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璐
摘 要:小學教育是我國教育體系中的前線,它的教育水平將會影響到祖國的未來,而作為主科之一的數學更影響著學生的發展。隨著新課改的逐步實施,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構建越來越受到重視。小學五年級的數學教學承擔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將簡要地概括當下小學五年級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及探究構建高效課堂的策略。
關鍵詞:高效;課堂;小學數學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課堂教學是課程改革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分。隨著改革的推進、應試教育的需要,高效課堂逐漸出現在教師們的視野中。高效課堂就是指在實際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在規定時間內獲取最大教學效益的教學活動,總結起來就是在教學過程中的有限時間內,不僅要減輕學生的學業負擔和教師的教學負擔,還要讓學生在很短的時間內理解并掌握重點知識,然后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以及學生的學習效果,也就是說高效課堂最終要讓教師和學生雙贏,教學質量得以提高。
一、五年級數學課堂教學問題
1.學生對數學缺乏興趣
由于數學不同于語文和英語等其他學科,它比較抽象,它注重精確性,它應用極其廣泛,這導致了大部分學生對數學不怎么感興趣。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們小學數學教學時以教師傳道授業為主,注重講解知識和習題,卻忽略了對學生學科興趣的培養。往往在備課上課時,將工作重心放在考試的重難點上,沒有看到培育學生對數學興趣和愛好的重要性。而正是這興趣才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有了高漲的積極性,學習效率自然就提高了。
2.學生缺乏對數學的實際運用
人類的生產運動是數學的源頭,古巴比倫人從他們生活的時代開始已經發掘了一定的數學知識,并能運用并解決實際問題。數學起源于生活,最終還是要運用到生活中去。小學數學程度較淺,基本上跟生活息息相關。教師可以舉例提煉生活中的數學題來考查學生,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關系,而不是一味地講解數學知識,忽略了學生的實際運用能力。比如在2013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第一課“小數乘法”中,教師可以先問問學生自己想去買3只好看的水性筆送給這堂課表現好的小朋友,一支筆是3.5元,那老師得花多少錢呢?類似于這樣貼近生活的題,既可以鍛煉學生的實際運用能力,又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3.教師對課堂缺乏機智靈活的掌控力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備課,已經是教師的必修課了。但是有些時候學生的掌握情況與備課時預想的情況不同,或者是有什么突發情況等。這時教師如果選擇自己事先預想的路線講課,而忽略了學生的問題,就會造成學生學習出現問題或者是跟不上進度等情況,這樣的話就會大大影響教學質量和效率。
二、五年級數學高效課堂構建策略
由于種種原因而導致的教學問題小學五年級數學教學質量提升緩慢甚至原地踏步。高效課堂的構建可以提升教學質量和水平,使教學得到良好的成果。五年級數學高效課堂構建策略有以下幾條:
1.靈活上課,提高自身駕馭課堂的能力
充分的備課是高效課堂的基本保障,靈活的教學是高效課堂的有力支撐。在教學時,面對學生反饋的情況要給予重視和肯定,針對問題給予解答,良好的是師生交流有利于優化教學過程。這樣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比如在上2013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第二課時,教師發現學生搞混了倍數和因數,這時就要放慢速度著重講解并舉出幾個例子或者讓學生們自己給自己舉幾個例子來加深印象,而學生能迅速掌握的知識就不必大費周章地講,要注意把控上課的節奏,達到提升課堂效率的目的。
2.注重鍛煉學生實際運用知識的能力
所謂高效課堂,就是用最短的時間和成本來達到學生學會知識的目的。怎樣才算是真正學會呢?我認為當學生能將知識靈活運用的時候就算是真正學會了。因此,教師要注重鍛煉學生自己調動大腦思考、自己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要引導學生,留出時間給學生探索思考,讓學生成為課堂的活躍分子,再給予適當的引導。當學生有了自主學習能力后,就不會局限于老師課上講的習題。
3.情景創建,提高學生興趣
小學生由于身體還沒發育完全,加上天性使然,他們并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所以剛上課的他們注意力是比較分散的,不能很快地投入到課堂中去,如果這時候照常上課,可能沒有很好的效果,但如果是技巧性地設置一個精彩的情景代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他們迅速進入學習狀態的話將有效地改善這一情況,從而提高課堂質量。例如,在上2013人教版小學五年級上冊數學第二課時,教師在剛上課時可以設置一個問題:讓同學們各自以不同角度描述一下某位同學的位置,從而借這一問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出本節課的內容。
總之,沒有什么是一成不變的,小學數學教學也是如此。就數學而言,老師作為課堂的引導者,在實際上課時,老師的教學風格、教育理念以及教學方法都會對課堂產生巨大的影響。所以,作為小學五年級數學老師,我們要從實際出發,協調師生關系,積極投身課堂,注重課堂細節的把握,以引導為主,樹立學生的主體地位,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實際實踐能力,打造小學數學高效課堂。
參考文獻:
[1]張作春,梅淑.變教課本為用課本教[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36.
[2]曾德瓊.新課改下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策略分析[J].教育教學研究,2011(48):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