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琨
摘要: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應該是教學關注的重點,而通過訓練學生的經濟能力,能夠有效地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小學數學教學階段,老師如何培養好學生的學習能力應該是一個重要的問題,我認為對學生的解題能力的培養,應該從實際教學著手,在實踐的過程中根據每個學生的具體特點,安排不同的教學模式,通過循序漸進的方式提升學生的解題能力,這樣才能夠取得最理想的效果。
關鍵詞:小學數學;解題能力;培養方法
在現代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解題能力的培養是教學的核心和關鍵,老師應該在實踐教學的過程中,積極地思考如何才能夠真正有效地培養好學生的解題能力,通過提升學生的解題能力,促進學生的思維能力的發展,讓學生在日后的成長和發展過程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才能夠,最有效地促進學生的學習能力的提升,需要教師在實踐的過程中進行總結和嘗試。
一、在解答習題中,優化解題技能技巧
不管是基本練習、鞏固練習還是拓展練習,它們都將承載著各自不同的任務,是學生掌握數學知識和技能所必須進行的有效練習。通過解答習題,使學生在練習過程中掌握數學基本知識,提高數學基本技能。如在四年級口算中,我們經常會發現此類口算題: “4×25÷25×4”。學生往往會錯誤地解答成“4×25÷25×4 = 1”。造成學生錯誤的主要原因是受簡便計算形式的負遷移。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我是這樣實施教學的:(1)理解算式意義。讓學生理解“4×25÷25×4=1”表示“4”先擴大到原來的25倍,再縮小到它的1/25(原來表述為縮小25倍),正好抵消,最后再乘“4”,結果是“4×4=16”;(2)加強比較。目的是搞清楚上述兩道題的不同點,明確運算的正確順序;(3)歸納提煉出計算方法技巧。在理解算式意義的基礎上,明白計算只有乘除運算時“×25÷25”可以連同運算符號一起劃去,表示抵消。最后只要計算“4×4”即可。學生掌握了計算技巧后,計算的正確率和速度就能明顯提高,可以大大降低錯誤率。
二、培養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學生相關的學習過程應當是一個師生之間互動、學生之間互動的過程,所以說教師在教學的過程當中應當充分發揮我們學生的自主能動性,讓他們自主進行發揮,獨立進行思考,多方位思考,而不是把自己一貫的學習方式、方法灌輸給學生,不管學生能不能接受,能不能學會,教師應當不斷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在學生的學習方法上面進行相關的引導,在實踐當中對學生進行相關的指導,最后對于學生學習的相關內容要進行有序的安排,從而來引導學生有序地學習,逐步形成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培養解題的靈活性
求異思維是一種創造性思維。它要求學生憑借自己的知識水平能力,對某一問題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位去思考,創造性地解決問題。而小學生的思維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容易產生消極的思維定勢,造成一些機械思維模式,干擾解題的準確性和靈活性。有的學生常常將題中的兩個數據隨意連接,而忽視其邏輯意義。如“小方和小圓各有同樣多的水果糖,小方吃了7粒,小圓吃了8粒,剩下的誰多?”由于受數值大小這一表象的干擾,學生的思維定勢集中在“8>7”上,容易誤判斷為“小圓剩下的多”。為了排除學生類似的消極思維定勢的干擾,在解題中,要努力創造條件,引導學生從各個角度去分析思考問題,發展學生的求異思維,使其創造性地解決問題。
四、從學生錯誤出發,培養解題能力
“生本教育”創始人郭思樂曾經指出,學生解題能力的形成,不是3乘以5等于15,而是知道為什么3乘以5不等于14。在教學中,教師要訓練學生,如何從3乘以5等于14中發現有趣,發現其中的問題,并自主探究,主動探究到底是不是14,為什么?錯在哪里?這才是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也就是說,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思考,找到學生的錯誤認知,找到思維沖突點,營造一個糾錯的思維環境,從而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解題能力。
五、靈活性原則
大任何大型數學考試中,對于能夠拉開學生分數的答題的考察,基本都存在多種解題方法。其實數學就是這樣,在不同思路和方法下解答出來的結果,只要理解和計算沒有錯誤,結果一般也都是正確的。學生對于同一數學問題采用多種方法進行求解,對小學生有效提高解題能力和敏捷思維的培養都具有極大的幫助。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對數學知識進行講解時,應充分遵循靈活性的原則,在靈活的課堂中不斷的培養學生對數學學科的學習興趣,從而有效的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
六、一例多說,養成解題的思維習慣
語言和思維密切相關,語言是思維的外殼,也是思維的工具。語言可以促進思維的發展,反過來,良好的邏輯思維,又會引導出準確、流暢而又周密的語言。在教學實踐中,不少老師只強調“怎樣解題”,而忽視了“如何說題(說題意、說思路、說解法、說檢驗等)”。看似這是重視解題,實則這是忽略解題能力的培養。由于缺少對解題的思維習慣、思維品質的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只囿于題海戰術、死記硬背的機械記憶中,這與當前的素質教育格格不入。
另外,從學生解題的實際表現看,學生解題的錯誤,一般是由于缺乏細致、周密的邏輯思考和分析。特別是當作業量稍多的時候,這種表現更為突出。從教師教學實際看,教師為了強化對學生解題思路的訓練,往往要求學生在作業本上寫出分析思路圖,或畫出線段圖。
綜上所述,隨著教育相關部門對現代小學生數學學習的注重,就促進了我國數學教育對于培養小學生數學能力的培養。而提升現代小學生數學解題能力就需要我們拓展思路,運用現代的科學技術在小學生教學上進行大膽的創新和改革。因此,我們應針對小學數學中學生解題能力的培養進行全面研究,從而真正提高教學效果,使學生獲得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劉艷.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審題能力的訓練[J].數學大世界旬刊,2016(7).
[2] 王姣.淺談如何提高學生解題能力的培養[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5(49).
[3] 陳丹.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語言能力的培養[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4(2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