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玥
【摘要】微課作為一種新興的教學手段,在大學英語的教學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怎么充分發揮微課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優勢和作用,是擺在每一位大學英語教師面前的挑戰。本文通過對大學英語的教學現狀,信息化時代大學英語微課的學習及教學方法進行了簡單的分析,希望能對大學英語的教學起到一定的推進作用。
【關鍵詞】微課 大學英語 挑戰 機遇
一、大學英語教學的現狀
在中學階段,由于高考的壓力,老師把教學的主要內容放在了講解語法知識,進行大量的語法練習上,可以說學生的語法知識的掌握是比較熟練的,他們也習慣于做語法題,經常分析一個句子也是從語法上去考慮。而到大學階段,教學內容更加注重知識的運用(如聽說)和知識運用的基礎(如詞匯)。在大學階段的英語教學,要努力讓語言本身從學生的視線中消失,讓學生的關注點回歸到要完成的任務上去,換句話說,也就是英語在學習者心中的位置要發生改變,應從先前的單純文字游戲層面轉換成為傳遞信息時所使用的工具,這樣一來,教與學的中心都會放到語言這一工具的使用上面。
因此,如何解決上述難題,最大限度地發揮教師的專業特長和外語背景,最大限度地提升學生的外語應用能力,就成為每個大學英語教師需要深思和探索的問題。
二、信息時代激發新的教與學的方法
當前正是信息知識爆炸的時代,隨著科技迅速發展,各種各樣的信息產品推陳出新,網絡日益成為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種種革新勢不可擋地帶來了獲取知識的新方法,從遠程學習到數字化學習、移動學習,再到甚至更新的形式——泛在學習,人們隨時隨地都可以輕松地通過網絡獲取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和知識。這些發展也使得高校學生的知識結構和獲取知識的方式發生了改變。伴隨著信息發展而出現的微課教學,這種新興的教學方法被越來越多的應用到教學中。
三、微課具有挑戰性的一種教學方法
在信息時代這種形勢下,微課這一新型網絡授課方式出現在教師和學生面前。“微課教學是指以視頻為主要載體,通過記錄教師圍繞某個知識點而開展的教與學的活動過程。它的核心是課堂教學視頻,此外還有相關的教學設計、素材課件、教學反思、練習測試及師生互動等輔助性教學資源。這些資源以一定的組織關系和呈現方式共同構建了一個半結構化、主題式的‘小環境,是在傳統課的基礎上繼承和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教學形式。”由于微課只圍繞某個教學知識點或者某幾個教學環節展開,其教學重點非常明確,時間短于正常教學課時,一般在二十分鐘左右,教師容易制作,學生也容易獲取,可以在線觀看,也可以下載到電腦、手機中反復觀看。
微課既方便學生隨時隨地進行學習,又便于教師同行互相借鑒學習,有利于教學資源的整合。教師可以通過微課因材施教,對于基礎英語能力較弱的學生,教師可以針對語法項目、詞匯、句型等制作一系列的微課視頻,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時間和學習習慣來分次進行系統學習。如果學生需要的是基礎英語后續課程或擴展課程,微課恐怕會發揮更大的作用。如前所述,英語教師在講解英語擴展課程時往往會受到專業知識的限制,鑒于微課可供同行教師互相學習、進行教學反思,英語教師也可以請教相關專業的教師對其微課內容進行修正,從而提高教學水平和質量,這不僅使學生受益,也使教師能力得到了提升。
四、從二語習得理論來看微課在高校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語言輸入假設是克拉申二語習得理論的核心部分。著名的五個假說包括:習得與學習假說、監查假說、自然順序假說、輸入假說和情感過濾假說。在習得與學習假說和監查假說中,他提出成人獲得第二語言時有兩種途徑,一個是習得,另一個是學習。這說明要想掌握第二語言,就應該創造盡可能多的習得環境,讓學習者不斷接觸可懂的言語材料。
輸入假說中強調學習者只有在可懂輸入的條件下才能夠產生“習得”,如果輸入的內容所包含的形式和結構稍稍超出學習者當時的言語能力水平,即輸入為“i+1”時,習得和學習就會同時產生。Krashen所說的這種“i+1”的輸入應該是一種最佳的言語輸入,既包含了言語學習又促進了言語習得。根據這一理論,可以利用微課這種新型手段,針對學生的言語能力,提供不同的語言素材,使學生在懂得大部分語言材料的基礎上,不斷地接觸學習到新的言語表達及用法,從而逐漸使接觸到的語言材料慢慢內化為能自主使用的言語能力。
根據Krashen的監查理論,習得和學習要互相配合,才能使學習者逐步擺脫母語的負面影響,最終提高第二語言的言語交際能力。高校學生已經普遍掌握了基本的英語語法和詞匯,當務之急是想辦法使他們具備正確使用、地道使用英語的能力。在新時期新形勢下的語言教學,可以利用微課這種形式來增加學生接觸到的語言點滴、提供各種語言情景下的具體應用,不斷地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在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獲取需要的知識和信息。或許,在遠離英語母語環境要想獲得地道的英語應用能力,微課是能夠起到積極的作用的。
學習在新的時代呈現出新的形態,這就要求教師和學生在教和學兩方面都要與時俱進。微課給高校英語教師和學生提供了廣大的空間,教學過程變成了各種資源的整合和教學理念的集中體現。教師所要做的是,在科學的教學設計和有趣的展現形態間找到了一個相對不錯的平衡點,從而實現教學效果的最優化。
參考文獻:
[1]梁文.微課環境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與思考[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6(2):162-164.endprint