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磊
摘 要 在市場經濟的帶動下,勞資關系發生了一定的變化。近年來,勞動者擇業以及企業用人的自主性以及靈活性都明顯提升,勞資關系呈現出了自由化的特征。由于市場環境具有多變性與復雜性,此時勞資關系會不可避免地出現一定的問題,如果勞資關系不夠和諧,那么市場的健康發展、企業的綜合建設以及整個社會的穩定性都會受到較大的影響,因而應當對構建和諧勞資關系的相關問題予以高度關注。本文將對新形勢下構建和諧勞資關系的重要意義進行分析,并探究當前勞資關系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構建和諧勞資關系的有效方法。
關鍵詞 新形勢 和諧勞資關系 構建方法
在市場經濟當中,勞資關系是最為基礎的一種關系。近年來,經濟迅猛發展,企業的用人觀念以及勞動者的就業觀念越來越多樣,新型勞資關系產生,并呈現出新的特點,很多問題暴露出來。這些問題的存在不僅影響著勞動者的利益以及企業的利益,更影響著社會的有序發展,影響著科學發展觀以及可持續發展理念的落實。無論是政府還是企業都應當對此予以高度關注,對此展開探究有著極大的現實意義。
一、新形勢下構建和諧勞資關系的重要意義
(一)有利于滿足勞動者的實際需求
近年來,80后、90后逐漸成為勞動力主體,隨著社會環境及其生長環境的變化,這些勞動力的就業觀念、就業思想發生了極大的變化,無論是文化程度還是民主意識都遠強于70后與60后,在擇業的過程中他們更關注報酬、發展機會以及人格的平等性,同時對就業的期望值也更高、選擇性更強。另外,在工作之外,他們希望有獨立、自由的娛樂生活,也需要獲得自我提升的機會。當前很多企業并沒有對此予以關注,企業的人文關懷不足,這種勞資關系不利于勞動者的發展,此時構建和諧的勞資關系就顯得尤為必要。
(二)有利于推動企業的健康發展
和諧的勞資關系能夠有效推動企業競爭力的提升,推動企業的健康發展。高素質的勞動力通常需要高成本,企業要想獲得長遠的發展就必須具備大量高素質的勞動力。在發展的過程中,企業以及勞動力的發展目標具有一致性,勞動者在高額報酬的驅使下進入企業,而企業在較高的經濟利益的驅使下招聘勞動力;同時受到利己心的影響,二者又過度關注自身的利益,因此勞資關系又存在一定的矛盾。在勞資關系中,企業與勞動者只有達成共識,才能夠實現高質量的協商與合作,最終推動企業的健康發展,使勞動生產率得到大幅提升。
(三)有利于推動社會的和諧發展
如果勞資關系較為和諧,那么勞動力以及資本都可以得到合理的配置,其作用與價值能夠充分發揮出來,并創造出較多的社會財富。在和諧的狀態下,企業能夠有效開展日常經營管理活動,而勞動者能夠主動、自覺地參與到企業的建設中,并推動企業生產力的發展,使企業的經營成本得到有效的降低。這極大地顯現出了社會主義市場機制的優越性,與社會主義國家的發展目標相符合,即在推動我國經濟穩步增長的過程中,實現了對收入的合理分配,保證了二者的協調發展。總的來說,和諧的勞資關系能夠為社會的和諧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二、當前勞資關系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勞動關系穩定性差
勞動關系穩定性差的問題主要表現為用工荒以及裁員失業現象交替出現。如果市場縮減,那么企業的市場份額就會明顯降低,很多企業尤其是中小型企業會遇到較大的經營危機。為了保證自身的發展,企業不得不通過縮減規模的方式降低成本,因此裁員與倒閉等現象頻發,此時大量的勞動者都會失業。而裁員雖然能夠在短時間內解決企業的困境,使企業保持自身的活力,但是長期裁員會引發勞資沖突,降低人們對企業的信任度,影響企業的社會影響以及品牌價值。而當經濟發展恢復后,企業又會面臨一定的用工困難。
(二)勞資關系較為緊張
近年來,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勞資關系較為緊張,爭議案件數量呈現出明顯的上升趨勢,如果不能找到有效的途徑解決這些爭議,員工的權益將受到一定的損害,此時員工的工作熱情與積極性將極大的降低,最終影響企業的經營與管理,嚴重時,社會的穩定與和諧都會受到不良影響。
(三)薪酬制度不夠合理
當面臨經濟危機的影響時,很多企業會采取降低薪酬水平或凍結薪酬增長的措施,如果企業在采取措施的過程中不能夠與內部員工展開平等的溝通與交流,而是單方面公告減薪措施,那么員工就有可能產生不滿等心理,此時勞資關系是不和諧的,即表現為資強勞弱。
三、新形勢下構建和諧勞資關系的有效方法
(一)提升勞動者的專業素質
勞動者的素質將會對其就業造成較為直接的影響。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企業競爭越來越激烈,為了提升自身的競爭實力,企業會積極聘請高素質的員工,并不斷完善自身的用人機制。如果勞動力均具有較高的素養與能力,那么整個社會的勞動力素質都會提升,繼而推動勞資關系的和諧發展。在勞動力培養方面,教育應當積極發揮作用,讓勞動力有機會接受高質量的教育,并參與進修,當勞動力質量提升后,物質資本就可以更好地與人力資源結合到一起,最終推動經濟效率的提升,此時勞動者也能夠獲得較高的收益。
(二)營造良好的企業文化
良好的企業文化能夠感染員工,使其對自身的工作產生認同感與歸屬感。在企業當中,勞動力與資本是相互依存的,當勞動者推動企業利益提升時,他們也能夠獲得高額的勞動報酬。但同時勞資之間也有明顯的矛盾,如果矛盾加深,員工就無法產生認同感與歸屬感,企業內部的人力資源難以轉化為競爭力,企業的發展以及社會的穩定都會受到影響。為了改善這一情況,企業應當積極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并對勞動者的利益予以維護。企業應當堅持以人為本,從員工的需求出發展開各項工作,從而激發員工的工作積極性與創造性,讓企業內部能夠形成較強的凝聚力,使員工與企業可以共同發展。
(三)加強政府的監管
政府的監管與協調能夠推動穩定、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的形成,為勞動者以及企業的協調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基礎。首先,政府應當完善與勞動關系有關的法律體系,為勞動糾紛的解決提供必要的法律依據;其次,要健全利益均衡與利益訴求機制,使勞動者的權益可以得到全面的保障,當有爭議發生時,可以通過規范的程序解決;再次,應當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推動市場的健康發展;最后,應當完善薪資增長機制,使勞動者的工資水平可以穩定提升,從而激發勞動者的工作積極性,建立和諧的勞資關系。
四、結語
當生產資料與勞動力有效結合時,勞資關系就會產生。良好的勞資關系可以全面推動勞動者、企業以及社會的健康發展。近年來,在市場發展的推動下,勞資關系呈現出了新的特征,與此同時也暴露出了一定的問題,如勞動關系穩定性差、勞資關系緊張、薪酬制度不合理等。這些問題的存在嚴重影響著勞動者、企業以及社會的和諧發展,為了改善現狀,首先勞動者應當努力提升專業素質,其次企業應當創造良好的企業文化,最后政府應當加強監督。
(作者單位為山西焦煤西山煤電<集團>東曲煤礦)
參考文獻
[1] 吳龍龍.我國和諧勞資關系構建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4.
[2] 杜麗峰.新形勢下構建和諧勞資關系的思考[J].經營管理者,2012 (19).
[3] 楊娟.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新型勞資關系的構建[D].東北林業大學,20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