主動性
課堂教學交往中要突出隨遷子女在課堂中的主體性,就要注重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在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及觀察到的現象,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激發。這樣學生就會積極參與互動教學,課堂氛圍就會生動活潑,就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學生的興趣來自于好奇或懸念,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往往能引發這樣的好奇。物理現象在學生的生活中普遍存在,他們觀察接觸過的日常現象蘊含著許多物理知識。因此,列舉學生生活中存在的普遍現象,應用物理知識進行分析,學生就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進行學習。例如在力的概念、學習摩擦力、熱現象和簡單機械等內容的教學中,可以舉出好多生動典型的實例,讓學生在熟悉的環境和親切的交往中獲得物理知識,使學習變得愉快。只要老師的舉例恰當又典型,課堂語言生動簡潔,學生的學習興趣就一定會被培養起來,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利用多媒體展示物理過程,使學生學得有趣,學得愉悅
隨著多媒體技術被引入課堂,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推動著素質教育的發展。多媒體進入課堂能利用圖文聲像并茂的優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調動學生的情感,加速物理概念和規律的形成。利用多媒體能使得課堂教學緊緊抓住重點,有效突破難點,使教學交往的交互性更強,學生的參與程度更高,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多媒體信息量大、容量多的特點加大了課堂教學的空間拓展,使課堂教學時間得到充分利用。這樣的教學,能使學生在身臨其境的氛圍中學到知識,在快樂的氣氛中掌握知識,能極大地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和課堂教學的效率。
三、利用實驗教學,引導學生從物理現象中“悟”出物理知識
物理實驗現象往往引起學生的認知沖突,在教學交往中要引導學生從看似不合理的現象中“悟”出道理來,讓學生在“悟”的過程中掌握知識和技能。觀察到的實驗現象是基礎,是我們分析問題的起點,要使得學生在千變萬化的現象中捕捉要點,總結出規律。“悟”是關鍵。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豐富的趣味性實驗能使學生對學習物理產生極大的興趣。如在學習熱現象時用“紙盒燒水”的實驗讓學生“悟”出液體沸騰時需吸熱;在學習大氣壓強時用“一紙托千斤”的實驗讓學生“悟”出大氣確實存在著壓強;在學習摩擦力時“竹筷提米”讓學生“悟”出竹筷與米粒之間存在著靜摩擦等。
物理學的定理、定律、公式的背后面都隱藏著艱辛的探索史,這里既包含探索的艱難,又包含著成功的喜悅,通過了解物理學史可以讓學生從中受到啟發和鼓舞,在學習品質、磨煉意志和毅力等非智力因素方面得到鍛煉培養,還能得到科學前輩嚴謹治學方法的熏陶,逐漸形成科學的思維方法。如學習放射性問題時就介紹居里夫人發現鐳;學習浮力時介紹阿基米德如何辨別真假皇冠,還可以介紹他堅持真理的一身正氣;學習電磁感應時,介紹法拉第由“電生磁”而進行的逆向思維和對此進行的艱苦努力,還可以介紹科拉松對此進行研究時所受到的挫折。在教學交往中,要充分利用學生形象思維強的特點,讓學生潛移默化地學會思維、掌握知識,樂于學習,同時在學習的過程中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
綜上所述,在教學交往中,針對隨遷子女的具體教學實際,教師要挖掘好學生的潛能,在課堂教學中注重學習氛圍的創設,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在課堂上加以實踐,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鍛煉自己的思維、開發好智力、提升自己的能力,在學習中體會到快樂,在快樂中成長。
參考文獻:
[1]陳剛.淺談小組合作互評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湖南中學物理,2017(4).
[2]李保軍.初中物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學周刊.2016(1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