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均坤+王旭
摘 要:通過在值班過程中對遲到學生的勞動教育,從傳統命令式的“處罰式管理”轉變為“倡導式管理”所取得的效果受到的啟示中,提出在“班級管理中變‘懲罰式管理為‘倡導式管理”,提倡在班級管理中學習、借鑒、推廣“倡導式管理”模式。
關鍵詞:班級管理;懲罰式管理;倡導式管理;和諧校園
在教育教學的常規管理中通過長期的教學實踐,這種變“處罰式管理”為“倡導式管理”的方法、途徑、措施具有重大意義,值得學習、借鑒和推廣,現將其意義歸納如下:
一、使違紀違規的學生受到應有的教育,管理效果更為明顯
傳統管理中對遲到等違紀違規的學生給予登記以及扣班級量化分和班主任量化分的處分,但遲到現象依然存在,甚至學生對遲到處罰已經變得無所謂,改善效果不明顯。若將遲到等違紀違規學生的管理由“處罰式管理”變為“倡導式管理”,其實質雖然還是一種處罰但這是一種高水平的處罰,可以讓學生認識到違紀違規的后果,使其承擔違紀違規所導致的責任,從而強化其責任意識,提高對其管理、教育的效果。正所謂“認識錯誤、承擔責任、才知反省促進發展”,由此可見對學生的處理也必須在“倡導式管理”模式下受到應有的處罰教育,這不僅教育了學生而且還提高了教師的管理效果。
二、使班主任管理水平不斷提高,更具有藝術性、策略性
在變“處罰式管理”為“倡導式管理”的過程中,倡導不愿參加自主學習違紀違規的學生自愿帶勞動工具參加義務勞動,到相關樓層沖洗廁所、到沙溝河清理河道垃圾等。這實質上仍然是一種勞動處罰手段,但是“倡導式的管理”比站在校門口大呼遲到且處罰打掃衛生而言,其方法、途徑、手段顯得水平更高,更具有藝術性。因這種方式是提倡學生為美化校園而參加義務勞動,學生容易接受這種違紀違規下的倡議。這既避免了所謂的體罰學生,又有利于“倡導式管理”下遲到學生在勞動中更有積極性,也能教育違紀違規的學生,從而使管理效果變得更好。
在日常的班級管理中一個班主任班級管理策略的強弱,不同程度地反映出班主任水平的高低,關系到班級管理的效果,為利于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建設和諧的、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班級,為確保班級管理的安全,特提倡班主任管理工作中應大大提高班主任管理的藝術性、策略性,正如微信平臺所言管理之道在于“道”,何謂為道呢?“道乃德、智、力之和”也,古人云:“小勝靠力、中勝靠智、大勝靠德、全勝靠道?!蹦軕饎贁橙说氖怯⑿?,能戰勝自己的是圣人,英雄能戰勝敵人、圣人沒有敵人,能干事不是本事、不出事不是本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才是本事;做事讓人心服口服上也,心服口不服次也,心不服口服更次也,心不服口不服最次也。此段論述中就強調了班主任在處理班級事務要想有效果,就必須具備處理事務的基本能力,更要具備處理班級事務的策略性,更強調了處理班級事務藝術性、謀略性的重要意義。在日常的教育教學管理中對學生的管理變“處罰式管理”為“倡導式管理”正是這種藝術性、策略性不斷提高的表現。
三、有利于緩和師生關系、構建和諧校園
據中國青年網報道離家最近的小學不能上學,南京女生將教育局推上被告席;作弊記過拿不到學位,華東理工大學學生起訴母?!议L、學生狀告班主任、學校的這種做法對教育工作者來說是一種傷害,也反映出師生之間的矛盾嚴重激化,既不利于師生之間健康有序地發展,也不利于構建和諧校園。對此怎么防止類似情況的發生呢?
在常規的班級德育管理中面對違規違紀的學生,有極少數學生對違紀違規不但不反省,反而說出許多理由證明自己行為的合理性,甚至包括頂撞老師的批評教育,對此讓老師怒不可遏,這不但不能解決問題,反而加劇了師生關系的緊張,如果將“懲罰式管理”變為“倡導式管理”,使師生之間在平等溝通、交流、合作中解決問題,不但可緩解師生緊張的關系,而且有利于構建和諧校園。
四、有利于實現班級管理的戰略性、威懾性,強化學生的紀律意識,促進學校管理
在常規的學校、班級事務管理中對違紀違規的學生,班主任、學校則根據《未成年保護法》《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中學生守則》以及學校的《違紀違規處罰制度》,并結合其違紀違規情節嚴重程度給予相應的處理,處理的目的不僅是教育其本人,更重要的在于通過對該生的教育去教育其他的學生,實現教育的警示作用。在變“懲罰式管理”為“倡導式管理”的模式下,通過學生積極、自愿在球場上、樓道上、過道上、廁所里轟轟烈烈地參與勞動衛生工作,讓坐在教室里的學生親眼目睹勞動的辛苦,從而使其提高紀律意識,提醒自己以后要按時按要求到校參加自主學習。
綜上所述,班主任在德育工作的管理中,應積極面對德育管理的新環境、新學生,班主任應不斷加強學習,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研究,例如,將“懲罰式管理”變為“倡導式管理”,在實踐中不斷提高班主任管理水平、效果,以促進教育教學的管理和發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